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勘探
  • 2篇时-深转换
  • 2篇盆地
  • 2篇勘探
  • 2篇储层
  • 2篇储层预测
  • 1篇地层
  • 1篇地层速度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三叠
  • 1篇三叠世
  • 1篇时深转换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子波
  • 1篇褶积
  • 1篇褶积模型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唐必锐
  • 3篇覃发兰
  • 3篇黄花香
  • 1篇雷雪
  • 1篇吴大奎
  • 1篇陈家琪
  • 1篇晏礼
  • 1篇张翠兰
  • 1篇李志荣
  • 1篇曾涛
  • 1篇谢芳
  • 1篇王玉华
  • 1篇张健
  • 1篇赵宗源
  • 1篇邹红亮
  • 1篇汪少华
  • 1篇侯承恩
  • 1篇常智

传媒

  • 4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在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了地震属性到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转换,可以获得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LJ2构造鲕滩储层层多、层薄、纵横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定量预测。提取了均方根振幅和平均振幅等6种地震属性参数,选取相关性高的属性参数与井数据建立统计关系,经过内插外推得到井间物性参数平面图。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厚度及孔隙度与井资料吻合程度较高,储层的平面分布与速度反演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横向分布规律一致。
黄花香曾涛唐必锐李志荣谢芳张翠兰
关键词:鲕滩储层地震属性储层预测孔隙度
地震资料储层预测反演方法应用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地震资料储层预测反演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反演结果要么受地震频带限制,分辨率低,要么受约束条件影响大,多解性强,不易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些反演方法大多是基于褶积模型的,因而离不开传统意义上的子波,不能避免子波相位、长度的不确定及子波纵横向的不稳定性;只能反演速度或波阻抗;此外,实际资料往往不能满足方法的先决条件,如测井资料误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和分辨率低、地质条件复杂等。文章提出了该方法在应用中必须注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资料本身存在的问题,测井、地震资料要尽可能满足条件,对反演结果要结合方法本身和资料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要研究适应性更强的非线性反演方法。最后,文章根据实例提出了具体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吴大奎唐必锐覃发兰吴彦玮黄花香雷雪
关键词:地震资料反演方法子波储层预测褶积模型测井资料
变速成图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地区的地震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基准面、填充速度不统一,存在地震解释层位不闭合,新、老资料难以统一使用的问题,各年度的地震地质成果解决的也仅是局部构造的分布问题,不适应该区以"整体评价、重点突破"为指导思想的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基准面统一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使该区的地震资料能进行区域性的速度分析、速度建模和构造转深连片成图,变速成图技术在该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解释成果也能从较大区域上连片成图及构造分析研究,区域成图和构造转深的精度有较大提高;还发现了玛北潜伏构造及霍、玛、吐下盘构造,较客观地查明了南缘冲断带各构造的形态、圈闭规模、构造细节变化及构造间的接触关系。为该区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效果显著。
张健汪少华陈家琪唐必锐邹红亮侯承恩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勘探基准面数学模型
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释技术在广安地区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3
2007年
川渝地区早期的地震勘探由于受设备、技术、投资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是针对某个或几个涉及范围较小的局部构造的勘探,其成果报告无法从较大区域上来分析研究构造和储层的分布情况;而原始地震资料一般来源不同,资料采集的设备、参数、极性不尽完全统一。要将相邻区块多个构造的资料进行连片处理解释需要建立一系列成熟、可行的技术。所建立的技术在2004年川中—川南过渡带(包括广安地区)17850km2二维地震资料大连片处理解释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较客观地查明了广安构造的形态、圈闭规模、构造细节变化及与周邻构造间的接触关系,这为广安地区近几年在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覃发兰常智王玉华唐必锐晏礼
关键词:晚三叠世地震勘探时-深转换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时深转换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由于地表和地下两翼地层陡峭、断层发育以及由此产生的断层上下两盘地层速度横向的变化,造成在时间剖面上的反射复杂,甚至有构造假象的存在,由时间域向深度域的转换是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时深转换处理是搞准地腹构造形态的关键。层速度时深转换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建立的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及合理性。通过层速度时深转换方法的改进,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高陡构造大断层上、下盘,因速度突变而造成时深转换之后的深度误差和构造形态的畸变,大大提高了钻探符合率。该方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在四川东部DTC构造带上的MYB、XJG和WQJ构造带上已见到较好的效果。
唐必锐覃发兰黄花香赵宗源
关键词:高陡构造时-深转换层速度四川盆地地层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