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秀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移植术后非肝动脉性缺血性胆道损伤的早期胆道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
- 陈光祁吉尹建忠沈文刘英秀王健蒋文涛郑虹邓永林
- 该研究进行了原位肝移植的病人的早期胆道造影表现和晚期胆道造影表现进行对照研究及缺血性胆道损伤病人采用经T管窦道介入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影响愈后的相关临床因素。研究发现经T管早期胆道造影表现与晚期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脏移植介入放射学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对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 1998年 9月至 2 0 0 1年 11月进行的 2 0 0例肝移植病人中术后 18例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 ,对 18例病人行球囊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术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成功进行了介入治疗 ,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治疗 13例 ,内支架治疗 2例 ,3例病人介入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的 15例病人中 7例愈后良好 ,8例愈后不良。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 ,可作为治疗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早期诊断。
- 陈光陈凯刘英秀王健祁吉
- 关键词:肝动脉狭窄术后介入治疗病人肝移植术人中
-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内支架治疗的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内支架治疗技术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门静脉狭窄的7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支架置入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7例均成功置入门静脉内支架,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与门静脉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随访3~34个月。除1例因同时合并肝动脉闭塞、缺血性胆道损伤于术后3个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6例患者影像随访显示门静脉通畅。结论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介入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光高海军刘英秀温连芳佟成红祁吉
-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病理性放射学介入性
- 旋转DSA技术及COMPAS功能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旋转DSA及COMPAS技术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使用GE数字减影机对疑有血管病变的30例进行常规正侧位检查,而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对18例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18例患者病变血管位置清晰可见。12例脑血管造影中,11例避开了对比剂血管影的重叠,1例显示不佳;6例肝、肾动脉造影均清晰显示狭窄位置。结论旋转DSA技术及COMPAS功能能显示大多数特殊复杂病变血管并能辅助定位,是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有很大价值。
- 边铁城崔明惠陈光陈凯刘英秀祁吉
- 关键词:数字减影技术旋转DSA
- 经“T”管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350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2例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胆道狭窄并接受介入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30例患者介入治疗获得成功,2例治疗无效,未发生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12例分别于1~4个月内出现再狭窄,均再次行球囊扩张治疗。结论介入治疗对于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是一种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陈凯陈光赵颖刘英秀王健祁吉
-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介入治疗胆管狭窄胆道狭窄随访期间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治疗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对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对 34 例肝移植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其中5例患者接受内支架植入治疗,3例为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患者,1 例为球囊扩张后出现肝动脉内膜撕裂,另1例为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内支架植入治疗,其中 1 例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的患者植入支架后24 h内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手术行肝动脉重建治疗,其余 4 例术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势,对于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或合并吻合口破裂出血的病例,可采用内支架植入治疗。
- 陈凯陈光赵颖刘英秀王健祁吉
- 关键词:肝动脉狭窄肝移植术后内支架治疗支架植入治疗内支架植入术急性血栓形成
- 肝移植术后非肝动脉性缺血性胆管损伤的早期胆管造影诊断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和研究肝移植术后非肝动脉性缺血性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胆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3例行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早期胆管造影表现和晚期胆管造影表现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早期胆管造影对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价值;同时对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与缺血性胆管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获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胆管造影诊断表现正常者189例,表现异常者64例,其中33例表现为肝内胆管充盈不良,31例表现为胆管不规则。晚期胆管造影诊断为正常者199例,诊断为缺血性胆管损伤54例。64例早期胆管造影表现异常的患者中39例被晚期胆管造影证实发生了缺血性胆管损伤,其中33例早期胆管造影表现为肝内胆管充盈不良的患者中10例发生了缺血性胆管损伤,31例早期胆管造影表现为胆管不规则的患者中29例发生了缺血性胆管损伤。而早期胆管造影表现正常的189例患者中仅15例发生了缺血性胆管损伤。早期胆管造影正常与否与晚期是否发生缺血性胆管损伤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X^2=79.999,P=0.000,r=0.490),根据肝移植术后早期胆管造影表现诊断是否发生缺血性胆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72.22%)、特异度(87.44%)、阳性预测值(60.94%)和阴性预测值(92.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胆管造影表现异常是发生缺血性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OR=15.193,P=0.000)。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胆管造影异常表现与晚期发生缺血性胆管损伤具有一致性,依靠其诊断缺血性胆管损伤具有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预测值,特别是早期出现胆管不规则表现的诊断价值更高。
- 陈光刘英秀王健祁吉
- 关键词:胆管疾病胆管造影术肝移植
- 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介入诊疗(附5例报道)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5例患者因肝移植治疗术后超声多普勒检查肝内未见动脉血流,提示肝动脉闭塞而行急症DSA检查。血管造影诊断为窃血综合征,并行窃血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脾动脉窃血4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右动脉窃血1例,患者随访时间3~9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移植肝脏功能正常,未见与动脉栓塞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虽然发生率不高,但造成的危害严重,应该受到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彩夺目对于移植肝脏功能的保护相当重要。介入栓塞治疗以其微创、高效、并发症少的优点,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陈光刘英秀王健祁吉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肝移植放射学介入性
- 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介入放射学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9月至2004年1月进行的45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34例肝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资料。对33例肝动脉狭窄的病例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3例扩张治疗无效的患者及1例球囊扩张后出现肝动脉内膜撕裂的患者行内支架置入治疗;1例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的患者直接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30例肝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获得成功,4例患者介入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的病例术后预后良好,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治疗失败的病例预后不良。结论介入治疗方法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肝动脉狭窄应首选球囊扩张治疗,必要时采用内支架置入治疗。
- 陈凯陈光赵颖刘英秀王健祁吉
- 关键词:肝移植血管成形术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9月~2005年2月进行的45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36例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5例,肝动脉狭窄28例,肝动静脉瘘1例,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及动脉造影证实。其中34例接受了介入治疗。结果:32例肝动脉并发症的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未发生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接受血管内溶栓的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介入方法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陈凯陈光赵颖刘英秀王健祁吉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放射学介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