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雯超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草原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 3篇针茅
  • 3篇针茅草原
  • 3篇生态系统
  • 3篇贝加尔针茅
  • 3篇贝加尔针茅草...
  • 2篇氮沉降
  • 2篇凋落物分解
  • 2篇植物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生态
  • 2篇土壤生态系统
  • 2篇分解速率
  • 2篇草地
  • 2篇草地生态
  • 2篇草地生态系统
  • 2篇草原生态
  • 1篇氮肥

机构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杨殿林
  • 6篇于雯超
  • 4篇赵建宁
  • 3篇李玉洁
  • 3篇张贵龙
  • 3篇王慧
  • 3篇宋晓龙
  • 2篇修伟明
  • 2篇乔江
  • 1篇赖欣
  • 1篇李刚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内蒙古草业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对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开展氮素添加实验,设置6个氮素添加水平,氮素类型为硝酸铵(NH4 NO3):对照(N0),1.5 g N/m^2(N15)、3.0 g N/m^2(N30)、5.0 g N/m^2(N50)、10.0 g N/m^2(N100)和15.0 g N/m^2(N150)。利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研究贝加尔针茅、羊草和冷蒿3种植物不同器官凋落物分解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3种植物不同器官凋落物C残留率的季节变化与植物残留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呈释放模式。2)贝加尔针茅各器官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为3.79~5.75年。羊草各器官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为3.12~6.34年。冷蒿各器官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为2.69~6.82年。3)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凋落物分解速率对氮素添加响应不同,初始化学组成不是控制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影响因子。4)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性,冷蒿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显著相关。5)本试验进行期间,氮素添加对各器官凋落物分解无一致影响,仅个别施氮水平对不同器官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在氮素添加背景下,凋落物分解受到时间、分解底物类型及氮素输入水平的共同影响。
于雯超宋晓龙修伟明张贵龙赵建宁杨殿林
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氮沉降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变化
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3种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3种主要植物贝加尔针茅、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为对象,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3种不同植物器官(叶、茎、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3种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贝加尔针茅叶凋落物分解快于根凋落物,羊草和冷蒿根凋落物分解快于叶和茎凋落物;3种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季节动态呈单峰型曲线,在8月份时达最大值;羊草和冷蒿茎凋落物初始N含量与其分解速率成显著正相关,3种主要植物凋落物C含量和C/N与各器官凋落物分解速率成显著负相关。
于雯超赵建宁李刚修伟明张贵龙杨殿林
关键词:分解速率养分动态
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氮素去向的示踪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展了贝加尔针茅草原氮素去向的研究。结果表明: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对标记氮素的回收率为28.36%~37.03%,施氮肥显著影响植物对^15N的回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物地上和地下器官对^15N的回收量均显著提高。凋落物的^15N回收率为2.06%-3.28%。标记氮素的土壤存留率为35.86%~44.32%,大致分布在地表0-40cm的土层范围内;各土层存留的^15N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标记氮素的当季损失率为19.68%~32.99%。风险/收益比分析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添加10gN·m^-2的处理风险最低、收益最高,可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氮素管理提供参考。
乔江赵建宁李玉洁于雯超杨殿林
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氮素损失
氮沉降对草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草原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成为草地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凋落物分解是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氮沉降增加引起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导致凋落物质量、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变化,最终影响凋落物的分解。本文综述了氮沉降对草原凋落物结构、化学组成和分解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以期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全面分析和评估全球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于雯超宋晓龙王慧赵建宁赖欣杨殿林
关键词:氮沉降凋落物分解草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
休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对退化草地进行合理休牧已成为当前退化草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有效措施之一。退化草地通过实施休牧措施,对草地地上植被和凋落物及对地下植物根系和土壤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看,群落高度、密度、盖度随休牧时期的延长主要有3种变化趋势: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先显著降低后显著升高、再显著降低。从群落生物量看,休牧可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地上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呈"S"型增长曲线,凋落物量呈"W"型动态变化,对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随着休牧年限增加,禾本科、豆科植物等优良牧草显著增加,菊科植物、杂类草、藜科、有毒有害植物在草群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休牧对土壤的恢复效果明显,土壤表层粘粒和粉粒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容重随休牧年限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含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脱氢酶、蛋白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降低;微生物量提高;草原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休牧对草地碳储量影响来看,休牧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但休牧时间过长,也不利于植被的正常发育和更新。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制定科学的草原休牧策略服务,建议今后应加强休牧对退化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休牧对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影响,不同类型、不同退化程度以及不同利用方式草地合理休牧季节、休牧期长短和休牧年限的研究。
李玉洁宋晓龙于雯超王慧张贵龙杨殿林
关键词:休牧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草地生产力土壤生态系统
施氮肥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氮是植物生长和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是草地生产力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施氮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结果发现,目前施氮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多是针对某一具体草地类型短期的试验研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还没有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以往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土壤生态过程变化成为施氮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中的"瓶颈"。建议开展施氮对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定位试验,长期监测氮输入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过程,并加强植物和土壤生态系统整合研究,揭示我国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氮输入阈值形成的机制及模式,对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乔江赵建宁王慧李玉洁于雯超杨殿林
关键词:施氮草原生产力土壤生态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