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剑平

作品数:21 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油气
  • 6篇盆地
  • 4篇地质
  • 3篇地质特征
  • 3篇油气勘探
  • 3篇勘探
  • 2篇地学
  • 2篇油气地质
  • 2篇油气地质特征
  • 2篇油气勘探前景
  • 2篇油气意义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勘探前景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学
  • 1篇东部新生代

机构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市国土资...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21篇刘剑平
  • 6篇汪新文
  • 6篇马君
  • 5篇王训练
  • 3篇汪新伟
  • 3篇潘校华
  • 3篇田作基
  • 2篇张传恒
  • 2篇李晶
  • 2篇万仑坤
  • 2篇刘权
  • 2篇王根厚
  • 2篇高莉
  • 1篇刘翠
  • 1篇陈永进
  • 1篇吴义平
  • 1篇张光亚
  • 1篇武法东
  • 1篇林建平
  • 1篇陈建平

传媒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世界地质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山东国土资源
  • 1篇中外能源
  • 1篇地质学刊
  • 1篇第四届大学地...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2018年
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的成因,从地球化学方向对区域构造环境与构造特征进行约束。野外勘查以及年代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该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为硅质含量高的弱过铝质碱性花岗岩,高场强元素Zr、Th、Hf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Nb、Ti等亏损,构造背景判别结果为典型的铝质造山期后A型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Ce、Ba、Sr等元素较花岗斑岩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及部分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徐工耀刘剑平周洁高丽
关键词: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Walvis Ridge以南纳米比亚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意义——兼与Walvis Ridge以北盆地比较被引量:12
2007年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近海盆地区是世界关注的油气产区和投资热点地区之一,但目前为止的油气产出主要集中在Walvis Ridge以北的盆地区(北部盆地区),而以南的纳米比亚盆地区只发现了一个Kudu气田。从西非被动边缘的构造演化历史、边缘结构特征等方面,通过纳米比亚盆地与北部产油气盆地间的比较,对纳米比亚近海盆地区的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综合分析后认为,纳米比亚近海盆地区油气勘探没有大的突破的主要原因是受政治影响、勘探程度低及公布资料较少、研究程度低。从边缘演化特征来看,纳米比亚盆地区裂谷作用及海底扩张方式、边缘结构等与北部盆地区十分相似,只不过时间上略早。南、北盆地区都经历了前裂谷期、同裂谷期、过渡期和后裂谷期等几个发育时期,形成了类似的构造—沉积组合,发育类似的烃源岩层(除与北部盆地区类似的烃源岩层外,纳米比亚边缘Karoo期前裂谷期沉积可能也是潜在烃源岩)。成熟度和热史模拟认为,纳米比亚边缘离开海岸线一定距离内油气成熟度达到中、高度,具备了油气生成条件,而储盖层及对西非产油意义较大的蒸发岩也较发育,漂移期地层中发育的重力滑动构造可形成大型构造圈闭并对漂移期浊积岩分布有控制作用。综合分析后认为,纳米比亚盆地区与北部盆地区具十分相似的地质背景,具备了形成油气的条件,应加强勘探与研究工作,而纳米比亚近海盆地离开岸线一定范围是油气勘探的优选目标区。
刘剑平潘校华马君田作基王训练
关键词:烃源岩成熟度油气勘探前景
松南长岭断陷无机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对长岭断陷 CO2气地化分析表明,松南气田多数井的δ^13 Cco2值均大于-8×10^-3,均为无机成因,而东岭气田部分井的δ^13 Cco2值均小于-10×10^-3,属于有机成因。其中无机成因 CO2气体中 R/Ra 值均大于1,表明其无机成因 CO2都属于岩浆幔源成因。对长岭断陷地区钻井气测含量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无机成因 CO2气的平面展布特征可划分为:高含 CO2气区(>90%),位于中部及东北部,表现有 NNE-NE 向展布的趋势;中高含 CO2气区(70%-90%),主要位于乾安次凹南部,总体表现为 NNW-近 SN 向展布;中低含 CO2气区(20%-50%),主要分布于2个地区。红岗地区,以 NNE 向为主。腰英台-达尔罕地区,以近 SN 向为主;南部的低含 CO2气区。垂向上长岭断陷南北2个次凹中的 CO2产出层位显著不同。北部次凹内的产出层位较高,主要以泉头组及其上的青山口组为主。南部的无机 CO2气产出层位以断陷期营城组火山岩为主,少量为登娄库组。
陈杰徐翰汪新文刘剑平
关键词:长岭断陷松辽盆地
