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洁
- 作品数:4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汛期暴雨变化特征被引量:24
- 2012年
- 基于1960~2008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汛期暴雨的气候分布特征、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汛期暴雨分布呈现南部多、向北递减的总格局。最大暴雨量中心位于江西北部,其形成可能与地形因素有关。在年际尺度上,该区域暴雨量、暴雨强度存有准两年及6~8年的周期变化特征;从年代际尺度看,在时间域上,存在12~14年的周期变化。具体地,汛期区域平均暴雨量、频次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1990年代开始则进入一个高值期,21世纪以后又开始回落。相比较而言,暴雨强度的年代际变化不显著。在空间域上,进入21世纪后随着雨带向淮河流域推进,暴雨量、频次、强度在苏北、皖北增强。从趋势分析看来,过去50年汛期暴雨量、频次呈现较大范围的增加趋势。暴雨强度也表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
- 卞洁何金海李双林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汛期暴雨年际年代际
-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估被引量:45
- 2011年
-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000—2008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6个省的洪涝灾情资料(由于上海市洪涝灾情较轻未列入分析范围),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该区域各省每年洪涝受灾情况进行量化,建立洪涝综合灾情指数。基于该指数,采用信息扩散理论评估模型对该区的洪涝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估,结果表明:各省洪涝灾害风险差异明显;该地区洪涝中灾频发,几乎1~2年就会遭遇其危害,安徽、湖北以及湖南发生大灾的可能性最大;江苏、浙江次之;江西遭遇大灾的概率相对较小。这一评估结果与近9年实际洪涝灾情统计资料相吻合,说明所用评估模型在处理不完备信息方面确有优势,可以推广应用。
- 卞洁李双林何金海
- 关键词:信息扩散
- 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评估与预估
- 本论文主要利用1961-2008年近50年长江中下游逐日降水站点观测记录、1990-2000年洪涝灾情数据以及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不同排放情景下部分海气耦合模式21世纪中期(2046-2065年)逐日降水输出资料等,在...
- 卞洁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气候特征海气耦合模式
- 文献传递
- 基于IPCC AR4部分耦合模式结果的21世纪长江中下游强降水预估被引量:7
- 2012年
- 利用IPCC AR4气候模式诊断和相互比较项目(PCMDI)20世纪模拟试验资料,通过模式气候态与观测(再分析)气候态的对比,从存有完整逐日降水资料的14个模式中挑选出7个对东亚模拟较好的模式(即gfdl cm2.0、gfdl cm2.1、cgcm、miroc(m)、cnrm、echam、cgcmt47)。然后,利用这7个模式在A1B、A2、B1三种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预估试验结果,分析长江中下游强降水的未来演变。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模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20世纪后20年(1980—1999年)的平均而言,21世纪不仅年平均强降水日数、单次强降水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且其年际变率也增强;就不同排放情景比较而言,A1B、A2情景下强降水频次与强度的增强趋势均比B1情景下要大;就多模式平均来看,在A1B、A2、B1排放情景下,强降水频次分别增加约30%、20%、l5%,强降水强度分别增加约20%、20%、10%,强降水频次的年际标准差在三种情景下均增加约20%,强降水强度年际标准差分别增加约20%、20%、10%。这些结果意味着,未来不仅强降水增加,且极端暴雨、大暴雨易于出现,旱涝也将更为频繁。
- 李双林韩乐琼卞洁
- 关键词:气候变化长江中下游强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