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礼治复兴”: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共享传统及其现代重构被引量:5
- 2022年
- 中国社会的共享传统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被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家礼治模式所形塑,表征着中国内生性发展的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因此可以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内部视角。追溯与梳理传统社会中的相关话语形式,理解与阐释历史上国家礼治与地方自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对自古及今中国社会内部制衡机制的认知。纵观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发展历程,无论是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集体化时代的“新德治”实践,以及新时期乡村社会中的“礼治复兴”现象,都会发现以礼治为表征的共享传统的坚韧传承及其在社会振荡时期的重要调谐作用。发掘中国社会共享传统中的知识共享、社会共建、道德共育等核心要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当今乡村社会中普遍出现的“礼治复兴”现象,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亦有着重要镜鉴意义,还可在激活中国社会整体人文精神的意义上,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 李海云
- 关键词:乡村社会乡村治理
- 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与地方化过程——以山东潍北地区瓦城大庙为个案
- 2017年
-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经历了由历史人物进入神灵谱系的过程。明代以前在国家正祀中的边缘状态与进退的反复,以及明清以来沉降民间的地方化表达,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策略和地方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史中关于孙膑记载的简略,为后世留下了巨大想象空间。孙膑的神奇经历与非凡军事才华,是其得以神化的基础。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良臣择主而事"的战国时期社会观念,与自身的残疾特征,以及难言善终的结局,是导致官方叙事对其多元评价的主要原因,并最终使其在国家正祀中撤废。在地方祠神信仰中,不仅体现出国家礼仪自上而下的渗透与推行,更是地方精英迎合国家大一统观念的主动援引并化为己用。山东潍北瓦城大庙的神主更替与"孙膑封地说"的在地化进程,有助于推进对国家正祀传统与地方化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
- 李海云
- 关键词:正统化地方化
-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口述史研究的适用与拓展被引量:24
- 2014年
- 近十年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工作,因学术理念滞后与工作实践的一刀切模式,并未在学术探索与公共话语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应有效用,而主要作为一种具体技术手段被使用。为有效推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助推社会发展,应注意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研究予以深化:通过口述史调查倾听民众心声,理解民众心态;借助社会语境分析,赋予非遗口述史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意义上,对非遗口述史工作予以功能拓展。
- 李海云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记忆
- 信仰与艺术:村落仪式中的公共性诉求及其实现——鲁中东永安村“烧大牛”活动考察被引量:7
- 2014年
- 在鲁中昌邑地区东永安村,每年农历正月十四隆重举行的"烧大牛"仪式表演,既是一种地方性信仰传统,也是一种自发性的乡民艺术活动。在这一仪式活动的运作过程中,村落不同群体之间形成多重磋商,与村落神圣传统相关的公共话语体系及其公共性意义由此生成。村民对仪式神圣性的认同与即兴发挥的艺术传统,是这一活动至今保持生机的关键所在。
- 李海云
- 关键词:信仰艺术公共性
- 狐仙:多重互动中信仰传统的村落建构——以鲁中禹王台村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狐仙作为古代多神信仰之滥觞,至今仍在民间社会中影响较大,这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突出。在鲁中潍坊市寒亭区高里镇禹王台村,狐仙信仰不仅流行,而且呈现出地理景观与故事传说、信仰行为与日常生活、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多重互动特征。村民对于狐仙信仰的传承与再造的过程,其实是伴随着对乡土信仰传统的理解和对自身现实生存的考量而进行的。作为文化主体,村民既是信仰仪式的操作者,又是意义的赋予者,而广泛意义上的乡土传统亦类此建构而成。
- 李海云
- 关键词:狐仙信仰村落
- 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证与学术自觉——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1
- 2014年
- 艺术既是人类高层级的精神文化现象,又与凡常的世俗生活密不可分。以此为研究基点,新时期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日益蓬勃,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规模逐渐壮大。2013年10月25日至28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山东大学联合主办了“2013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本次会议主题为“艺术人类学与文化遗产研究”,参会人数近200人,包括中、英、法、荷、日、新(加坡)等各国学者。会议提交论文148篇,分别从艺术人类学的基本理念、田野研究以及当下“非遗”实践反思等维度人手研究。众多学者的学科背景不一,使得这次会议具有了跨学科对话的性质。而关注当下现实社会实践,挖掘各地艺术个案的独特价值,强调艺术与整体性的生活与文化的相关性,重视国家政治、文化精英和民间社会的互动等,使这次会议显现出多个亮点。
- 李海云
-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学术自觉精神文化现象实证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