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惠民

作品数:65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基因
  • 11篇细胞
  • 11篇海马
  • 9篇神经元
  • 8篇胰岛
  • 8篇免疫
  • 7篇蛋白
  • 7篇神经营养
  • 7篇衰老
  • 5篇淀粉样
  • 5篇腺伴随病毒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营养因子
  • 4篇源性
  • 4篇源性神经营养...
  • 4篇神经营养因子
  • 4篇脑源性
  • 4篇脑源性神经
  • 4篇脑源性神经营...
  • 4篇脑源性神经营...

机构

  • 3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0篇西安医科大学
  • 5篇济宁医学院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武警医学院
  • 4篇济宁市第一人...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日本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作者

  • 65篇任惠民
  • 51篇胡海涛
  • 15篇刘勇
  • 11篇王唯析
  • 9篇张华
  • 7篇钱亦华
  • 7篇马东亮
  • 7篇张樟进
  • 6篇卢守祥
  • 6篇信照亮
  • 5篇孙乃学
  • 5篇贾延杰
  • 5篇杨广笑
  • 5篇凌凤东
  • 5篇马奎元
  • 4篇徐鹏霄
  • 4篇杨杰
  • 4篇李积胜
  • 4篇郭绒霞
  • 4篇杨广德

传媒

  • 17篇西安医科大学...
  • 6篇济宁医学院学...
  • 5篇国外医学(医...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解剖学报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生理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9篇2001
  • 9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2篇198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脑衰老药理
1993年
衰老与其它正常生理现象一样,受控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证据表明,脑内存在着调控衰老的结构和机制,称为“衰老钟(Aging clock)”。尽管目前对“衰老钟”了解得不是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大脑皮质、海马、下丘脑和蓝斑等结构参与了“衰老钟”的启动过程,目前认为,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系统可能就是“衰老钟”的所在地。当自由基、
张樟进任惠民
关键词:抗衰老药药理学
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产物的衰老变化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运用光镜和电镜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幼年(3月龄)和老年(24月龄)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产物的衰老变化。与幼年相比,老年TH阳性细胞,尤其是位于下丘脑后部和背内侧核/未定带的阳性细胞,其染色强度明显降低。在数量方面,除视前区外,老年下丘脑的弓状核、室周核、背内侧核/未定带以及下丘脑后部的TH阳性神经细胞呈显著性减少。另外,老年正中隆起的TH阳性神经纤维明显比幼年者减少。电镜下,TH标记的轴突终未呈现退行性改变的迹象。上述衰老变化可能是导致老年下丘脑和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张樟进任惠民胡海涛凌风东
关键词:衰老下丘脑免疫学
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P-物质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象定量分析研究
1989年
结合免疫金银染色(IGSS)法和图象定量分析,观察了不同年龄大鼠脑干中缝核群P-物质(SP)样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缝核群内,SP 样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和中缝背核内。中缝背核内的SP样神经元从中年即开始丧失,而其它核团的神经元到老年才开始减少(P<0.01)。从幼年到中年,各核团的SP 样神经元的截面积几乎增大一倍;但到老年,仅于中缝苍白核内的神经元还在继续增大(P<0.05),而其它核团没有明显变化。各核团的SP 样神经元的灰度值均呈增龄性升高,提示神经元的SP 含量和活性在衰老进程中逐渐降低。老年组SP 样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呈现为胞体肿胀,边缘不规整,免疫反应减弱,染色浅淡。
张樟进张可仁任惠民
关键词:中缝核群
缺Zn对海马肽能神经元的影响
1997年
缺锌对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是探索缺锌干扰脑智力发育机理的一个重要侧面,但目前仅局限于经典的神经递质,而涉及神经肽类神经递质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作者对缺锌大鼠海马肽能神经元变化的研究和相关文献的复习,重点对海马结构内Zn和两种神经肽,即生长抑素(SS)和胆囊收缩素(CCK)的关系,以及缺Zn状态下海马Zn和SS、CCK神经元的变化作一概述。
李积胜徐鹏霄任惠民胡海涛凌凤东
关键词:神经递质海马结构神经末梢
