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丽丹

作品数:25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盆地
  • 10篇气藏
  • 5篇砂岩
  • 5篇凹陷
  • 5篇储层
  • 4篇须家河组
  • 4篇砂岩气藏
  • 4篇乌什凹陷
  • 4篇沉积相
  • 3篇致密砂岩
  • 3篇致密砂岩气
  • 3篇致密砂岩气藏
  • 3篇三角洲
  • 3篇四川盆地
  • 3篇热力
  • 3篇热力作用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低渗
  • 2篇盐岩
  • 2篇扇三角洲

机构

  • 21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石化股份...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四川石油管理...

作者

  • 25篇季丽丹
  • 6篇何东博
  • 5篇邵辉
  • 5篇贾爱林
  • 5篇赵亮
  • 4篇闫海军
  • 4篇杨兴科
  • 4篇陈涛涛
  • 4篇郭建林
  • 4篇顾家裕
  • 3篇位云生
  • 3篇杨永恒
  • 3篇贾进斗
  • 3篇张晶
  • 2篇贾进华
  • 2篇樊茹
  • 2篇周新茂
  • 2篇程立华
  • 2篇苏春乾
  • 2篇郑孟林

传媒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中国矿业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东部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发育于凹陷东部,以红褐色砂砾沉积为主,粒度粗,分选磨圆均差,为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的泥石流沉积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有利油气储集体。该时期的湖泊宽广而浅,其滨浅湖砂坝以薄层状夹于滨浅湖泥岩中,亦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微相。储层主要为中细粒岩屑砂岩,位于舒善河组中段,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通过对有效储层控制因素的分析后认为,沉积作用以及填隙物含量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很大,而成岩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结合波阻抗反演预测了三维工区内有利砂体分布,对储层分布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季丽丹顾家裕赵亮张晶贾进华贾进斗
关键词:扇三角洲沉积相储层特征下白垩统乌什凹陷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震旦系大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新进展
2024年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大型古老深层岩溶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藏,气藏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空间小尺度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特征,气藏开发面临储层表征难、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难度大等系列挑战。为此,以川中地区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为对象,通过地质工程一体技术化攻关,深化了对储层发育特征和成因机理的认识,提出了气藏开发新模式,创建形成了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影组储层主要为岩溶成因储层,具有“叠合岩溶差异控储”的发育特征;②岩溶储层非均质性强,“溶蚀相成因控储”可精细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③灯影组气藏宜采用“单井指标叠加论证气藏规模”的开发新模式;④创新形成了“双界面”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定量刻画方法,并指导平面选区,其中Ⅰ+Ⅱ类井比例由评价期的40%提高到方案建设期的100%;⑤创建了小尺度缝洞识别、刻画及表征技术,并指导钻井轨迹设计,测试百万立方米气井比例由开发评价期的41.6%提高到建产期的60%;⑥配套完善了分段酸压工艺技术,高效动用了优质储层,并解放了低品位储层,储层渗透率由改造前的0.62 mD提高到酸压改造后的6.77 mD。结论认为,“十四五”期间,在上述开发技术的支持下,安岳气田由台缘带灯四段高效开发转向长期稳产和台内地区多层系效益开发,蓬莱含气区由单井高产转向区块高产和气藏规模建产,将强力支撑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十四五”末天然气上产500×10^(8)m^(3)。
闫海军杨长城郭建林刘曦翔曹正林杨东凡王忠楠邓惠张钰祥杨山杨山季丽丹夏钦禹郑国强
关键词:震旦系
热力构造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5年
热力作用是与应力、重力相类同的一类地质作用力。以往对其研究多有忽视,近年来研究进展较大。热力作用是盆地发育演化和改造的主要因素,随着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深化,大陆垂向热力作用及其热力构造陆续被发现。对目前尚无公认统一分类方案的热力构造,根据现今构造、地貌形态分为三类:正向穹窿型、负向塌陷型和边隆核陷型;按岩浆-热力作用影响深度等分为五种类型:(古)地热异常群集区、表浅层火山喷发-热液活动-浅成斑岩侵入型、热力背斜(热穹隆)型、中深层侵入型(含壳内热柱型)、地幔热柱型。深度分类的第二类表浅层火山喷发-热液活动-浅成斑岩侵入型又可再分为许多亚类:火山-热力管道、环状断裂、破火山口和火山塌陷、中浅成侵入型(含变质核杂岩和浅层热穹隆)、隐伏热力构造。热力背斜(热穹隆型)实际为中成或中浅成岩浆侵入型;中深层侵入型多在盆地基底或中下地壳内活动或造山带内产出,可称为地壳热异常柱,在地壳内分布规模不大,盆地下部一般难以直接见到,要依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技术手段来确认;岩浆岩体侵入的深度不一,热力构造类型和发育程度不同;地幔(或地壳)热柱型影响深度最大,没有明显的地貌显示,要依靠深部构造岩石学、地球物理学等间接研究方法确认。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应该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盆地深部多层结构研究发现热力构造区多具有明显的垂向极低电阻率值区和壳内低阻层,应为地壳热异常柱,有其特殊的热力作用环境。盆地深部热力作用与热力构造的复杂性和较强烈活动性,对盆地能源研究与评价及煤油气铀成矿成藏的勘探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杨兴科刘池洋杨永恒季丽丹赵亮韦振权徐晓尹