澳大利亚含油气盆地油气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油气产区之一,按其发育的构造位置及主要生烃层位的不同,大体可分为被动陆缘盆地、大陆裂谷盆地以及克拉通盆地。从澳大利亚的构造沉积演化史出发,以最新的油气储量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该地区22个含油气盆地的地理位置、油气属性、发现年份、储层时代、储层岩性、埋藏深度、圈闭类型等参数进行分析,探讨澳大利亚各类盆地的油气分布特征。统计分析表明,澳大利亚油气分布的特点为:澳大利亚是一个富气的大陆,油气分布总体表现为"气多油少"的特征,其中西北大陆架油气最为富集,被动陆缘盆地的油气储量最高;油气田发现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中生界为其主力产层,储集岩性主要为砂岩,克拉通盆地内非常规能源丰富;油气产层埋深集中在2~4km,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圈闭;克拉通盆地内的非常规天然气虽然开发程度还较低,但已证实资源丰富,随着世界天然气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勘探技术更加成熟,克拉通盆地非常规油气将会是未来勘探开发的重点。
朱梦蕾刘剑平田作基吴义平高莉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油气分布非常规油气
齐抓共管: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被引量:1
2005年
在2004年夏季大学生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02级本科生通过率达64.6%,为全校各院之首。该成绩得益于学院领导的重视、英语教师的严谨认真的教学和学工组相对得力的管理方式。
贾巍刘剑平刘立李晶徐毅
关键词:齐抓共管英语四级
新时期我国地学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为例,对目前地学乃至全国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剖析。问题主要是:①研究生整体专业水平丞待加强;②就业压力增大;③对专业的态度不积极;④学费压力增加。提出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是全社会的事,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刘翠刘剑平高延光
关键词:地学
伸展地区变换构造研究进展被引量:48
2000年
在回顾变换构造研究历程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概念混乱、术语不统一、分类繁杂等问题 ,辨析并厘定了变换构造的较为明确且较为流行的定义和以几何学特征为基础的非成因分类 ;结合国内外变换构造研究实例 。
刘剑平汪新文周章保陶国强文绵良
承德地区煤矿分布特征及其受断裂控制的分形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运用Fry方法对承德地区已知煤矿点的空间分布形式做了分析,认为矿点整体走向和主要断裂带的走向一致。选择出露矿点较多的A地区,计算其矿点和断裂的分维值,将其与全区相比较,认为承德地区断裂带主要控制了煤层的走向,而煤的形成则受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别立东陈建平刘剑平严琼
南盘江地区紫云变形带分段特征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实测南盘江地区紫云变形带(镇宁-桑郎一段)的几条构造剖面及前人资料,分析了沿紫云变形带不同段落的几何学特征、变形样式及运动学特征。紫云变形带上的分段运动特点十分显著。北段(大花哨段)变形卷入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三叠系,变形样式以一系列倾角较缓的逆冲断层和箱状、尖棱褶皱为主,表现出卷入地层相对较新、主滑脱面相对较浅(下三叠统)的表皮逆冲构造的特点。南段(紫云段)变形卷入地层为中泥盆统-三叠系,变形样式以一系列高角度逆冲断层、构造直立带和尖棱状褶皱、揉皱为主,表现为卷入地层相对较早、主滑脱面相对较深(中泥盆统)的薄皮大型倒转背斜。这种差异是由北段位于威宁断陷带和广西裂谷带的交接部位,裂陷较浅,沉积以刚性较强的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而南段位于广西裂谷带内,沉积以较软的盆地相泥岩、硅质岩为主造成的。解剖变形带不同段落的沉积、变形特征可更好地研究变形带不同部位的构造特征。
刘剑平马君汪新伟
关键词:表皮构造薄皮构造
东、西非大陆边缘比较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23
2009年
通过比较,分析了东、西非大陆边缘在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边缘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东、西非边缘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东非边缘的裂谷作用时间早,且结束时间也早;形成了以右行剪切边缘、左行剪切边缘及它们之间的斜向剪切为特点的大陆边缘形式。东非边缘也具有陆架窄、陆坡较陡,沿大型海洋转换断层形成了一系列地形高的特点,对沉积物延伸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而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作用开始时间较晚,海底扩张开始的时间亦较晚;边缘为拉分型,具有陆架宽、倾角缓的特点,发育了与油气关系密切的厚层蒸发岩及相应的盐构造,形成了大量盐构造及泥底辟,有利于油气聚集,并形成了很多大型油气圈闭。
马君刘剑平潘校华万仑坤王训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