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涛
- 作品数:14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期双膝关节单髁置换围手术期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膝关节双侧同期单髁置换与单侧单髁置换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31例(273膝),其中双侧同期手术(Single-stage,SS组)42例(84膝),单侧手术(Unilateral replacement,UR组)189例(189膝)。记录引流量、术前术后血色素、麻醉时间、止血带时间、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结果所有患者无死亡、脂肪栓塞、心脑血管意外、肺栓塞或假体感染严重并发症。术后有5例浅表感染,2例术后手术侧肢体皮下瘀斑,4例静脉血栓。ss组平均麻醉时间(119.3分VS77.3分,t=21.60,P〈0.05)和平均止血带时间(98.5分VS55.2分,t=-19.87,P〈0.05)要长于UR组,术后血色素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54,P=0.124),无需输血病例。结论双侧同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相对单侧单髁置换术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涂意辉马童薛华明文涛蔡珉巍
- 单侧TLIF单边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运用单侧TLIF单边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复发性腰突症患者采用单侧TLIF辅以单边固定治疗,24例为同侧单节段突出,其中L_(4/5)节段18例,L_5/S_1节段6例;1例为对侧双节段突出。根据术前术后JOA评分、满意度指数及影像学结果评价手术疗效,并分析并发症。结果 JOA平均评分由术前9.9分提升至术后26.0分,平均改善率为83.7%(55.6%-100%),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3.8%。所有节段均获融合,无内固定失效,椎间隙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1例患者出现浅层感染。结论单侧TLIF单边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早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蔡珉巍马童薛华明文涛涂意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
- 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效果的短期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对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后短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2-01尝试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的合并ACL损伤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60膝),其中50例ACL完全断裂,10例ACL部分断裂。术中直视下确认ACL的损伤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KS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观察有无假体的松动、感染、磨损、脱位等并发症。结果 60例术后均获平均30.5(25-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未出现假体位置不良、假体脱位及假体松动。术后膝关节X线片显示内翻畸形矫正,假体位置良好。术后髋膝踝角平均内翻0.8°(0.5°-2.0°),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5,P〈0.001)。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22°(110°-130°),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4,P〈0.001)。末次随访时KSS关节评分平均84(70-90)分,KSS功能评分平均95.1(80-100)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23,P〈0.001;t=9.258,P〈0.001)。结论 ACL损伤对单髁置换术后短期效果没有影响,中长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 文涛薛华明马童杨涛蔡珉巍涂意辉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损伤
- 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为骨科临床的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小腿筋膜间室,而股骨骨折合并OCS的几率相对较小,文献报道长骨干骨折并发OCS的发病率仅为0.88%[1]。大腿OCS是外科急症,危害大,
- 文涛涂意辉
- 关键词:股骨转子粉碎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术前定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精准定位的方法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2014年12月,11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单髁置换术,术前定位组60膝,传统手术组56膝。术前定位组采用术前定位方法,即调整胫骨截骨导向器杆冠状面与胫骨嵴平行、矢状面远端距离皮肤1.80cm进行胫骨平台截骨;传统手术组采用牛津MP操作手册推荐的方法,即胫骨导向器在两个平面上均与胫骨长轴平行进行胫骨平台截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CPSA)及HSS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术前定位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后的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分别为(0.92±1.81)°和(1.61±2.51)°(t=-1.072,P=0.288),胫骨假体后倾角度分别为(6.91±0.85)°和(7.32±1.73)°(t=-1.081,P=0.284),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前定位组的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及后倾角更接近0°和7°,并且离散度小,更加精准。两组间术前、术后2周、6个月和1年的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术前定位方法能提高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定位精确性,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杨涛薛华明马童文涛张颖川涂意辉
- 关键词:胫骨假体力线X线
- 地塞米松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活力影响及乳铁蛋白的干预作用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HACs)增殖力和活力的影响以及乳铁蛋白(LF)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ACs,在浓度为25 mg/L的Dex和不同浓度LF(12.5、25.0、50.0、100.0、200.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72 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HACs的增殖力,LIVE/DEAD染色法检测HACs存活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ERK基因的表达.结果 Dex显著抑制HACs的增殖力及活力(P<0.01),并伴随着ERK mRNA和p-ERK/ER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单纯Dex及各浓度LF组均能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抑制Dex诱发的HACs增殖力下降,各组分别为(38.9±1.3)%、(55.6±3.1)%、(94.4±1.4)%、(111.1±3.2)%、(127.8±2.5)%和(150.0±4.3)%(P<0.01).12.5 mg/L的LF并未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存活力(P>0.05),而25.0~ 200.0 mg/L的LF可以抑制Dex诱发的HACs的存活力下降,各组分别为(73.2±3.7)%、(82.1±5.1)%、(89.1±4.5)%和(95.5±2.9)%(P<0.01),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同时ERK基因mRNA和p-ERK/ERK蛋白表达的下调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LF可阻止Dex诱导的HACs增殖力及活力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明显上调增殖基因ERK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关.
