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部”《黄帝内经》被引量:3
- 2018年
- 人体分部概念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并呈多样化,既有具体的三部、五部、十二部、十六部等概念,又有泛指的分部、部分的统称。在涉及人体解剖分区以及疾病诊治的时候,《内经》医学采用分"部"的思想和方法去处理诊疗相关涉及体表分区的问题,说明中国古代医家人体的分区具有完整而详细的认识,并建立起一套与诊断、病机分析、针刺治疗相关联的理论体系。关于"部"理论的后世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提示这一领域有巨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空间,因此系统研究并整理《内经》人体分部理论,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医学人体基础理论以及将其用于临床诊治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 苏永强刘斌
- 关键词:《黄帝内经》
- 《灵枢》镵针形制考辨被引量:3
- 2019年
- 《灵枢》九针是中医经典中惟一一套论述系统且形制完备的外治工具,镵针作为九针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至今尚无传世镵针出现或实体针具出土,文献研究已成为目前考证其形制的主要途径。历史上鑱针的图示外形不一,提示古代医家对其形制特点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因而《灵枢》原文在此项研究中更具有权威意义。按照《灵枢》镵针的相关条目分析,对于镵针的外形描述进行了逐一分析考证,明确了镵针的外形特征和制作用意,并初步分析探讨了历代镵针图示的外形差异。研究提示,基于《灵枢》原文探讨镵针定制的外形结构,对于了解早期针灸学术体系、总结古代针具演化源流乃至合理设计未来针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 刘斌
- 关键词:形制《灵枢》
- 《黄帝内经》“谿谷属骨”理论再探被引量:11
- 2009年
- "谿谷属骨"记载于《黄帝内经》。通过对书中"谿谷"相关的条文研究表明:骨经由谿谷、冲脉与中焦发生联系,因此谿谷既是经脉中的血气在循环中灌注的部位,又是后天水谷精微化生营血后由中焦对经脉系统进行补充的部位。另外,还讨论了"谿谷属骨"和"骨属"的关系,"谿谷"与"骨属"同为连属于骨的结构性概念,但是"谿谷"强调了骨与人体经脉气血的关系,"骨属"则侧重了骨参与运动,以及与其中所包含的脑髓之间的关系。结论为"谿谷"是中医学人体的一个重要结构;"谿谷属骨"是建立在早期解剖学和长期观察总结基础上的《内经》人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医骨伤科学具有指导性的基础理论。
- 刘斌董福慧
- 关键词:黄帝内经冲脉中焦
- 《黄帝内经》人体骨数浅议被引量:4
- 2013年
-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础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通过总结归纳该书人体骨的名称、数量,列举后世经典医书的有关条文,以及中西医学骨数量不一致现象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认为《黄帝内经》人体骨数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医家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对于人体骨特有的认识,正视并正确理解这一观点,是立足中医关于人体结构的基础理论,发展中医骨伤科学术的关键所在。
- 苏永强刘斌董福慧
-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骨伤科
- 孙络与穿支血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考证孙络相关条文及穿支血管相关文献,从定义、解剖层次、数量、气血流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两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其相似性。认为《内经》孙络和现代医学的穿支血管是对于人体同一结构的不同称谓。提示联合中医孙络相关理论和西方医学穿支血管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人体皮肤相关的细微结构,对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发展均有裨益。
- 刘斌
- 关键词:络脉穿支血管穿支皮瓣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谿谷属骨”理论初探被引量:13
- 2009年
- "谿谷属骨"记载于《黄帝内经》,该书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通过列举书中有关"谿谷"的条文,并分析"谿谷属骨"理论的解剖学意义,以及与中医骨伤科其它理论的关系。研究表明,谿谷位于肌肉交汇的部位,深入及骨并与其相连属,是周身荣卫之气循行交汇的场所,借冲脉和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有着密切的联系。"谿谷属骨"理论明确地提出了骨与附属肌肉和血液循环的密切相关性,在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了骨与其它器官的广泛联系。该理论完整地呈现了"肾主骨"的具体实现环节,是其最具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并且很有可能是中医骨伤科学四大学说最直截的解剖依据和理论基础。因此,"谿谷属骨"理论相关的整理挖掘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骨伤科的学术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刘斌董福慧
-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骨伤科学术探讨
- 骨科夹板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具有加热功能的骨科夹板,包括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的板面上分布有孔,夹板的底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蓄电池,夹板底面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上设...
- 李玉华郭小磊李达刘斌
- 文献传递
- 《黄帝内经》五体理论的学术现状与价值展望被引量:21
- 2017年
- 五体理论是《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五体本身以及所属结构相关理论共同组成。五体,即皮肉脉筋骨,是《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躯体部分的主体框架。五体之间通过脉系以及其它具体结构如谿谷相互关联,内合五脏,外应五行,是以中医外治疗法为主的中医外科、针灸、骨伤等科诊治实践的理论基础。但是其目前的学术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五体理论发展停滞,更新缓慢,传统理论难以有效指导现代医学实践。展望中医学术发展的未来,五体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发掘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需要引起中医界的特别关注和大力发展。
- 刘斌
- 关键词:医经黄帝内经
- 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4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进行指尖断指再植治疗的25例患者(32指),均为指尖完全离断患者。采用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进行指尖再植,术后观察血管危险发生情况及再植指体成活率。结果 25例32指出现动脉危象2例,静脉危象4例,手术探查3例,血管栓塞2例,坏死3例3指,成活率为90.6%。结论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能保证血管吻合口充分外翻,管腔内无裸露,吻合口处血管管腔内光滑,可减少再植肢体术后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发生率,提高指尖再植指体成活率。
- 宋文超张思森王培刘斌刘亚威
-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血管吻合
- 基于《气穴论》探讨气穴、孙络、谿谷关系被引量:9
- 2016年
- 气穴又称腧穴,是中医人体结构理论和针灸治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素问·气穴论》是《黄帝内经》中专门讨论这一概念的篇章。通过整理分析原文,对气穴和孙络、谿谷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讨论:气穴的结构特征由该部的孙络、谿谷共同组成,气穴是功能性概念,孙络是实体性概念,谿谷是结构性概念。气穴所处部位,其内在为谿谷肉会层次,有孙络往来其间,由是则气穴以谿谷为枢浅及皮、深至骨,籍孙络联通经络,和合中焦、冲脉之灌渗,汇行荣卫,进而与全身的气血循环相联系。初步分析结果揭示了气穴的结构特性,说明《黄帝内经》对气穴的认识总结是在一个完整系统的人体结构理论指导下完成的。明确气穴的这一结构特征,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现代医学视角重新解构,进而在新的理论水平高度重组人体腧穴的物理、数学模型,是中医经络腧穴学术发展的新方向。
- 刘斌
- 关键词:气穴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