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
- 作品数:77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评《破解困局的智慧——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
- 2011年
-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吉田茂逐渐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吉田茂,曾经被誉为"日本的丘吉尔"。二战结束后,吉田茂作为日本战败后的首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中殚精竭虑,巧妙处理各种关系,竟5次组阁,执政长达7年,他的政治思想为战后日本内外政策奠定了基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吉田茂逐渐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他无疑是我们认识、了解日本战后历史最佳向导式的人物。
- 张晓刚黄甜
- 关键词:政治思想研究吉田茂中国学术界解困国际政治环境
- 日美同盟的军事指向性对台海问题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日美同盟关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美军事一体化的加强是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日本安全战略调整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日美同盟关系及日美对华战略进行了多次调整。美国军事战略重心东移是促使美日军事合作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原因,这不但影响了其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同时也影响着东亚地区局势及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日美同盟的军事指向性为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 张晓刚黄甜聂奎全
- 关键词:美日同盟台海问题
- 研究安重根“东洋和平”思想的一篇基本史料被引量:1
- 2012年
- 众所周知,韩国民族义士安重根在旅顺监狱拘押期间,留下了宝贵的文字材料。其中,《东洋和平论》仅完成了《序》和《前鉴》部分,即从容殉国。在阅览之后,尚可发现安重根所撰述之遗文还未涉及到主题。但后来的研究者却提出许多在安重根遗文中未见到的和平思想论点。如'日本应该把大连、旅顺归还中国',在旅大'设立中日韩三国的和平会议','并使大连成为金融和贸易中心'等。研究者的上述引文究竟典出哪里,颇值得重视和探究。2009年,宋成有教授在出席韩国首尔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等单位组织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时,得到首尔大学李泰镇教授所赠有关资料的复印件。据此,可以弄清楚安重根前述'东洋和平'思想论点的出处及其原意。涉及安重根'东洋和平'思想的这份原始资料,现存日本外交史料馆。文件名称是《伊藤公爵视察满洲一件》,编号为4门2类5项。是1910年2月17日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书记官竹内静卫记录的安重根陈述内容。这份记录由竹内手书写在关东都督府法院的公文纸上,全文采用平假名文体,且无标点符号,因此在判读过程中显得比较困难。2010年春,译校者在与《大连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的王珍仁先生的交流中,其瞩望能早日将该件译成中文,为国内从事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研究的同仁,提供重要的史实依据。于是,译校者委托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井上互先生对该文件给予判读,制成电子版文件,复由大连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晓刚先生译成中文,再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宋成有教授给予最后的审校,以飨读者。由于原文尚有个别文字难以判读,故将陈述记录的原文附录于中文译稿之后,可用来核对原文,这样或许有助于读者在阅读与研究中,能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安重根的'东洋和平论'思想。
- 井上互张晓刚
- 关键词:原文遗文东洋
- 东北亚三次大海战与《黄海战图》
- 2013年
- 日本帝国前期对外一系列成功的侵略扩张无不是以旨在争夺东北亚制海权进行的海上战役为先导的。这一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进行过3次大规模海战,占蒸汽装甲时代世界大规模海战总次数的3/4。海战中,旅顺口要塞陷落后俄国大本营让未经训练没有海战经验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继续东进通过与联合舰队决战入泊海参崴只能是必败之道,而让舰队避免北上决战,通过辅助船定期赴胶州湾和上海港采买获得补给坚持在黄海、东海、南海施行一段时间破交战才是惟一能够实现开赴远东所抱战略目的的作战样式。日俄黄海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第一次以蒸汽装甲战列舰编队交战为主的大规模海上战役。旅顺口分舰队突围港会合海参崴分舰队的成败是决定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命运的关键。20世纪初日本军史画家创作的《黄海战图》描绘的正是日俄黄海大战双方胜负发生逆转的一幕,而与中日黄海大战或日俄对马海战无关。
- 王琰张晓刚
- 试析俄日两国对旅大城市规划的特点被引量:1
- 2015年
- 旅大(旅顺和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毗邻朝鲜半岛,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成为日、俄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甲午战争之后,旅大曾被俄国强租7年,由此开始了对大连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日俄战争后,日本统治旅大地区长达40年之久,并根据其战略需要对大连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扩建。俄日两国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给旅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这座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打上了迥异的烙印。
- 张晓刚万映辰邹圣婴
- 关键词:城市规划
- 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
- 2013年
- 主持人语:一般认为,日本国学是基于《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典的、主要是文献学的研究,特别是阐明了儒教、佛教传来以前的日本固有文化及文明的学问;国学与汉学相对,亦称古学、皇国学。本期栏目以日本国学为考察对象,收录了中日学者三篇相关论文。
- 张晓刚
- 关键词:文明对话文化比较《日本书纪》《古事记》《万叶集》国学
- 围绕朝鲜半岛的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
- 2014年
-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日本具有强烈的侵略性,俄国南下与其争夺朝鲜半岛的利益加速了日本在东北亚扩张的步伐,也导致了日本与清政府之间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借由"壬午军变"、"甲申政变"、"巨文岛事件"的解决,进一步宣示了其对朝鲜的宗主权,加强了中朝关系的紧密性。日本丧失其在朝鲜半岛的主动与"先手"地位,不得不通过战争实现其侵略野心,中日战争遂不可避免。一般认为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但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的天然对立以及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更是其深层原因。在挑战中朝宗藩关系上与日本有同样利益的俄国,在默认朝鲜"独立"之余,坚决反对日本势力涉足中国东北。甲午战争结束后,就辽东半岛的割让与返还,原本以朝鲜作为争夺焦点的日本与俄国,又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东北。
- 张晓刚国宇
- 关键词:甲午战争东北亚
- 近代日本与朝鲜开港之比较
- 2011年
- 日本和朝鲜是东北亚地区的邻国,在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国开港暨早期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处境较为相似,但结局却大相径庭。对日、朝开港背景、过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考察近代日朝开港的特点和异同,指出日本明治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实施对朝鲜开港的影响,分析两国开港与早期现代化产生迥异结果的内外因素,进而指出日本武力威胁下的外交政策对东北亚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
- 张晓刚国宇
- 关键词:开国
- 中国近30年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 2015年
- 对于甲午战争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近30年来,中国的甲午战争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逐渐深入,在不同时期形成了数个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视野,还是从史料发掘,观点创新,都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的甲午战争研究不仅仅限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抑或中日关系史研究,已延伸、扩展到地区史乃至世界史研究领域:一方面,在传统上以中日关系史为切入点的研究基础上又增加、涵盖了近代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从而使甲午战争研究多维化;另一方面,研究理论与方法呈多样化,除使用传统实证史学、比较史学的方法外,还多运用现代化理论、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理论方法进行了交叉研究。
- 张晓刚邹圣婴
-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日关系学术动态研究综论
- 近代日本“开国”与“开港”探析——以横滨为视角被引量:4
- 2007年
- 1853年和1854年,美国舰队两次访日,叩开日本国门;1858年,日本与欧美列强缔结“安政五国条约”,日本据此开港。在开国与开港过程中,横滨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拟对幕末时期以横滨为舞台展开的日本开国与开港问题进行初步考察和探析。
- 张晓刚刘秉虎
- 关键词: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