关键词:热力作用地幔热柱盆地构造
新疆乌什凹陷中生界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2003年乌参1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最近,神木1井白垩系又获重要发现,揭开了勘探开发乌什凹陷热潮的序幕。研究区资料控制十分有限,研究程度尚低,主要靠二维地震资料结合5口井的控制进行研究。对乌什凹陷来说,要尽快掌握储层分...
季丽丹
关键词:中生界沉积相储层发育储层评价储层预测
文献传递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形成机理被引量:28
2014年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因气源供应不足形成了气水过渡带;因成藏充注较早导致了区域大面积含气;因砂岩储层致密造成了气水混杂分布;由局部构造幅度控制了气水分异程度;由储层裂缝提供了气水渗流通道。该区须家河组气藏气水分布的形成机理可归纳为:晚三叠世末至晚侏罗世的未熟-低熟天然气在局部构造控制下于构造闭合高点处形成纯气顶;早白垩世—古近纪大量生成的天然气因砂岩储层致密而无法完全驱替出孔隙水,形成气水混杂分布格局;古近纪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大量裂缝,改善了储层物性,在裂缝发育带聚集成藏。
陈涛涛贾爱林何东博邵辉季丽丹闫海军
关键词:气水分布致密砂岩气藏须家河组
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及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强非均质性的低渗透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及其配置关系决定了内部气水分布的复杂性。通过观察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资料,对须家河组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释了高含水饱和度的成因。结合须家河组气水分布,初步总结了3种气水分布模式,其中"储渗单元"控制的气水分布模式是强非均质性储层主要的气水分布类型。根据气水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从宏观和微观、整体与局部分析了控制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区域构造背景控制气水宏观分布;储层的非均质性控制气水局部分布;储层的孔隙类型和孔喉结构的空间配置影响气水微观分异。
位云生邵辉贾爱林何东博季丽丹樊茹
关键词:低渗透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气水分布主控因素
川中广安须家河气藏气、水分布被引量:7
2009年
川中广安须家河气藏为孔隙-岩性型致密气藏。根据78口试采井数据分析,认为储层的孔喉构成了成藏过程中主要的疏导体系,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控制气、水的运聚和分布;构造在气藏后期改造中影响天然气的聚集,较低的构造幅度致使气、水分异差,气井普遍产水。气藏内可划分出富气区、次富气区及气、水同产区3类气水分布区,相应地提出高渗透带、单砂体及微构造控制的3种气、水分布模式。
樊茹邵辉贾爱林何东博张学磊邓胜徽位云生季丽丹陈涛涛
关键词:成藏过程须家河组四川盆地中部
乌什凹陷中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
季丽丹
川中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六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六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大套砂岩复合体沉积,以中一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3%~15%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10^-3-1×10^-3m^2之间。主、次分流河道为该区有效储层,复合砂体内渗透层与致密层交互分布形成了复杂的储层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分析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认为,物源成分的不同影响储层发育富集区的分布,沉积演化特征控制储层发育层段,沉积微相控制层内非均质性。在煤系地层酸性环境下,强烈压实作用是形成普遍低渗的主要原因。主分流河道沉积的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次生孔隙较发育,是主要的储层岩石类型。
季丽丹贾爱林何东博位云生邵辉
关键词: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储层辫状河三角洲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地区寒武系-奥陶系地震相分析与解释被引量:2
2007年
塔东地区寒武、奥陶系为有效的烃源岩及储层,为研究目的层系。经塔东2井等VSP测井资料标定Tg3、Tg5、Tg5′及Tg6标注层,对地震层序进行地震相的识别和划分。对塔东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盆地沉积划分8种地震相:开阔台地相(KT)、台地边缘相(TY)、礁滩相(JT)、台缘斜坡相(QX)、陆棚相(LP)、盆底扇相(SH)、盆地相(PN)和浊积扇相(ZS)。在建立地震相带的基础上,编绘了地震相平面图,结合钻井地质及周边地质露头作了沉积相转换,可以看到塔东地区寒武-奥陶系有完整的海相碳酸盐盆地沉积序列,沉积中心位于满加尔凹陷西部。盆地东西部的台缘斜坡带特征有所差异。
季丽丹赵亮贾进斗曲伟鹏杨兴科
关键词:地震相寒武-奥陶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