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萍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岩溶
  • 4篇岩溶泉
  • 4篇水化学
  • 4篇水化学特征
  • 4篇脱气作用
  • 4篇化学特征
  • 4篇表层岩溶
  • 4篇表层岩溶泉
  • 3篇溶解无机碳
  • 3篇农业
  • 3篇农业活动
  • 3篇无机碳
  • 3篇柏树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新石器
  • 2篇新石器文化
  • 2篇岩溶区
  • 2篇石器
  • 2篇文化

机构

  • 15篇西南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5篇周小萍
  • 6篇徐尚全
  • 4篇王鹏
  • 4篇张笑微
  • 3篇杨平恒
  • 3篇沈立成
  • 2篇殷建军
  • 2篇蓝家程
  • 1篇傅瓦利
  • 1篇彭景涛
  • 1篇师阳
  • 1篇肖时珍
  • 1篇袁波
  • 1篇任坤
  • 1篇毛海红
  • 1篇肖琼
  • 1篇伍坤宇
  • 1篇林明珠
  • 1篇王军伟
  • 1篇杨治兵

传媒

  • 3篇中国岩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岩溶水文地质...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地理学核心问...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活动对表层岩溶泉溶解无机碳及稳定碳同位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农业活动强度不同的3个表层岩溶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泉点溶解无机碳(DIC)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 CDIC)的变化,探讨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农业活动影响下的柏树湾泉DIC浓度最高(332.45mg/L),少量农业活动影响下的兰花沟泉DIC浓度次之(235.13mg/L),农业活动影响强烈的后沟泉DIC浓度最低(203.52mg/L);随农业活动强度增加,δ13 CDIC值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柏树湾泉(-9.84‰)<兰花沟泉(-8.06‰)<后沟泉(-5.72‰)。进一步分析3个泉点DIC浓度与δ13 CDIC的关系,发现DIC浓度与δ13 CDIC的相关性也与农业活动干扰强度有关,即在无农业活动影响条件下(柏树湾泉),DIC浓度与δ13 CDIC呈较好的正相关,随着农业活动干扰的增强(兰花沟泉),DIC浓度与δ13 CDIC的相关性逐渐减弱,在农业活动干扰强烈时(后沟泉),二者基本无任何相关关系。综上,农业活动不利于岩溶碳汇,在遭受全球变暖威胁的当代,为利于岩溶作用的碳汇效应,岩溶区应退耕还林,以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张笑微周小萍徐尚全王鹏
关键词:农业活动岩溶作用
旅游活动对洞穴环境的影响及洞穴的自净能力研究——以重庆雪玉洞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洞穴空气中的CO_2对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沉积和溶蚀有重要的影响。文中基于2010-09-30―10-08对重庆雪玉洞洞穴CO_2浓度、温湿度进行的为期8d的连续监测,并结合"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客流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洞穴内空气CO_2浓度有明显的累积效应;温度变化幅度加大,但没有累积效应;由于地下河和滴水的影响,洞内空气相对湿度一直处于过饱和状态,这是温度没有形成累积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2)由于洞内外温差的影响,洞口处会形成由洞内向洞外流动的气流,使得近洞口处的空气CO_2浓度、温度变化幅度很大。(3)受洞内外气流和地下河的影响,洞穴对空气CO_2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徐尚全殷建军杨平恒周小萍沈立成
关键词:旅游活动自净能力
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初探被引量:5
2009年
在界定高校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高校旅游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着手,对影响西南地区高校旅游开发的因素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分析了发展高校旅游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颜晶王军伟杨治兵周小萍栗冰颖
关键词:高校旅游开发
岩溶溪流的脱气作用及碳酸钙沉积——以重庆市南川区柏树湾泉溪流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以一定间距监测水体中pH、电导率、溶解氧等水化学参数及HCO-3、Ca2+等阴阳离子浓度,揭示了重庆市南川区柏树湾泉及其下游溪水的水化学的空间特征。泉水出露地表后,CO2溢出导致溪流水的水化学特征沿流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并促使溪水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产生明显的碳酸钙沉积。研究结果表明,脱气作用导致溪水的HCO-3浓度、Ca2+浓度、电导率(EC)和CO2分压沿流程逐渐递减,pH值及常见碳酸盐矿物的饱和指数逐渐升高。泉水出露时水中CO2浓度与自由大气之间的浓度梯度是影响脱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溪渠的水力坡度也对脱气速率也有一定影响。地下水出露至泉口处的脱气程度,是影响溪流碳酸钙沉积的决定性因素。旱季泉水流量较小,泉口处脱气程度较大,并且溪水的Ca2+浓度含量较高,再加上溪流沿途的水体扰动加速CO2溢出,以及溪渠内的枯枝落叶和其他物质的吸附等,皆有利于碳酸钙沉积。
