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平凉地区对流风暴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4
- 2002年
- 利用 1997年和 1998年 6~ 8月间在甘肃平凉地区的 3站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与当天早晨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分析表明 ,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不稳定度、余额不稳定度 5℃处的环境温度、温度层结中 (中层 )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的重要因子 ,对流风暴的地闪活动可通过这些因子进行预报。
- 张翠华张义军郄秀书王怀斌
- 关键词:地闪环境温度
- 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层结特征分析被引量:49
- 2005年
-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雷暴活动相当频繁,这种雷暴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在地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形成雷暴,但强度不大,最大反射率一般不超过 40 dBz,相对云顶高度可伸展到10.0~ 13.0 km,强弱雷暴差别不大.雷暴持续时间大约为30 min左右,主要发生在13:00~19:00(北京时,下同)之间,峰值出现在16:00左右.此外,在晚上也有弱对流,最大反射率约为20 dBz.高原雷暴天气层结具有与平原雷暴完全不同的特征,一般为整层弱不稳定,高度可以伸展到100 hPa,整层不稳定能量不大,强雷暴CAPE值平均为782 J·kg-1,弱雷暴约为406 J·kg-1,分布较均匀,不出现能量特别大的不稳定层次.近地层相对湿度有'逆湿'现象,厚度约1~2 km,平均为60%~80%(雨季后).无论是强雷暴天气还是弱雷暴天气都具有上述相似层结.这种层结可触发对流,发展高度很高,但强度不大,能量较小.这种特殊层结揭示了高原雷暴的特殊结构.雷暴的闪电频数可以表征雷暴发展强度,通常可以建立闪电频数与雷暴单一参量(云顶高度)之间的统计关系式,从而可以利用测量闪电频数来预报雷暴的强弱,但上述关系对于高原雷暴并不适用,必须建立闪电频数与多参量之间的综合关系.
- 张翠华言穆弘董万胜张义军
- 关键词:层结特征闪电频数
- 闪电首次回击过程的光谱特性被引量:16
- 2003年
- 用无狭缝摄谱仪,拍摄了4次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390~660nm波长范围的光谱,并将原子结构的理论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系统考虑相对论效应、电子关联、弛豫效应等重要贡献,对光谱的精细结构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谱线的波长、振子强度以及相应的上能级激发能量。通过与试验观测谱线的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谱线对应的上激发能在23ev左右。首次回击过程中,闪电通道内NII离子的密度最大,并且大多数处于n=3的激发态。
- 袁萍刘欣生张义军张翠华郄秀书
- 关键词:MCDF方法
- 首次回击具有双接地点的地闪光学和电学特征的个例分析被引量:17
- 2003年
-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数字化高速摄像系统和时间分辨率为1μs的快、慢天线闪电电场变化测量仪在广州附近观测到一次首次回击具有两个接地点的负极性地闪。两个分支到达地面的时间间隔约为30μs;在发生回击R2时,其中一个分支的直窜先导发展成为企图先导。观测发现M-分量的发光要比梯级先导强;回击间的K-变化与云中的在击穿和通道的延伸有关,但不引起云地间通道的发光。光学和电场变化的同步观测证实了直窜-梯级先导的发展速度与前一次回击的时间间隔有关,较快的先导发展速度对应于较短的回击时间间隔,较慢的发展速度对应于较长的回击时间间隔。另外,本文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生双接地点的四种可能原因。
- 孔祥贞郄秀书王才伟张义军王怀斌张翠华
- 关键词:电场变化
- 云闪和地闪的波形采集、数据处理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11
- 2002年
- 利用美国进口的闪电定位仪 (LightningDirectionFinder)和日本TCCJ - 2 0 0 0型瞬态波形存储器连接 ,在 5 0 0Hz~ 5 0 0kHz的频段内 ,用 0 .1μs的采样速率和 2 0 4.8μs的记录长度 ,对闪电的电磁辐射信号进行采样 ,数据经过安装在微机上的一块PET -DIO接口卡被微机处理并存储。
- 王怀斌郄秀书张义军张翠华
- 关键词:地闪数据接口闪电定位仪云闪强雷暴
- 甘肃平凉地区正地闪特征分析被引量:42
- 2003年
- 利用雷电定位和雷达观测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正地闪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负地闪回击的上升时间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大约在3~20μs之间,其平均值负地闪为8.33μs,正地闪为10.7μs。负地闪回击后的过零时间分布范围较广,在10~130μs之间,其平均值为51μs;正地闪回击后的过零时间分布范围比负地闪要小得多,在10~50μs之间,其平均值为19.67μs。负地闪的反冲深度dp为32%,正地闪为55%。在正负地闪的日变化中,负地闪有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01:00和13:00(北京时,下同),而正地闪在下午18:00出现一个极大值,正负地闪数的分布呈反相关。降雹时间的峰值与正地闪峰值时间有比较好的一致性,正地闪的发生与云中固态水成物粒子的沉降有关。
- 张义军言穆弘张翠华王怀斌
- 关键词:正地闪降雹
- 地闪连续电流特征的统计分析被引量:13
- 2000年
-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闪电电场变化资料 ,统计分析了我国甘肃和广东地区地闪连续电流特征。结果表明 :在甘肃中川地区 1 0 3次地闪中 ,带有连续电流的地闪有 49.50/ 0 ,连续电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88.9ms;在广东地区的 98次地闪中有连续电流的地闪占 52 0/ 0 ,连续电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1 58.2ms。在这两个地区 ,带有连续电流最多的是有 2次或 3次回击的地闪 ,连续电流的持续时间与产生它的回击和前一回击之间的时间间隔ΔT呈反相关 ,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越长 ,ΔT越短。
- 张翠华张义军张广庶王才伟
- 关键词:地闪电场变化
- 中国内陆高原地闪特征的统计分析被引量:70
- 2001年
- 利用微秒级时间分辨率的宽带慢天线电场变化仪首次在中国内陆高原地区对雷暴过程中的正、负地闪特征进行了测量和系统分析 ,发现每次雷暴过程中正闪的比例有随总闪频数增大而减少的趋势 ,弱雷暴过程更有利于正地闪的产生。平均来讲 ,正地闪占闪电总数的 16 % ,介于美国夏季雷暴和日本冬季雷暴之间。负地闪闪击间隔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 6 4.3ms和 46 .6ms。 5 4%的负地闪有至少一次继后回击强度大于首次回击 ,而且有 2 0 %的继后回击其强度大于首次回击强度。继后回击强度与首次回击强度的比例几何平均值为 0 .46 ,算术平均值为 0 .70 ,平均回击数为 3.76 ,39.8%为单次回击地闪。正地闪的多次回击只占 13.0 % ,且闪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较大 ,算术平均值为 91.7ms。
- 郄秀书余晔王怀斌张翠华
- 关键词:雷暴正地闪负地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