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城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尺度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3 2020年 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研究尺度的选择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选取聚集分散指数、斑块类型指数、形状指数三种类型指数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同时引入层次分析法,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尺度效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景观破碎程度增大,景观分布越来越分散,景观异质性减小,斑块之间连接度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建立最佳尺度选择模型,并基于分型理论对最佳尺度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最终得出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的最佳空间尺度为60 m。 王璐 袁艳斌 董恒 黄解军 黄鹏 张城芳关键词:景观指数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宜昌市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对生态环境质量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宜昌市辖五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的2013年、2015年和2019年3期遥感数据,选取干度、热度、湿度和绿度4个能直接体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结合生态质量等级转移矩阵和差值运算,对宜昌市区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绿度和湿度与RSEI呈正相关,而干度、热度与RSEI呈负相关;2013年、2015年和2019年宜昌市区RSEI均值分别为0.633、0.620和0.529,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变差;东南建成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西北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总的来说,2013—2019年宜昌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罗玛诗艺 陶荣 张城芳 张城芳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生态质量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作物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方法 被引量:2 2017年 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作物净初级生产力(NPP)的重要因素。以光能利用率模型作为基本模型,结合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含水量等生态参数反演方法,构建新的NPP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在山东禹城实地观测的小麦和玉米NPP数据基础上,研究还将新构建的模型与NDVI、CI和MCARI等传统叶绿素冠层模型的线性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构建的模型在小麦、玉米2种作物NPP估算中都有着较好的表现,可以用来估算作物NPP。 张城芳 张城芳关键词:植被指数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FPAR_(green)与几种植被指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更好地分析不同植被指数与真实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_(green))的相关性,利用PROSPECT+SAIL模型对FPAR_(green)进行计算,同时模拟在植被指数类别、叶倾角分布和土壤背景反射率等不同输入参数条件下的多种常见植被指数,观察各植被指数与FPAR_(green)线性拟合精度,寻找最优的植被指数。结果表明,NDVI、SAVI和EVI都是反演FPAR_(green)较好的植被指数。 董恒 何枋键 张城芳关键词:植被指数 PROSPECT SAIL 参数反演 基于承载力—内生力—潜力的湖北省乡镇分类及规划策略研究 2024年 因地施策是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也是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湖北省为例,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基于承载力—内生力—潜力分析乡镇发展情况,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设施配套、地方特色5个维度34项指标构建乡镇分类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叠加组合分析法赋值,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进行乡镇发展类型划分。根据乡镇的综合优势和特色优势,将其分为“五型四类”,即城郊服务类、重点发展类、优化提升类、保留改善类以及生态资源型、旅游带动型、现代农业型、工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并对各类乡镇的发展特点和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综合分类和特色分类形成组合分类,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为乡镇的分类评价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张城芳 张旭 张力文 姚瑶关键词:多源数据 指标体系 1994—2015年武汉城市圈湖泊演变规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武汉城市圈1994—2015年间湖泊时空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根据遥感影像获取1994、2003、2009和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情况,结合气候和经济数据,利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多尺度定量化分析湖泊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1 a间武汉城市圈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湖泊面积复杂变化阶段(1994—2003年)、湖泊面积锐减阶段(2003—2009年)和湖泊面积缓慢减少阶段(2009—2015年),其中第2阶段湖泊面积减少最为显著,共减少117 km 2。造成湖泊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2个方面。人类活动是主要驱动因素,主导着湖泊演变。城市扩张影响力度最大,其次是人口压力和农业发展,影响系数分别为0.54、0.51和0.47。气候变化对武汉城市圈的湖泊演变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相比人类活动影响力度较小。 何思聪 董恒 张城芳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驱动力 广西农地整理潜力空间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以广西为例,在明确农用地整理潜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农地整理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农用地数量、质量潜力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中部高于四周,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分布现象。最后针对农地整理挖潜保障提出了建议。 丁庆 刘艳芳 张城芳关键词:农地整理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陆地总初级生产力估算 被引量:3 2022年 陆地总初级生产力(GPP)是全球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参数,基于遥感方式是目前陆地生态系统GPP估算的主流方法。为了准确估算全球和区域尺度的陆地GPP,本文通过分析叶绿素荧光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理论,在GPP-SIF经验线性估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影响植被光合能力和影响冠层SIF发射的因素,构建了适用于未出现严重长期外界胁迫的基于近红外荧光的GPP估算理论模型。结合GOME-2 SIF产品、FLUXNET2015数据集中实测GPP和MODIS相关产品,在不同类型植被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所有植被类型上的估算精度较经验线性估算模型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本文模型能较好地体现出不同植被类型GPP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全球尺度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袁艳斌 张城芳 黄鹏 董恒 董恒关键词:遥感 2006-2017年浙江甲醛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文章基于OMI大气甲醛产品,探讨了浙江省2006-2017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土地覆被情况、气象、地形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多角度定量化分析了大气甲醛浓度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7年浙江省大气甲醛浓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大气甲醛浓度急剧上升阶段(2006-2010年)和大气甲醛浓度平缓下降阶段(2011-2017年);空间上,大气甲醛浓度自东南至西北呈阶梯式增长,高浓度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时间上,大气甲醛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季均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大气甲醛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2个方面。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其中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是主要的甲醛排放环节,交通运输对甲醛浓度的升高也有一定的贡献。温度、降雨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山脉阻拦作用也是形成浙江省大气甲醛时空分布特征的重要成因。 王璐 袁艳斌 何思聪 张城芳 董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