全文增补中
中国西北地区汉、回、维、藏民族HLA DR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按照第11届国际组织相溶性抗原研讨会(11IHW)工作会议HLAⅡ类PCR-SSO分型标准和美国国立骨髓供者计划组织(NMDP)对HLA DRB位点等位基因分型要求,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可同时扩增HLA-DRB1+B3+B...
赖淑苹任惠民胡海涛李生斌赖江华Alice Lee李政道
关键词:PCR-SSOP等位基因回族
文献传递
大鼠黑质、被盖腹侧区胆囊收缩素样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向尾壳核的投射双标记研究
1990年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法结合HRP 逆行追踪双标记技术,研究了中脑黑质和被盖腹侧区胆囊收缩素样阳性神元经分布及其向尾壳核的肽能纤维投射。结果显示:胆囊收缩素样阳性神经元分布于黑质致密部和外侧部以及被盖腹侧区,黑质网状部末见到胆收缩素样阳性神经元和纤维;黑质致密部和被盖腹侧区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向同侧尾壳核发出纤维投射。
马奎元胡海涛任惠民卢守祥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尾壳核
川续断总皂甙对Alzheimer病细胞模型作用的研究
<正> 防治Alzheimer病(AD)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尚无一公认理想的治疗措施。其中中医中药对AD的防治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是突破AD的重要途径。本文应用生化分析、电镜和免疫荧光细胞...
钱亦华任惠民胡海涛刘勇杨杰陈新林许杰华周次想
文献传递
半透膜包裹胰岛脑内移植延长异种胰岛的生存期
2003年
目的 研究生物半透膜包裹胰岛样细胞团 (ICCs)的免疫隔离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的ICCs,用生物半透膜包裹 ,体外观察半透膜的通透性 ,并将包囊后的ICCs植入犬大脑实质内 ,术后 1个月和 2个月以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物和周围脑组织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移植物内的胰岛B细胞。结果 半透膜包囊在整个体外实验过程中无破损 ,淋巴细胞及其它血细胞成份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葡萄糖和胰岛素能迅速弥散透过半透膜囊。移植后 2个月 ,移植物内无多形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团状浸润 ,免疫组化染色证明移植物内有胰岛B细胞存在 ,周围的脑组织仅有轻度的胶质细胞增生和水肿。结论 半透膜包裹ICCs结合免疫特赦部位移植的方法对克服异种胰岛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信照亮胡海涛贾延杰任惠民
关键词:异种胰岛移植生物半透膜排斥反应
食物铁的利用率
1999年
回顾了关于影响铁的生物利用率的饮食因素方面的研究资料,认为动物性食物因含血红素态的铁而较易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可为抗坏血酸所促进;应用外源性添加法已经确定了植酸和多酚等是抑制铁吸收的因素;Flem in 等人以饮食记录法代替回顾法、用血清铁蛋白代替血红蛋白作为指标、以及大样本设计等,从而改进了既往的研究方法。今后的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关注食物成分的研究和特殊人群铁代谢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同位素法的重要补充。
张士霞张华胡海涛任惠民
关键词:生物利用率膳食影响因素
川续断总皂甙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川续断总皂甙(tSDA)和人参皂甙Rb1(GRb1)对β淀粉样蛋白(Aβ)介导引起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阐明tSDA抗Alzheimer病(AD)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于培养第10天用tSDA和GRb1分别预先处理培养细胞24 h,然后再用35 μmol·L-1Aβ处理培养细胞24 h,采用生化分析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双标技术观察神经细胞生存率和凋亡变化.结果用35 μmol·L-1Aβ 25~35处理海马神经细胞24 h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降至52.6%;当预先加入tSDA和GRb1后,Aβ毒性减小,神经细胞存活率增加了11%~15%.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双标检测表明凋亡细胞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达43.9%;当预先加入tSDA与GRb1,凋亡神经细胞分别降至16.6%、10.8%.结论 tSDA与GRb1有相类似功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对抗Aβ神经毒作用,提高细胞生存率,减少由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钱亦华杨杰胡海涛刘勇杨广德曹云新任惠民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细胞培养细胞凋亡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