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佩芳

作品数:26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化学工程
  • 10篇理学

主题

  • 15篇甲醇
  • 15篇催化
  • 15篇催化剂
  • 11篇甲醇合成
  • 11篇醇合成
  • 7篇合成催化剂
  • 6篇甲醇合成催化...
  • 4篇动力学
  • 4篇铜基
  • 4篇铜基催化剂
  • 4篇铜基甲醇合成...
  • 4篇氨合成
  • 3篇制碱
  • 3篇中毒
  • 3篇联合法制碱
  • 3篇氯化铵
  • 3篇合成甲醇
  • 3篇合成塔
  • 2篇正交配置
  • 2篇正交配置法

机构

  • 17篇华东理工大学
  • 9篇华东化工学院

作者

  • 26篇姚佩芳
  • 25篇朱炳辰
  • 14篇房鼎业
  • 6篇刘国际
  • 2篇王少宇
  • 2篇杜智美
  • 2篇薛从军
  • 2篇应卫勇
  • 1篇陈闽松
  • 1篇刘望生
  • 1篇潘天舒
  • 1篇方华

传媒

  • 6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天然气化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化肥设计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肥工业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化工设计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纯碱工业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氮肥
  • 1篇华东化工学院...
  • 1篇化工厂设计
  • 1篇氮肥设计
  • 1篇全国首届工业...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4
  • 4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6篇1990
  • 5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双重孔模型计算变换催化剂内扩散效率因子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将双重孔模型应用于WB~2、B109变换催化剂多组分反应系统内扩散效率因子的计算,并与平行交联孔模型进行比较。对WB-2加压变换催化剂用双重孔模型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偏差在3.86%~53.94%;对B109变换催化剂,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在-28.24%~-3.31%。
刘国际姚佩芳朱炳辰
关键词:催化剂内扩散
应用修正R—K状态方程计算中压下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中各反应组分的逸度系数
1989年
本文应用修正R—K状态方程计算了合成氨过程中,变换反应各反应组分的压缩因子和逸度系数。通过将压缩因子计算值与文献提供的标准数据相校核,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以渣油为原料8.5MPa压力下操作的变换反应逸度系数的计算。故推荐采用修正R—K状态方程进行中压变换反应器的设计使用。
姚佩芳朱炳辰
关键词:逸度系数CO
硫代硫酸钠连续结晶过程的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研究了硫代硫酸钠连续结晶过程。结晶是在常压下进行的,采用了敞口的、带有搅拌的冷却结晶器。通过试验,考察了结晶停留时间、初浓度以及过冷度对结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产量随过冷度增加而增加,随结晶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得到了较适宜的连续结晶操作条件,为硫代硫酸钠连续结晶的工业化提供了信息。
姚佩芳孙吉元高蕊莉
关键词:硫代硫酸钠
成型压力对C301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宏观反应速率的影响
1993年
计算了不同压片压强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C_(301)钢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宏观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反应速率随压片压强增加先下降,而后逐渐升高,压片压强高,催化剂孔半径小,甲醇合成反应效率因子亦小。
刘国际姚佩芳朱炳辰
关键词:甲醇催化剂反应速率铜基
加压铜基催化剂上CO—H2合成甲醇本征动力学被引量:4
1989年
用直流式等温积分反应器测试了在5MPa压力、C301铜基催化剂上CO-H_2合成甲醇的本征反应速率,用改进的牛顿-高斯法分别对幂函数型和L-H-H-W型的甲醇合成反应本征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值,得到了动力学方程。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是适用的。
陈闽松姚佩芳房鼎业朱炳辰
关键词:甲醇铜催化剂
孔结构对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宏观反应速率的影响Ⅱ.表面中毒颗粒催化剂被引量:3
1994年
建立了表面中毒铜基催化剂上进行CO和CO_2加氢合成甲醇复合反应宏观反应速率的关键组分扩散模型,研究了不同中毒分率下孔结构参数对铜基催化剂的定观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毒分率增加,失活层的扩散阻力更趋严重,而孔结构参数的影响趋于减小。
刘国际姚佩芳朱炳辰
关键词:铜基催化剂甲醇孔结构
甲醇合成催化剂内扩散效率因子三种模型数值解的比较 Ⅰ.未中毒催化剂内扩散效率因子
1993年
对加压甲醇合成复合反应内扩散效率因子分别建立了一维多组分扩散模型、一维简化多组分扩散模型和一维关键组分扩散模型。用正交配置法求取数值解,并分别与对应的实验值比较,对各个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计算目的的适用模型。
王少宇姚佩芳刘国际朱炳辰
关键词:甲醇催化剂正交配置法
甲醇合成催化剂内扩散效率因子三种模型数值解的比较 Ⅱ.表面中毒催化剂内扩散效率因子被引量:1
1993年
建立了三种扩散模型——一维多组分扩散模型,一维简化多组分扩散模型和一维关键组分扩散模型,用以计算中毒甲醇合成催化剂复合反应的内扩散效率因子,用正交配置法求取数值解。以失活多组分扩散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分别与二种不同简化程度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在催化剂部分失活的情况下,推荐使用简化多组分扩散模型。
姚佩芳王少宇刘国际朱炳辰
关键词:甲醇催化剂正交配置法
DG中(高)温变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研究 Ⅱ.催化剂的曲节因子
1990年
曲节因子是描述催化剂孔结构的参数,其值只能由实验测定。DG中温变换催化剂是国内新开发出来的铁铬催化剂,它具有低堆密度、高强度及高活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平行交联孔模型,利用稳态法技术对DG中温变换催化剂的曲节因子值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按平均孔径计算时,曲节因子δ_г^-=3.579±0.039(置信水平95%) 计入孔径分布时,曲节因子δ_г=3.252±0.035(置信水平95%)
方华刘望生姚佩芳朱炳辰
关键词:DG因子数扩散池稳态法反应动力学
压力对甲醇合成本征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对不同压力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加氢合成甲醇的复合反应本征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压力3—7MPa,温度215—245 C的条件下进行,采用C301—1型铜基催化剂。本研究以已经获得的以逸度表示的L-H-H-W型复合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为基础,依据不同压力下的本征动力学测试数据的处理结果,考察了压力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在实验压力范围内是适用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压力无关。
杜智美姚佩芳房鼎业朱炳辰
关键词:甲醇速率常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