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琼 作品数:11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妊娠期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2013年 目的控讨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观察1例妊娠期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HE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呈囊实性,囊性部分为良性畸胎瘤,与实性部分有纤维包膜分隔。实性部分瘤细胞形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的细胞,另一种为胞质透明的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a-inhibin、Melan-A、CD99阳性表达。结论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是类固醇细胞中最常见的类型,良性多见。而妊娠期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非常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徐基成 雷龙春 余绍兰 王青青 李晓琼关键词:妊娠期 病理特征 宫颈电刀锥切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浸润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检测出的10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术后病灶残留程度、手术前后诊断情况以及进一步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电刀锥切前宫颈活检诊断的准确率为92.16%(94/102)。5例(5/102)患者锥切标本边缘阳性,其中3例早期浸润癌(Ⅰa1期),同时在行子宫切除的标本中3例有残留病灶。锥切术后标本中切缘阴性的97例病例中,7例(包括2例宫颈原位癌、2例Ⅰa1期早期浸润癌与1例Ⅰa2期早期浸润癌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其中有1例原位癌及2例宫颈早期浸润癌存在有残留病灶。结论宫颈锥切可以明确宫颈病变的诊断,对组织的损伤性小,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量少,同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避免了过度治疗与治疗的不足。 钟艺华 李晓琼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原位癌 浸润癌 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腺瘤的表达及其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p53 基因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腺瘤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 例大肠腺瘤进行p53 蛋白和PCNA的检测,并以大肠腺癌为对照。结果:p53 蛋白在轻度不典型大肠腺瘤无一例阳性表达,随着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增高,其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也增高,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与腺癌的p53 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P< 0.05)。PCNA增殖指数也是随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53 蛋白阳性率与PCNA 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s= 0.745)。结论:p53 蛋白及PCNA 联合标记可作为判断大肠腺瘤癌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李晓琼 徐钢 胡瑾关键词:大肠腺瘤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原发性类癌二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2例卵巢原发性类癌,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病例1为岛状型类癌,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排列成岛状或假菊团状,行单侧附件切除术;病例2为梁状型类癌,肿瘤细胞呈柱状,小梁由单至多层瘤细胞构成,瘤细胞核长轴与小梁走向垂直,其临床上有便秘的症状,术后缓解,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术后随访45个月和63个月均未见复发证据。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均呈不同程度的Syn(+)、CK(+);α-inhibin、CD99、TTF-1、ER、PR均(-);Ki-67增殖指数<1%。结论卵巢原发性类癌临床罕见,诊断需和颗粒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鉴别,并排除转移性类癌。作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卵巢类癌多数预后良好。 余绍兰 徐基成 刘丹丹 李晓琼 王青青关键词:卵巢肿瘤 类癌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8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45.6岁,均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宫颈接触性出血就诊。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大小较为一致的圆形、卵圆形细胞构成。其中单纯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例,合并腺癌成分1例。免疫组化:所有病例癌细胞细胞角蛋白(CK)不同程度阳性,且均有两种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其中6例突触素(Syn)和嗜铬素(Cg A)均阳性,4例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阳性。随访7例患者,死亡3例。结论宫颈小细胞癌作为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进展快,预后差,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志阳性有助于诊断。 余绍兰 刘丹丹 王青青 李晓琼 徐基成关键词:宫颈 神经内分泌 免疫组化 子宫颈微腺体增生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宫颈微腺体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sia,MG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观察9例MGH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组化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为21~46岁的生育期妇女,平均年龄30岁,其中1例为足月妊娠,2例有口服避孕药史;患者通常无症状,于妇科普查时偶然发现宫颈息肉状赘生物,最大直径不超过1.5cm;组织学特点为复杂性增生的小腺体和微囊腔呈小区状分布,小区腺体周围有储备细胞增生或/和不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腺体或微囊腔内分泌物及部分胞浆内空泡PAS、淀粉酶消化PAS及Alcian Blue(AB)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提示其为黏液性分泌物;免疫组化CEA、p53、Ki-67、Vimentin均为阴性,可与相应的恶性病变鉴别。结论 MGH是发生于宫颈的良性病变,是宫颈储备细胞在孕激素的作用下活跃增生并向腺上皮分化的形态学表现,有必要充分熟悉此特殊类型病变,避免误诊或漏诊;组化和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徐基成 李晓琼 余绍兰 朱鸿 王青青关键词:宫颈病变 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液基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癌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he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门诊机会性筛查5164例妇女TCT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164例TCT筛查中,细胞学阳性306例(5.93%),其中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tion,ASCUS)163例(3.16%),非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29例(0.5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101例(1.9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1例(0.21%),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1例(0.02%),非典型腺细胞,倾向肿瘤(atypical glandular cell,favor neoplasia,AGC,FN)1例(0.02%)。TCT阳性结果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符合率:ASCUS为48.28%(42/87),ASC-H为82.61%(19/23),LSIL为56.00%(42/75),HSIL为81.82%(9/11),SCC为100.00%(1/1),AGC,FN为0%(0/0)。结论 TCT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和首选方法,且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有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徐基成 余绍兰 李晓琼 王青青关键词:宫颈 液基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 组织病理学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病理改变30例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进行光镜下形态学观察,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的病理改变,从而对其病因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各30例,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妊高征组与正常组相比,胎盘终末绒毛数及血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高征组出现胎盘绒毛间质纤维化和纤维素样坏死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胎盘绒毛出现血管减少、瘀血的病例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有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且改变主要为胎盘缺血缺氧所致的一系列表现,说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与胎盘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余绍兰 徐基成 李晓琼 王青青 易小恋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胎盘 病理学 女性尿道平滑肌瘤(附4例报告) 1999年 李晓琼 李成文关键词:平滑肌瘤 女性 尿道肿瘤 病理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1998年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仅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0.1%。本文描述了3例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发现及治疗,井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甲状腺淋巴瘤的组织发生与桥本氏甲状腺更关学密切。鉴别诊断应考虑与甲状腺未分化小细胞癌区别。 李晓琼 文锦关键词: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