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丁扬

周丁扬

作品数:14 被引量:41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3篇农村
  • 3篇农村居民
  • 3篇农村居民点
  • 3篇居民点
  • 3篇村居
  • 2篇土地利用规划
  • 2篇土地整理
  • 2篇土地整理项目
  • 2篇农用
  • 2篇农用地
  • 2篇耕地
  • 2篇产权
  • 2篇产权调整
  • 1篇地块
  • 1篇多功能保护
  • 1篇修正法
  • 1篇有序度
  • 1篇整治
  • 1篇社会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基础地理...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信息中心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市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周丁扬
  • 7篇姜广辉
  • 6篇张凤荣
  • 2篇张瑞娟
  • 2篇薛翠翠
  • 1篇石敏俊
  • 1篇孔祥斌
  • 1篇曲衍波
  • 1篇谢俊奇
  • 1篇徐艳
  • 1篇宫攀
  • 1篇谢志丹
  • 1篇关小克
  • 1篇何新
  • 1篇李广泳
  • 1篇赵婷婷
  • 1篇王新盼
  • 1篇曹军骥
  • 1篇赵华甫
  • 1篇赵文武

传媒

  • 4篇资源科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研究微观尺度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有利于因地制宜、差异化开展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调整,分类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效率。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基于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分类体系,调查了5个不同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差异,对比分析了其用地微观结构特点。研究发现:生活功能用地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的基本结构,生产功能用地为衍生结构,生态功能用地为辅助结构,潜在功能用地为可变结构。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与生计类型及政策条件等5维驱动因素共同作用,不同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量结构、类型结构及信息熵差异显著,空间结构则呈现趋同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表现出生活功能用地稳定、生产功能用地增加、生态功能用地减少的趋势。村庄规划应在把握其内部用地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可变影响因素调整,促进用地结构与其发展条件和谐统一。
田亚亚姜广辉何新何新周丁扬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有序度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被引量:152
2011年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功能的层次性及其与加强耕地保护的关系,提出促进耕地多功能保护的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多功能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并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利益相关者相耦合。可通过耕地多功能的工程设计、布局优化以及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平衡机制等方法提升和显化耕地多功能价值。研究结论:未来的耕地保护工作可以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为指导,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和显化耕地多功能价值。
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赵华甫周丁扬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多功能保护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用途分区的差异比较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被引量:9
2008年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有其产生的必然性;通过对国内外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关研究,从分区内涵、目的、依据、类型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上一轮规划普遍采用的用途分区的差异,并对功能分区的内涵、特点及分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进行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将泰安分为中心城镇区、重点开发建设区、风景名胜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5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并指出了功能分区相比于用途分区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具有的优越性。
薛翠翠安萍莉周丁扬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
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方法被引量:50
2013年
现有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大都直接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忽略了耕地整治工程措施可改造的耕地质量限制因素与农用地分等因素的非衔接关系,掩盖了土地整治对耕地限制因素可改造程度差异。该文基于耕地整治可改造因素修正,以沈阳市为例,建立了服务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质量潜力计算模型(修正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整治前沈阳市耕地质量利用等为5.6等,整治后耕地质量可提高1.2个利用等;得到的耕地利用等指数与基准作物实际产量相关系数R2为0.8517,精度高于农用地分等结果。修正法测算的耕地整治质量潜力增强了耕地整治工程措施与耕地质量限制因素的结合程度,避免了某些限制因子难以改造或难以达到最优值而导致的整治潜力结果偏差,提高了潜力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可为市级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方法参考。
张瑞娟姜广辉周丁扬孙富国王新盼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农用地修正法
泰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根据实地调查了解各区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现状及整理进程,明确各待整理区的类型与发展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整理模式和时序,可为土地整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多因素综合评价及K均值聚类法,对泰安市农村居民整理分区的整理模式及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市可供整理的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共10875hm2;紧靠城市边缘的农村居民点可通过城市化过程最先整理;城市控制区内的整理相对容易且潜力大,重点应通过拓宽整理资金的融资渠道加速其进程;城市内部村庄整理难度最大;地处农村腹地和经济状况较差的村庄,应以培育为主、整理为辅。本文分区及潜力测算基于实地调查,突出了测算城市区域内部空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分区结果具有现实可行性,所划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内居民点空间结构调整方向明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周丁扬安萍莉姜广辉付海英洪磊薛翠翠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做好地块调整是发挥土地整理项目最大效益的重要环节被引量:17
2009年
研究目的:发现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法。研究结果:中国农户土地承包经营规模小,耕作地块零散,耕作效率低。国土资源部主导的土地整理工作偏重工程,鲜有进行地块调整和扩大耕作地块的。研究结论:应学习日本土地整理过程中注重产权调整和地块置换的经验,在未来的土地整理中,将承包地产权调整和地块置换作为重要环节,以扩大耕作单元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田间工程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张凤荣周丁扬徐艳关小克郭力娜
关键词:农用地整理产权调整劳动生产率规模化经营
土地利用伦理观水平测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土地利用伦理是人与土地利用关系在认知、态度、价值观、行为等多层面的客观反映,对其进行测度,有助于推进土地伦理观的提高,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理论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实践行为和人类之间关系五方面对北京市、山东省泰安市公众的土地利用伦理观进行测度。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的土地利用伦理观水平偏低,平均分为60.3,且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土地利用伦理观水平差异明显;(2)土地利用伦理观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但实践行为严重滞后,亟待提高;(3)公众认为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土地法律法规、每个人的努力、教育与宣传、行政手段等。研究建议通过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土地利用伦理教育与宣传,推行土地利用经济伦理、行政伦理、法律伦理,以增强全民保护土地的伦理道德意识。
田盈盈韩非张瑞娟周丁扬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问卷调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认知程度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被引量:4
2007年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社会主体对规划认知及参与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规划认知程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措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顺义区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广义认知程度总体较低,明显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认知度却较高;(2)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统筹能力都有待提高;(3)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施;(4)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对自身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研究结论:政府应在规划各个环节中加强宣传,尤其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促进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培育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快建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周丁扬安萍莉张凤荣姜广辉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公众认知
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及其与耕地变化关系研究被引量:36
2006年
基于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并利用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比较了北京山区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历史形态,力求准确测算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及其差异;并对山区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与耕地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程度逐年增强,圈层性与不规则性并存,并对耕地保护产生巨大压力;将来,必须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建设用地扩展进行调控,防止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
姜广辉张凤荣吴建寨周丁扬宫攀苏子友
关键词:建设用地耕地保护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Transfer Based on Stakeholder Analysis
2015年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unified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a rational pathway for the market transfer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RCCL) in 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different methods of RCCL transfer based on stakeholder analysis and three case studies including models from Guangdong, Wuhu and Chongqing. The main finding is that all three models improved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CCL through land and capital transfer. Each model built different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mong stakeholders, suited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cases. The Guangdong model is suitable for a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 The Wuhu model is suitable for developing regions in central China while wester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 can adopt the Chongqing model. Th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better policy making for the promotion of RCCL transfer in China should conside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ext.
石敏俊王宏娟谢俊奇尚志远周丁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