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威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4年10月,14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行二期手术。术前 Harris 评分平均23分。一期手术中将取出的假体彻底清洗,骨水泥垫临时旷置,关节内引流管引流,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3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1个月。二期手术于6个月后进行,植入带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结果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8个月。14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复发。术后Harris 评分平均70分。结论彻底清创、足够间隔期以及二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是有效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措施。
- 魏威寇伯龙剧容森吕厚山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翻修术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未洗涤伤口引流血凝血功能的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未洗涤伤口引流血回输在凝血功能上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5~7月间行TKA的患者30例46膝,男7例,女23例;年龄29~75岁,平均56.9岁;骨关节炎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单侧膝关节置换14例,双侧膝关节同时置换16例.术后常规使用Stryker公司的CBCⅡConstaVacTM型回输血器予以自体伤口引流血回输,同时检测患者和伤口引流血中凝血因子的变化.结果 (1)患者术后6 h静脉血及术后2~6 h伤口引流血中的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均低于术前静脉血,而术后2~6 h伤口引流血中的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也低于术后6 h静脉血,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术后2~6 h伤口引流血中的纤维蛋白原未测到,术后6 h静脉血中的纤维蛋白原低于术前静脉血,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以上所能测出的数值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上未见到凝血功能异常及DIC发生;(4)D-二聚体术前多处于正常范围内(<200ng/ml),而术后2~6 h伤口引流血及术后6 h静脉血中几乎全部大于2000ng/ml.(5)性别、术式及病因对凝血因子的变化无影响.结论 TKA术后伤口引流血中凝血因子虽然有显著性变化,并有引起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但未经洗涤的伤口引流血回输给患者,在凝血功能上是相对安全的.
- 关振鹏吕厚山魏威田京艾京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TKA全膝关节置换术凝血功能
-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年以上随访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6年以上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本中心共对北京地区210例225侧髋关节进行初次THA。其中单侧髋关节置换术195例,双髋同时置换术15例。半髋置换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15例。骨水泥固定假体18例,非骨水泥固定假体207例。围手术期及术后处理基本一致。术后定期随访,最新的随访时间平均为6.5年(5.5~8.5年)。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股骨干骨折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8例,无肺栓塞病例;术后伤口感染4例;术后4周内脱位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3例。术后平均6.5年时176例183髋得到随访,34例42髋失访。远期感染病例1例,脱位2例,股骨干骨折4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0.6分(-12~59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0.4分(75~94分)。其中152例评分〉80分,19例评分位于70~80分之间,5例评分〈70分。影像学检查3例髋臼假体、4例6髋股骨假体周围出现小范围的透亮线,2例3髋发现位于髋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其余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和感染征象。结论 THA是治疗各种晚期重度髋关节疾病很好的方法,6年以上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李虎魏威袁燕林寇伯龙林剑浩
- 抗凝时限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前瞻性比较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抗凝与延长抗凝对于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术前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组。短期抗凝组和延长抗凝组各20例,并辅以常规物理预防措施。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Fl+2(F1+2)、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各项凝血标志物分别于术前48h内及术后第1、7、35天进行检测;所有患者于术前48h内及术后第7、35天进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明确有无静脉血栓形成。结果40例患者超声检查均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术后TAT、F1+2、FIB及D-dimer水平在各检测时间点较术前均有增高。TAT及D-dimer浓度峰值出现在术后第1天,而F1+2及Fib浓度峰值则出现在术后第7天。组间比较,在术后第35天,长期抗凝组的Fl+2及TAT水平均低于短期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高凝状态可持续至术后35d;延长抗凝时限虽不能完全消除高凝状态,但可以减轻术后高凝状态的程度。但基于超声检查,本研究中短期抗凝与延长抗凝对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
- 张恒林剑浩李虎关振鹏周殿阁寇伯龙魏威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 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使用捆绑带固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使用捆绑带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手术)2186例,发生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22例,其中术中骨折12例,术后外伤骨折10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初次置换术9例,翻修术13例。Vancouver骨折分型为B1型骨折15例,B2型骨折7例,并且均为斜形骨折。处理方法为切开骨折复位,根据骨折长度和范围采用2~5根钛制捆绑带环形捆扎,其中13例选用2根,7例选用3根,1例选用4根,1例选用5根。同时根据术中原假体稳定性决定是否更换,其中15例B1型骨折和1例B2型骨折患者术中未予更换股骨柄假体,另外6例B2型骨折患者因股骨假体松动给予更换同类型的加长柄假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18周(12~20周)时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术后随访4~11年(平均6.5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0~95分(平均90分),髋关节活动度105°~135°(平均120°)。股骨假体固定良好,无下沉,无明显透亮线及松动迹象。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股骨干斜形骨折时可采用捆绑带固定,如果股骨柄假体稳定及分型为B1型骨折时不更换原假体,如果假体柄不稳定分型为B2型时直接更换同类型的加长柄假体,可获得骨折处的坚强固定和股骨柄假体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中长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 李虎魏威林剑浩寇伯龙
- 关键词:股骨骨折
- 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髁撕脱骨折的处理及预后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或者内翻畸形伴有屈膝挛缩的膝关节置换手术(TKA),股骨内髁撕脱骨折的处理及预后。方法自1999年5月~2009年4月行TKA治疗3100例患者,其中术中股骨内侧髁撕脱骨折31例,男4例,女27例,平均年龄68.4岁(55~76岁)。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RA)15例,骨关节炎(OA)伴内翻畸形16例。年龄>70岁者占8例(6例为RA,2例为OA),均为女性患者。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8年,X线检查可见骨折愈合,未见骨折片移位,假体稳定性好,膝关节活动度(ROM):0°~125°。膝评分平均91.4分。结论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行TKA,要注意术中松解、牵拉和复位手法。对于无移位的内侧股骨髁撕脱骨折,可以不用螺钉内固定。
- 魏威李虎吕厚山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翻修术的假体选择
- Objective: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can be catastrophic complication and a challeng...
- 魏威寇伯龙王晓梅剧容森吕厚山
- 关键词:骨盆疾病髋关节置换骨骼手术假体选择
- 文献传递
- 髋关节翻修原因分析:病例回顾研究
- 目的 通过回顾性搜集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我科髋关节翻修病例的一般情况及翻修原因。方法 回顾性搜集了1993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行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术侧、以及翻修原因(包括假体松动、感...
- 李儒军林剑浩寇伯龙袁燕林周殿阁关振鹏魏威李虎钟群杰李志昌柯岩
- 关键词:髋关节人工关节翻修
- 后路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固定融合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对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固定融合治疗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初步疗效。 方法 对 15例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后路经关节突侧块螺钉固定的方法 ,行寰枢椎 (C1,2 )即刻牢固固定。为保证确切的三点固定和植骨融合 ,同时辅以寰枢间植骨与钛丝固定。 结果 患者寰枢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6~ 14个月 (平均 10个月 ) ,15例患者均获骨融合。 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固定融合术可为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提供牢固的三维固定。
- 刘海鹰吕厚山魏威
- 关键词:内固定器类风湿性关节炎
- 前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 目的:分析前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原因及其治疗策略.方法:2000-2010年,我科同一组手术医师连续进行了3000余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所有手术均采取外侧皮肤切口,前方手术入路.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14例...
- 寇伯龙李虎魏威林剑浩
-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复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