- 薛华明涂意辉马童文涛夏志道梅炯
- 关键词:软骨细胞增殖地塞米松乳铁蛋白
- 氨甲环酸对减少单髁置换术后出血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微创单髁置换术后经引流管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对单髁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3年7月采用MI—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夹管4小时组(n=50)与氨甲环酸+夹管4小时组(n=50)。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术后48小时引流量、并发症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经引流管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早期夹闭4小时组的总引流量显著低于仅早期夹管4小时组,而术后Hb、Hct值显著高于仅早期夹管4小时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管4小时组在各时间点(术后24、36和48小时),其引流量明显多于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早期夹闭4小时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术后48小时Hb明显减少(P〈0.05),术后48小时Hct值有明显差异(P〈0.05)。经引流管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早期夹闭4小时组与早期夹管4小时组比较,术后2天和7天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间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经引流管局部注射氨甲环酸能够显著减少MI—UKA术后的失血量,且不增加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满意。
- 文涛薛华明马童涂意辉
-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氨甲环酸出血量
- 单髁置换术前判断前交叉韧带功能完整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各种术前检查判断符合单髁置换标准前交叉韧带功能完整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418例(529膝)拟行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进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X线检查,405例膝关节行MRI检查,判断前交叉韧带是否符合单髁置换标准。观察各项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和似然比,采用Kruskal-Wallis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术中检查前交叉韧带功能完整451膝,功能失完整78膝。Lachman试验准确性90.9%,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s,+LR)30.54,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s,-LR)0.53;轴移试验准确性89.2%,+LR 17.92,-LR 0.62;X线检查准确性92.8%,+LR 14.04,-LR0.14;修正X线检查准确性97.4%,+LR 153.47,-LR 0.28;MRI检查准确性32.4%,+LR 1.23,-LR 0.16;修正MRI检查准确性82.5%,+LR 4.13,-LR 0.60。经检验,各项检查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侧位X线检查是目前判断骨关节炎中ACL功能完整性最准确的检查,而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有较高的特异性,MRI有较高的敏感性。
- 马童涂意辉薛华明文涛蔡珉巍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骨关节炎
- 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骨性关节炎中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本文对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定义,国际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其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
- 文涛涂意辉刘忠厚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牛津假体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评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自发性骨坏死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患者18例。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5.6岁(60~82岁),体重指数(BMI)平均24.9 kg/m2(22~28 kg/m^2)。所有患者术前MRI明确诊断,术前评估坏死部位、大小、分期和髁比例。采用Oxford Knee Score(OKS评分)对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X线评估术后假体力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术后平均随访60个月(30~84个月),所有患者无死亡、脂肪栓塞、心脑血管意外、肺栓塞或假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1例bearing脱位,1例浅表感染。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OKS膝评分平均(18.52±3.66)分,相比术前平均(39.95±5.32)分有明显的改善(P<0.01),所有股骨假体力线在±10°内翻/外翻和±10°屈曲/伸直之内。[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可取得与骨关节炎相同良好的治疗效果。
- 马童涂意辉薛华明文涛蔡珉巍
- 关键词: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