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剑辉

作品数:32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手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骨折
  • 6篇关节
  • 5篇生物力学
  • 5篇内固定
  • 4篇周围神经
  • 4篇疗效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缺损
  • 3篇缺损
  • 3篇细胞
  • 2篇修复术
  • 2篇雪旺细胞
  • 2篇远端
  • 2篇掌侧
  • 2篇掌指
  • 2篇指关节
  • 2篇神经元
  • 2篇生物力学研究
  • 2篇手术
  • 2篇随访

机构

  • 27篇南通大学
  • 4篇南通医学院附...
  • 2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作者

  • 32篇顾剑辉
  • 13篇邓爱东
  • 9篇汤锦波
  • 7篇龚炎培
  • 6篇顾晓坤
  • 6篇顾晓松
  • 4篇胡文
  • 4篇陈情忠
  • 3篇杨宇民
  • 3篇丁斐
  • 3篇谢仁国
  • 2篇刘丹
  • 2篇谭军
  • 2篇王以进
  • 2篇赵林
  • 2篇张其恭
  • 2篇张燕平
  • 2篇薛成斌
  • 1篇刘又生
  • 1篇刘璠

传媒

  • 10篇中华手外科杂...
  • 4篇交通医学
  • 4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腕舟头骨局限性融合治疗Ⅲ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长期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腕舟头骨局限性融合治疗Ⅲ期月骨无菌性坏死进行长期随访研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1月对8例Ⅲ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腕舟头局限性腕骨融合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85.3个月(66,118个月)。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腕关节运动范围和握力测定,并进行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定及DASH评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腕痛完全缓解,均能够胜任原工作。腕关节活动范围:术前背伸51.3°±15.3°,术后背伸45.5°±15.7°;术前掌屈43.1°±5.3°,术后掌屈34.0°±10.0°;术前旋前75.6°±8.6°,术后旋前76.9°±10.0°;术前旋后76.3°4±10.3°,术后旋后79.4°±11.2°;术前尺偏17.5°±2.7°,术后尺偏17.6°±3.5°;术前桡偏13.1°±7.5°,术后桡偏11.9°±8.0°。统计表明手术前后腕关节运动范围没有明显降低。术前握力为(8.1±6.9)kg,术后握力为(31.3±7.3)kg;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术前为13.1±2.4,术后为5.6±3.8;DASH评分术前为21.8±3.0,术后为8.6±5.5,统计表明握力、腕关节评分及DASH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X线检查腕高比没有明显的降低,无一例患者发生腕关节退变性关节炎。结论应用舟头局限性腕骨融合术治疗Ⅲ期月骨无菌性坏死能够有效缓解腕关节疼痛,提高握力,但是腕关节活动范围并无改善。
邓爱东顾剑辉陈情忠
关键词:月骨关节固定术
掌指关节运动时侧副韧带长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在体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屈伸运动时尺桡侧侧副韧带的长度变化。方法以螺旋CT扫描6例志愿者的示、中、环、小指的掌指关节,分别获得各掌指关节在0°至屈曲90°内每隔30°的运动范围内掌骨中段以远至近节指骨中段的图像,三维重建骨结构图像后经软件处理得到在各掌指关节屈伸运动时尺桡侧侧副韧带的长度变化。结果掌指关节屈曲时,尺桡侧侧副韧带的背侧束逐渐伸长,而掌侧束相对缩短,中间束长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掌指关节屈伸活动时侧副韧带都处于紧张状态,只是韧带内部相对紧张、松弛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它屈曲时主要存在2种相对的运动:侧副韧带的背侧束伸长,紧张性增大;掌侧束缩短,紧张性相对减小;而中间束始终保持了合适的紧张度,共同限制和调节关节的运动。
盛小明顾剑辉汤锦波龚炎培顾晓坤
关键词: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活体研究
应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模拟微重力建立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方法,评价微重力环境对支持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皮肤前体细胞诱导分化的施万细胞作为支持细胞,联合壳聚糖神经导管、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纤维支架,利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培养,对照组为传统的静止培养。培养不同时间点取样,利用结晶紫染色,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CCK-8细胞活力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支持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体外培养7天后CCK-8细胞活力检测提示贴附在导管和纤维支架表面的细胞数量最多、活力最好,应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培养较对照组高出约2倍,随后在14天、21天时略有下降;结晶紫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7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支持细胞呈立体生长,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生长状态更好;S100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微重力环境下施万细胞的标志物未发生改变。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较传统静止培养能更高效、优质地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
朱慧薛成斌徐茜顾晓松顾剑辉
关键词:周围神经体外构建生物反应器
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神经营养因子的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及制备方法,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是在不添加任何发泡剂、交联剂的情况下,通过弱酸溶解、注模、成型、中和固定、清洗、冷冻干燥等工艺,将壳聚糖加工成具有多孔结构、抗拉强度高的...
顾晓松丁斐刘红顾剑辉汤欣杨宇民
文献传递
影响AO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因素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通过分析AO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随访结果,探讨影响掌侧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7月-2007年10月,在我科采用AO掌侧LCP治疗的5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测量腕关节运动范围及握力,应用Gartland/Wedey腕关节评分法和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55例患者获得6-44个月的随访(平均17.3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按Gartland/Wedey腕关节评分:优32例,良10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76.4%;DASH上肢功能评定得分为[(9.34±13.8)分,牙±s,下同]。≤55岁组DASH评分为(9.2±15.6)分,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为(3.8±5.2);〉55岁组DASH评分为(9.44±11.2)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为(4.8±5.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桡骨远端骨折组DASH评分为(4.9±6.4)分,Gartland/Wedey腕关节评分为(2.74±3.8);伴有尺侧损伤或严重局部软组织损伤组DASH评分为(14.1±18.0)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为(5.9±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掌侧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效果好,配合适当的术后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采用AO掌侧LCP作内固定在≤55岁和〉55岁两个年龄组中腕关节功能恢复相近,而伴有尺侧损伤或严重局部软组织损伤者功能恢复较差。
