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永刚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电生理、组织学及神经功能指数相关性
- 尚永刚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电生理组织学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吻合处力学性能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断裂修复后吻合处不同时期的力学性能变化。方法以大鼠坐骨神经为实验对象,离断后端端外膜缝合,于术后即刻、1、3、6周采用拉伸实验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神经吻合处的拉伸最大强度的变化。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修复后仍具有正常神经相似的负荷位移曲线,经t检验,术后即刻组同术后1周和3、6周组的拉伸最大负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t术后即刻-1周=5.577,t术后即刻-3周=5.747,t术后即刻-6周=8.931,P均<0.01)。术后1、3、6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术后1周-3周=0.259,t1周-6周=0.677,t3周-6周=0.364;P均>0.05)。术后即刻组、1、3、6周组同正常坐骨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01,6.357,5.890,7.016,P均<0.01);术后即刻组的拉伸最大负荷仅为正常神经的9%,术后1周拉伸最大负荷为正常神经的48%,而到术后6周为54%。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仍具有粘弹性的特点,神经重获结构强度的速度非常快,且主要在神经修复后的1周内获得,并能在6周内维持拉伸最大强度的相对稳定。
- 闫家智姜保国赵富强魏光如尚永刚张培训刘勃张宏波
-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力学性能修复后生物力学测试神经吻合
- 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分离培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研究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特性选择法分离培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对分离培养的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学鉴定。免疫组化观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采用跨膜电阻测量仪检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跨膜电阻,用酚红渗漏实验检测其通透性,以大鼠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作为阴性与阳性对照。结果 成功分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可以形成紧密的单层细胞结构,呈铺路石样生长。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表达绿色荧光,提示分离的细胞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在相邻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表达;体外培养的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阴性对照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对照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跨膜电阻峰值分别可以达到(142.2±3.1)、(43.3±3.5)、(248.2±6.2)Ω/cm2,并稳定保持2-3 d,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酚红渗漏实验结果显示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对照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随着细胞单层跨膜电阻的增加,基底侧的酚红浓度减低,阴性对照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酚红渗透量随跨膜电阻的改变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 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屏障内皮相比拥有相似的结构功能,体外培养的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屏障特性,可以作为血前列腺屏障研究的体外模型。
- 崔栋尚永刚韩广玮刘城城李龙坤易善红
- 关键词: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 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用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将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后 ,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 5组。A组 :神经外膜原位缝合 (n =10 ) ;B组 :生物套管小间隙原位桥接 (n =10 ) ;C组 :断端旋转 180°外膜缝合 (n =10 ) ;D组 :断端旋转 180°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 (n =10 ) ;N组 :正常对照 (n =10 )。术后 6周行电生理学检查 ,光镜下作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A、B、D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C组但慢于N组 ,5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数目 ,A >B >D >C >N组 ,A、B、D组与C组相比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P<0 .0 5 ) ;但A、B、D 3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的效果好于断端转位的外膜缝合 ,具有替代外膜缝合的可行性。
- 李剑姜保国张殿英张宏波党育尚永刚杨明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修复甲壳质
- 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功能指数与电生理、组织学参数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最常用的电生理实验数据和组织学实验数据和常用的神经功能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提供基础研究参考.
方法:采用选用北京维通利华公司提供SD雄性大鼠制作大鼠胫神经部分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两周分别观察胫神经功能指...
- 尚永刚姜保国张宏波赵富强张培训魏光如杜婵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电生理组织学
- 文献传递
- 应重视对临床论文随访资料的审核
- 2008年
- 临床论文中临床随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至今为止,仍有不少论文中随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随访资料不全,随访资料处理有误,随访率偏低,对随访结果的分析深度不够等,这不但影响医师对临床工作的客观评价,如果期刊刊登此类文章,也会使期刊的可信度降低。作者和编辑都应该加强对随访资料的审核工作,使我国医学期刊中的文章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 尚永刚
- 关键词:随访研究学术论文
- 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神经断端保留小间隙的静脉桥接模拟神经外膜形成神经再生室,为周围神经再生创造了良好的生理环境,从而保证神经束的良好对合。实验采用部分脱乙酰甲壳质作为套管材料,用小间隙桥接方法修复坐骨神经损伤,观察套管内的神经再生情况,并与传统外膜缝合法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1/2002-10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①主要材料:实验所用中空圆柱形套管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中国纺织科学院共同发明的一种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专利号:01136314.2)。实验中所用套管尺寸为:管长4 mm,壁厚0.1 mm,内径1.5 mm。②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大组,每组10只,每一大组全部10只动物的左腿坐骨神经为一组,右腿坐骨神经为另一组,每组10根坐骨神经。另取5只同样大鼠双侧坐骨神经未做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③实验方法:外膜原位缝合组:切断坐骨神经,显微镜下神经外膜原位缝合;生物套管小间隙原位桥接组:切断坐骨神经,显微镜下小间隙套管桥接;断端旋转180°外膜缝合组:切断坐骨神经,显微镜下远端旋转180°后,神经外膜缝合;断端旋转180°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组:切断坐骨神经,显微镜下远端旋转180°后,小间隙套管桥接。④实验评估:术后第7,14,21,28,42天取坐骨神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观察。结果:再生神经延套管中央走行,7 d时已有部分纤维通过2 mm间隙,14 d时有髓纤维数量明显多于近端。21 d后,套管组与原位外膜组新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相近。再生纤维胞核数量较多,髓鞘纤细。套管结构完整。结论:此种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内的再生神经连续、整齐,髓鞘完整,其神经再生情况好于传统外膜缝合法。
- 李剑张培训张殿英张宏波尚永刚杨明党育姜保国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免疫组织化学
- 未生育女性人群中流产与乳腺癌的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未生育女性流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4年6月)关于未生育女性流产和乳腺癌关系的临床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运用STATA软件对文献中提供的效应值(RR或OR)及9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未生育女性人群中,流产与乳腺癌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为[0.89,1.08],P>0.05,并且流产次数与乳腺癌的发生并无多大关系。其中人流与乳腺癌关系,自然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RR及95%CI分别为0.96[0.88,1.04],P>0.05和1.01[0.88,1.14],P>0.05。结论在未生育女性人群中,流产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并不升高。
- 吴秀娟尚永刚唐静谢明均
- 关键词:乳腺癌自然流产未产妇女
- 应重视医学论文中照片图的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照片图是医学论文表述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成分。本文通过对医学期刊来稿论文中的照片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医学论文的照片图中有缺乏图注、图像不清晰、对比度差、特殊病变处未予指示等问题,阐述了改善医学论文中照片图质量的对策,旨在提高医学科研工作者论文写作的能力及提升医学期刊的学术质量。
- 尚永刚冷希圣
- 关键词:医学论文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大鼠前列腺注射大肠埃希杆菌制作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清洁级,体质量280~300 g,采用抽签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传统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tradition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 model,TCBP)组和超声引导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ultrasound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 model,UCBP)组,每组12只。4周后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比较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炎症评分、大鼠死亡率及制作模型的手术时间。结果 TCBP组炎症评分(腺体形态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分别为(3.22±0.31)、(3.71±0.37)、(3.80±0.29),UCBP组炎症评分分别为(3.24±0.36)、(3.65±0.41)、(3.70±0.33),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20±0.07、0.23±0.04、0.28±0.06,P<0.05),且UCBP组大鼠死亡率及手术时间均低于TCBP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大鼠前列腺注射大肠埃希菌可用于制作稳定的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与传统的建模方式相比具有方便、快捷、大鼠死亡率低的优点。
- 刘城城韩广玮尚永刚崔栋易善红
- 关键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