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增培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弓形虫
  • 5篇毒力
  • 5篇基因
  • 4篇杆菌
  • 4篇不动杆菌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巨细胞
  • 3篇克隆
  • 3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代谢
  • 2篇蛋白
  • 2篇血红
  • 2篇血红蛋白
  • 2篇医院感染
  • 2篇原核表达
  • 2篇少年
  • 2篇腺苷激酶
  • 2篇巨细胞病毒
  • 2篇巨细胞病毒感...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0篇乔增培
  • 10篇沈继龙
  • 7篇余莉
  • 7篇罗庆礼
  • 5篇李霞
  • 5篇李向阳
  • 5篇刘彩霞
  • 4篇杨锦红
  • 3篇蒋伟燕
  • 2篇郜玉峰
  • 2篇陈小剑
  • 2篇郑晓群
  • 2篇谢奇朋
  • 1篇温怀凯
  • 1篇李霞
  • 1篇胡元生
  • 1篇余轶婧
  • 1篇章冬晓
  • 1篇吴君霞
  • 1篇方佩佩

传媒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中华医学会热...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对判断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活动性的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新生儿细胞免疫的影响,为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10月本院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38例,其中18例出现感染性症状(A组),20例未出现感染性症状(B组),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20例(C组),分别采集三组患儿静脉血,检测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A组患儿CD3+,CD4+,CD4+/CD8+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D8+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出现症状性感染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临床检测新生儿T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指导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乔增培刘彩霞谢奇朋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新生儿细胞免疫活动性感染
11~15岁青少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调查11~15岁青少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以便查明原因,提出建议,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4502名青少年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4502名青少年中,贫血131名,贫血率2.91%;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12,P<0.01),男性比例较高;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16.42,P<0.01),其中15岁青少年比例较高。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仍然是青少年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定期健康体检有其重要性,加强防治和膳食指导,督促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陈小剑方佩佩乔增培章冬晓
关键词:青少年血红蛋白贫血膳食结构
温州地区婴幼儿HCMV感染现状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感染状态与其感染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婴幼儿(0~3岁)病例,以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ence immunoassay,CLIA)定量检测其HCMV-IgM以及HCMV-IgG,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HCMV-IgM阳性者尿液标本中病毒核酸载量,分析婴幼儿HCMV的感染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在900例患者中,HCMV-IgM阳性病例为161例(17.9%),即HCMV现症感染率达到17.9%;HCMV-IgG阳性者738例(82%),即82%的婴幼儿通过胎盘获得HCMV-IgG抗体,其中148例为HCMV-IgM及HCMV-IgG同时阳性(16.4%),即16.4%的婴幼儿在从母体获得了HCMV-IgG抗体的基础上感染了HCMV;HCMV-IgM及HCMV-IgG均阴性者为73例,即未获得HCMV感染及免疫力的患者占8.1%。在161例现症感染患者中,有59例检测到HCMV的DNA(36.7%),即约有一半的现症感染患儿出现了病毒活动性感染。结论虽然绝大部分婴幼儿从母体获得了HCMV-IgG抗体,但由于该抗体缺乏中和病毒的作用以及0~3岁婴幼儿免疫系统的不完善,有超过四分之一(17.9%+8.1%)已经感染HCMV或者将受到HCMV感染的威胁,且活动性HCMV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儿组(28d~1岁)。该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肝功能损害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因此加强HCMV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目前出现了对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耐受的病毒突变,开发疫苗将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乔增培郑晓群谢奇朋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化学发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弓形虫基因型与毒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有核细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所有温血动物,是全球范围内野生动物或家畜的主要寄生原虫,人被感染后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从隐性感染到先天性弓形虫病等。其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物链中食肉动物的捕食行为。不同虫株基因组...