邓爱东顾剑辉汤锦波钱忠卫陈情忠
关键词:桡骨骨折功能评价
含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京尼平交联的含神经生长因子的壳聚糖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含神经生长因子的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为实验组共5只,缺损组对照共5只。术后6个月行电生理学检测,并对再生神经组织和靶肌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术侧均能记录到复合肌动作电位,而缺损组术侧均未能记录到复合肌动作电位。抗NF-2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再生神经中段再生轴突分布密集。肌肉三色染色显示,实验组腓肠肌无明显萎缩,亦未见明显增生的胶原纤维;缺损组腓肠肌明显萎缩,同时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结论:术后6个月,京尼平交联含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神经导管,能较好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实现靶肌神经功能的重支配。
顾剑辉王鸿奎胡文赵微加杨宇民
关键词:坐骨神经缺损京尼平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比较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入路对复杂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随访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肘后人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34例复杂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访时间16~32个月,平均(21.7±4.4)个月。按照肱三头肌不同的处理方法,将病例分为肱三头肌正中切开入路组(A组),肱三头肌旁人路组(B组)。A组19例,B组15例。随访内容:两侧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提携角,两侧伸肘肌力;影像学资料(Bamnann角、肱骨干髁角);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记录随访结果,并对最后一次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中肘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均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计算患侧伸肘肌力与健侧的百分比,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为100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量Baumann角、肱骨干髁角,两组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三头肌旁及肱三头肌正中切开两种入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的疗效。
陈情忠龚炎培顾剑辉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功能评价手术入路
腕投掷运动时腕关节韧带长度变化的活体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腕关节韧带长度的变化.方法 对6例志愿者腕关节进行CT扫描,获取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的5个位置,即桡偏20°背伸60°,桡偏10°背伸30°,中立位,尺偏20°掌屈30°,尺偏40°掌屈60°时各腕骨、尺桡骨远段的三维重建图像,在重建图像基础上利用Mimics软件测得在腕关节投掷运动过程中掌、背侧腕关节韧带的长度.结果 腕关节由中立位至桡偏20°背伸60°时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尺头韧带、尺三角韧带长度显著伸长,分别延长(3.4±0.5)、(2.0±0.2)、(2.6±0.5)、(2.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由中立位至尺偏400掌屈60°时背侧桡腕韧带、背侧骨间韧带止于小多角骨部分长度显著伸长,分别延长(1.7 ±0.2)、(3.8 ±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月韧带、背侧骨问韧带止于舟骨部分在投掷运动过程中其长度均较中立位时旱增长趋势.结论 腕关节在桡背伸至尺掌屈运动过程中,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尺头韧带、尺三角韧带缩短,提示张力减低,背侧桡腕韧带、背侧骨间韧带止于小多角骨部分伸长,张力增大,尺月韧带、背侧骨间韧带止于舟骨部分于中立位时张力最小,其变化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腕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
顾晓坤徐静汤锦波顾剑辉
关键词:腕关节韧带活体研究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的解剖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尺腕关节的关系。方法采用12具成人截肢手术新鲜上肢标本,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组成及各成份的形态、走行及附着点,并研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与桡尺远侧关节及尺腕关节的关系。结果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成份包括三角纤维软骨盘(TFC)、半月板近似物、远侧桡尺背侧韧带、远侧桡尺掌侧韧带、尺侧腕伸肌下键鞘、腕尺侧副韧带、尺三角韧带、桡尺三角韧带和尺月韧带。其中,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与近排腕骨间的月三角骨间韧带的止点互相融合,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类似三角形关系结构。结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是腕部解剖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多种坚韧组织复合体,作为整体来维持桡尺远侧关节及尺腕关节的稳定性;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共同在维持尺腕关节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龚炎培周翔翁晓丹顾剑辉谢仁国仓海斌倪锋刘又生祝斌
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桡尺远侧关节
成人腕部正中神经断裂后靶皮肤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初步了解成人周围神经断裂后靶皮肤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检测成人腕部正中神经断裂缝合后早期受损神经支配区皮肤的基础血流灌注及在冷、热等刺激后的血流灌注变化,采用两点辨别觉和单丝触觉评定感觉功能。结果:神经断裂缝合后22~37 d,患侧手掌桡侧半皮肤及示、中指指腹基础血流灌注较正常减少约90%,且以0℃冰水或45℃温水刺激30 s后局部血流灌注无明显变化。患侧示、中指指腹不能感知规格6.65单丝触压,两点辨别觉超过25 mm。结论:失神经皮肤区域处于低血流灌注状态,且对冷、热等刺激无反应。
顾晨胡文邓爱东顾晓松顾剑辉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