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金山区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4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均获平均17.2(12~24)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疗效按AOFA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30足,良14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89.8%。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及腓骨肌腱断裂。结论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毛汉兴张晓峰黄燕峰孙华胡书华施雪华罗轶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 三种方法固定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外侧支撑钢板加前内侧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LC—DCP,A组)、外侧支撑钢板加后内侧防滑钢板(B组)、外侧支撑钢板加内侧半针外固定架(C组)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4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B、C三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03min、105min和98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01ml、305ml和296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9周、14.4周和14.1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7.6周、18.2周和17.1周;术后1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0.1分、89.6分和88.8分。三组病例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TPA及PA度数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A、B、C三种固定方法治疗结果相似。
- 毛汉兴沈国平罗轶孙华张小峰黄俊伍罗从风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力线
- 两种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比较
- 目的 探讨两种髓内钉InterTAN 和PFNA 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 具成人股骨标本制成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模型,以InterTAN 和PFNA 固定,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另外回顾分...
- 黄燕峰罗轶孙华张春林
- 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4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3 min(62~100 min),出血210 ml(100~330 ml),均未输血。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5周。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内固定失败、肱骨头坏死、肩峰撞击征等并发症。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结论采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Ⅳ部分骨折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肱骨内侧壁良好的复位及支撑。
- 毛汉兴黄燕峰胡书华孙华张晓峰陈琦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接骨术老年
- 拇指尺桡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比较分析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科采用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27例,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组21例。术后对皮瓣的成活率、感觉恢复,拇指的功能、外形,供区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随访平均15.2个月,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成活率100%,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组成活率88.9%;感觉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两组存活皮瓣静态两点分辨觉无明显差异。两组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拇指指端缺损的外形两组无差异;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患者主诉拇指供区瘢痕影响握持功能,经常不适。结论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指背、指腹缺损的理想皮瓣。但从成活率来说,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优于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从对供区的影响角度看,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优于拇指尺背侧皮瓣。
- 黄俊伍张晓峰孙华
- 关键词:拇指皮肤缺损疗效对比研究
- 内踝骨折的新分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对内踝骨折设计新分型系统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1-06治疗的涉及内踝骨折5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踝的解剖特点、内踝主要骨折线所在部位、内踝骨折后病理特点进行分型。共分为4型。骨折复位固定术后的影像学评价采用Burwell—Charley评估标准,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估。结果53例获得随访,平均2.6(1~4)年。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随访影像学评估标准评分优良率92.5%,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88.7%。结论新型内踝分型系统简单实用,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黄俊伍罗轶孙华
- 关键词:内踝骨折内固定
- 三种方法固定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分析三种方法固定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24具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制成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模型标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具标本,分别为A组外侧支撑钢板辅以后内侧防滑钢板固定,B组外侧支撑钢板辅以前内侧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C组外侧支撑钢板辅以内侧半针外固定架固定。对不同内固定组进行抗载荷、抗扭转和抗剪切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B组抗载荷、抗扭转和抗剪切性力学性能优于A组,C组最差,统计显示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组外侧支撑钢板辅以前内侧LC-DCP固定组生物力学性能好,对于固定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有临床意义。
- 毛汉兴罗轶沈国平孙华张小峰黄俊伍罗从风王以进
-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器生物力学
- 胫骨中下1/3骨折合并后踝骨折两种手术方法比较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比较胫骨中下1/3骨折合并后踝骨折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3例胫骨中下1/3骨折伴后踝骨折,其中胫骨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后踝采用空心钉内固定18例(空心钉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15例(钢板组)。采用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3例获随访10~28个月,平均18.5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踝关节功能按照AOFAS评分标准评定:空心钉组优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钢板组优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7%。两组AOFA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8〉0.05)。结论胫骨中下1/3骨折常合并后踝骨折。后踝骨折采用空心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I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空心钉内固定损伤小,而钢板内固定更加切实可靠。
- 黄俊伍罗轶黄燕峰孙华
-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骨折后踝骨折空心钉钢板
- InterTAN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比较InterTAN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入InterTAN钉组和PFNA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1.6±13.1)min、(175.1±23.5)mL和(14.6±3.1)周,InterTAN钉组分别为(64.1±15.2)min、(260.4±47.2)mL和(12.3±2.7)周。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少于InterTAN钉组(P值均<0.05),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长于InterTAN钉组(P<0.05)。PFNA组术后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为优7例、良5例、中7例、差1例,优良率为12/20;InterTAN钉组为优8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14/20;两组间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均无骨不连、髋内翻、内固定断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和InterTAN钉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PFNA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少;InterTAN钉的稳定性更好,且术后早期愈合。
- 彭永岳黄燕峰孙华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 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 2012年
-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常累及关节面,是一类较复杂且较难处理的骨折。笔者自2008年6月-2010年4月采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69例。获得良好疗效。
- 毛汉兴沈国平张小峰黄燕峰孙华
-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解剖锁定接骨板骨折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