沈继龙乔增培
文献传递
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毒力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毒力相关因素,评估其致病力的强弱。方法收集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135株,对其进行蹭行运动、明胶酶,生物被膜和甘露糖抵抗的红细胞凝集作用的研究。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蹭行直径≤10mm平均为4.50mm;135株鲍氏不动杆菌均未检出明胶酶活性;其中有15株形成生物被膜,检出率为11.11%;D-甘露糖存在条件下,37株鲍氏不动杆菌与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发生率为27.41%,83株与A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发生率为61.48%,无D-甘露糖存在条件下,10株与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发生率为7.40%,所有菌株均与AB型红细胞未发生凝集。结论引起医院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的毒力总体较弱,但多种因素影响鲍氏不动杆菌在体内的定植和感染,仍需长期监测,防止强毒力株的产生及播散。
刘彩霞乔增培杨锦红蒋伟燕李向阳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毒力因子生物被膜明胶酶
刚地弓形虫基因型与毒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7年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有核细胞内的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弓形虫不同虫株基因组之间存在微小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不同虫株对小鼠急性毒力差异的原因。近年来,对弓形虫基因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编码毒力相关的重要的抗原基因。各分离株基因组之间只有1%。2%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各不同虫株间较稳定。弓形虫株大多数属于Ⅰ型、Ⅱ型和Ⅲ型中的一种,只有Ⅰ型是公认的小鼠强毒株,其余两型属弱毒株。目前的观察认为弓形虫基因组的变异度要比表型的变异度小。该文综述了与虫株毒力表型密切相关的基因,如SAG1,SAG2和SAG5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造成弓形虫表型差异的因素并非单一的,而是若干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乔增培沈继龙
关键词:弓形虫基因组毒力
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尿微量蛋白及尿酶检测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婴幼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肾脏的早期损伤。方法分别收集20例健康婴儿、21例HCMV潜伏感染和27例活动性感染婴幼儿尿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尿HCMV DNA载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和转铁蛋白(Tf);苦味酸速率法测定尿肌酐(Cr);速率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结果健康婴儿对照组、HCMV潜伏感染组和活动性感染组间尿液中MA(F=1.740,P>0.05)和Tf(F=0.160,P>0.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感染组尿GGT和NAG活性与健康婴儿对照组、潜伏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感染患儿尿GGT、NAG活性与HCMV DNA载量的对数值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8和0.201,P均>0.05)。结论 HCMV感染患儿尿液中GGT和NAG活性的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肾损伤的判断。
郑晓群乔增培余坚温怀凯周志伟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尿微量蛋白尿酶肾损伤
循环抗原及血清抗体的联合检测诊断日本血吸虫病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Sj14-3-3)在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制备并纯化抗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的单抗和多抗,并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纯化的rSj14-3-3建立间接ELISA,分别比较该两种方法以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于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免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间接ELISA和联合检测3种方法检测急性患者血清70例,敏感性分别为72.9%、75.7%和91.4%;检测慢性患者血清110例,敏感性分别为46.4%、61.8%和82.7%;检测正常人血清100例,特异性分别为96%、92%和92%;吡喹酮治疗后患者血清161份,其中急性治疗后1年以内转阴率分别为50%、38.9%和33.3%;慢性治疗后1年内分别是76.4%、55.6%和43.1%;慢性治疗后2年以上分别为93.0%、83.0%和78.9%。3种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钩虫病的交叉反应性分别为0%、15.6%和15.6%,8.7%、19.6%和21.7%。3种方法的敏感性、与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交叉反应、慢性治疗1年内及慢性治疗2年以上患者血清的转阴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特异性、与钩虫感染者血清交叉反应及其他化疗后患者血清的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循环抗原Sj14-3-3和抗体联合检测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余轶婧沈继龙罗庆礼乔增培
sag5b:一种用于鉴别弓形虫虫株毒力的新基因(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本文作者比较了强毒株(RH)弓形虫与弱毒株(Prugniaud)基因组中一种可能成为基因标志物的基因片断——sag5b的差异。PCR扩增出的sag5b片断依次亚克隆进入T-easy载体以及pET28a表达载体。融合基因经过IPTG诱导表达出目的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证明表达出来的重组蛋白与强毒株弓形虫细胞膜上的天然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性。将感染了Prugniaud的小鼠脑组织取出并匀浆,以该脑组织为模板,分别用sag1和sag5b的引物来引发,结果发现sag1可以扩增出来而sag5b的扩增结果是阴性的。该结果提示sag5b可以作为鉴别弓形虫虫株毒力的基因标志。将该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并没有使小鼠获得明显的可以抵抗强毒株攻击的免疫保护性。
乔增培沈继龙余轶婧李霞余莉
关键词:弓形虫重组蛋白毒力基因标志
浙南地区11~14岁儿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建立浙南地区11~14岁少年儿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方法使用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4502例11~14岁健康体检儿童静脉血血红蛋白,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80fl或者运铁蛋白饱和度〈0.15或者红细胞锌原卟啉〉4.Olμg/g血红蛋白(Hb)剔除可能为铁缺乏症的儿童487名,分性别组统计4015名儿童的血红蛋白参考范围。结果健康男性儿童的血红蛋白均数为137.46g/L,正常参考范围为122.56~152.36g/L;女性儿童的血红蛋白均数为134.81g/L,正常参考范围为122.4l~147.31g/L,通过u检验比较,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查符合美国第二次全国卫生与营养调查要求,制定与少年儿童生理发育阶段特征符合本地区血红蛋白参考值,得到的参考范嗣与使用传统手工法测定的参考范围有所不同,尤其是女性儿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下限有所提高,为本地区少年儿童早期诊断贫血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陈小剑王晓欧李向阳乔增培徐晓杰
关键词:少年儿童静脉血血红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