周小萍蓝家程张笑微徐尚全
关键词:脱气作用
岩溶溪流水化学特征变化规律的控制因素及其碳汇意义
岩溶水通过水-岩-气作用溶解碳酸盐岩,以溶解无机碳(DIC)的形式固定大气中的CO2,构成了岩溶作用的碳汇效应。但由于岩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碳酸钙又以钙华、泉华或石笋等形式发生沉积,CO2又会被释放回到大气中,岩溶碳汇作...
周小萍
关键词:脱气作用水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内外地下水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22个地下水排泄点2005-2009年的水化学监测数据,对比了保护区内、外水化学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外地下水的pH值较保护区内的要低,但电导率则较高;自然保护区外地下水的Ca2+、Mg2+、Na+、K+、Cl-、NO3-、SO24-、HCO3-浓度中值比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别高27.78 mg/L、3.23 mg/L、3.47 mg/L、0.97 mg/L、2.38 mg/L、9.29 mg/L、15.06mg/L、42.03mg/L;保护区内白云岩地下水的Mg2+/Ca2+(摩尔比)为0.76~1.33,明显比保护区外灰岩、碎屑岩区的高,但保护区外灰岩地下水的Mg2+/Ca2+(摩尔比)较保护区内灰岩区的更高。岩溶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的敏感性以Ca2+、HCO3-、NO3-较为敏感,保护区内地下水的平均敏感指数(GSI)GSICa2+为0.097,GSIHCO-3为0.125,GSINO-3为0.008;保护区外地下水的GSICa2+为0.415,GSIHCO-3为0.334,GSINO-3为0.648。护区内所有取样点水质均为I或Ⅱ类;而保护区外地下水因受农业施肥、工业生活污水影响,1、16、19号泉的NO3-浓度偏高,为Ⅴ类,其余为Ⅲ类。总体上,保护区内水质明显优于保护区外,可见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岩溶水具有积极意义。
王鹏沈立成伍坤宇肖琼周小萍杨平恒
关键词:地下水地球化学敏感性自然保护区重庆金佛山
三峡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
三峡地区是我国考古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域。根据各文化面貌的差异,三峡地区以瞿塘峡为界线划分为东、西两个文化圈,三峡东部考古资料较多,同时期文化发展水平也较三峡西部更高。本文一方面将三峡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论述本区新石器文化...
周小萍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文化发展环境变迁
文献传递
工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研究——以重庆J大学为个案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重庆J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良好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实践策略。 本研究结...
周小萍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学术地位
文献传递
表层岩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的脱气作用——以重庆市南川区柏树湾表层岩溶泉溪流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以重庆市南川区柏树湾表层岩溶泉溪流为例,沿柏枝溪流程以一定间距监测水体中HCO3-的浓度及其pH、电导率、溶解氧等水化学参数,并初步探究溪流水的脱气效应。结果显示(1)表层岩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HCO3-浓度沿流程呈现出递减的规律;(2)HCO3-浓度递减的快慢反映了脱气作用的强弱,溪流脱气速率具有"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特点;(3)暴雨期间由于稀释效应HCO3-浓度递减趋势不明显,但降雨后期,递减又开始逐渐产生;(4)脱气效应在造成溪流水HCO3-浓度减小的同时,也导致电导率(EC)沿柏枝溪流程逐渐降低,而pH值逐渐升高;(5)沿途溶解氧(DO)昼夜变化表明,水生生物作用对脱气作用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周小萍沈立成王鹏徐尚全林明珠
关键词:表层岩溶泉脱气作用
重庆雪玉洞岩溶地下河地球化学敏感性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引用地球化学敏感指数与敏感等值线的概念,对重庆雪玉洞地下河2010年9月~2011年8月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下河水的化学成分受上覆基岩的控制,表现出高Ca2+、低Mg2+的特征,但受季风降雨的影响,水化学在旱、雨季存在较大差异:雨季各监测点[Mg2+]/[Ca2+](摩尔比)为0.018~0.051,旱季[Mg2+]/[Ca2+]为0.038~0.064,雨季要小于旱季;[HCO3-]/[SO42-](摩尔比)雨季为4.86~36.62,旱季为6.23~46.67,表现出高HCO3-低SO24-的特点.岩溶作用的季节性变化使得HCO3-、Ca2+成为最敏感的阴阳离子.由于岩溶区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迅速,致使地下河对农业活动较为敏感,其中以Cl-、NO3-最为突出,敏感指数分别为0.286、0.022,在保护岩溶水资源时应引起重视.旅游活动对地下河的影响较小,主要与景区良好的管理有关,应提倡相关景区向其学习管理经验.做好地下河补给区的岩溶生态系统的管理工作,可发挥岩溶区地下河最大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徐尚全杨平恒殷建军毛海红王鹏周小萍
关键词:地下河地球化学敏感性岩溶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