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清

作品数:63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政治法律
  • 14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4篇主义
  • 16篇毛泽东
  • 13篇社会主义
  • 8篇邓小平
  • 6篇马克思主义
  • 5篇中国特色社会...
  • 5篇任弼时
  • 5篇特色社会主义
  • 5篇国共
  • 4篇中共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中央领导集体
  • 4篇历史贡献
  • 4篇共产党
  • 3篇新民主主义
  • 3篇新农村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主义建设
  • 3篇社会主义理论
  • 3篇社会主义新农...

机构

  • 58篇中共湖南省委...

作者

  • 58篇刘华清
  • 1篇戴安林
  • 1篇李美玲
  • 1篇张杰
  • 1篇袁汭文
  • 1篇李有福

传媒

  • 9篇湖湘论坛
  • 6篇湖南行政学院...
  • 6篇中国浦东干部...
  • 5篇湖南社会科学
  • 3篇中共党史研究
  • 3篇重庆社会科学
  • 3篇中国延安干部...
  • 2篇党的文献
  • 2篇北京党史
  • 2篇湘潮(理论版...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清风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国土资源导刊
  • 1篇萍乡学院学报
  • 1篇苏区研究
  • 1篇毛泽东研究
  • 1篇全国邓小平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三化”偏离的原因
2012年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曾发生严重偏离。造成偏离的原因在于:对国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偏离;对世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偏离;对民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偏离;对马克思主义把握不准,导致"三化"失去前提和根本。
刘华清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论秋收起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2017年
秋收起义在起义旗帜、暴动力量、土地政策、进军方向、军队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合符客观实际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起义还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深入调研的求实精神,善于结合的科学方法。
刘华清
关键词:秋收起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新民学会女性会员与湖南五四运动被引量:3
2017年
新民学会女性会员是五四时期湖南新女性的杰出代表,她们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面前挺身而出,为推动五四运动在湖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是爱国反日的别动队,"驱张"运动的尖刀兵,妇女解放的急先锋,勤工俭学的领头羊。同时,五四运动也为她们成长进步提供了广阔舞台,成为她们人生转变的重要节点。
张杰刘华清
关键词:五四运动
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08年
刘华清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代中国发展
任弼时与中共七大
党的七大是以"团结的大会"和"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的。任弼时和这次大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大会的筹备者和组织者,他为七大的成功召开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七大是他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重要标志,
刘华清
文献传递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理论探索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党对此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为确立主题阶段,重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以前为侧重发展阶段,主要是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十六大至十七大以前为纵深推进阶段,主要是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十七大以来为整合提升阶段,形成了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体系。
刘华清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及其内涵
2008年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理论界兴起了研究中特理论体系的热潮。在此,主要就中特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形成过程、主要内容、逻辑结构、基本特征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刘华清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
论中央苏区时期任弼时与毛泽东的合作与分歧
2019年
任弼时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共事期间,既有支持与合作,也有矛盾和分歧。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分歧,都对党的革命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且二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两人都能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都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随着两人的矛盾和分歧逐渐消弥,加之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在战略决策上的大手笔,任弼时最终确立起对毛泽东的爱戴。
刘华清
关键词:任弼时毛泽东中央苏区肃反右倾机会主义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刘少奇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及其启示
2009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刘少奇就经济运行模式、所有制形式、工业管理体制、流通体制、劳动体制、分配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主张。其探索成果不仅在当时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刘少奇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启示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前提;尊重实践、大胆试验是探索改革道路的关键;放眼世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开拓改革思路的重要条件。
刘华清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
试论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基础。总结毛泽东探索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
刘华清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