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长顺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慢性
  • 6篇细胞
  • 4篇平溃散
  • 4篇慢性肝
  • 4篇溃疡
  • 4篇
  • 4篇IL-1Β
  • 3篇脂质过氧化
  • 3篇黏膜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外周血单个核
  • 3篇胃炎
  • 3篇胃黏膜
  • 3篇消化性溃疡
  • 3篇慢性肝病
  • 3篇慢性肝病患者
  • 3篇慢性胃炎
  • 3篇过氧
  • 3篇过氧化

机构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社会科...

作者

  • 16篇李长顺
  • 7篇和水祥
  • 6篇苌新明
  • 5篇乔文
  • 5篇李红霞
  • 3篇刘恩岐
  • 3篇薛挥
  • 2篇吕颐菲
  • 2篇马瑜
  • 2篇曹永孝
  • 2篇刘静
  • 2篇宋政军
  • 2篇郝志明
  • 2篇李娜
  • 2篇林长征
  • 1篇李红霞
  • 1篇周晓丽
  • 1篇舒昌杰
  • 1篇和云祥
  • 1篇王德俭

传媒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成药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药理评价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1 2 0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 (平溃散 )和对照组 (雷尼替丁 )进行疗效对比 ,并在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胃液分析、药效学实验研究及免疫功能检查。结果  4~ 6周愈合率治疗组为 83.3% ,对照组为 68.5%。胃液分析证明 ,与酸相关性溃疡用药前呈高酸状态 ,用药后治疗组抑制胃酸分泌优于对照组。免疫检查结果提示本病发生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结论 药效学实验研究证实平溃散可选择性拮抗组胺 2受体 ,使胃酸分泌量降低 。
李长顺马瑜郝志明周秦蜀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平溃散药物疗法
平溃散对实验性溃疡的抑制作用
2002年
李长顺和水祥马瑜
关键词:平溃散消化性溃疡动物模型
IL-1β与人慢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IL-1β与人慢性胃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镜检查的胃活检标本,福尔马林固定,制备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分型和IL-1βS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异型增生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肠腺化生组(P<0.05)。结论IL-1β在慢性胃炎的转归和发展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乔文李娜李长顺薛挥
关键词:IL-1Β慢性胃炎
硒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系统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为探讨硒、脂质过氧化反应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功能的关系 ,离体观察了人PBMC经硒和脂质过氧化诱导剂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作用后分泌IL - 2活性、表达IL - 2R阳性百分率和培养液中过氧化脂质 (MDA)含量变化。结果 ,PBMC产生IL - 2活性及其膜上IL - 2R表达百分率随tBHP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培养液中MDA含量呈相反变化。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培养液中MDA含量与PBMC产生IL - 2活性水平呈负相关 (r =- 0 .978,P <0 .0 1)。而经硒预保护作用 6h的PBMC仍保持较高的IL - 2分泌和IL - 2R表达能力。同时发现硒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 2和表达IL - 2R无显著影响。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可影响人PBMC的功能 。
和水祥李长顺李红霞苌新明
关键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脂质过氧化反应
慢性肝病患者PBMC功能紊乱的机制及补硒治疗的临床评价
和水祥苌新明李长顺李红霞张树林吴玉娥周秦蜀舒昌杰和云祥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功能紊乱是慢性肝炎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但PBMC功能紊乱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亦无肯定的疗法。有研究表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可致大鼠淋巴细胞结构受损功能异常;硒可增强小鼠脾细胞增殖和IL-2R表...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肝炎单核细胞
补硒治疗慢性肝病患者PBMC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应用口服补硒方法纠正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免疫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口服补硒 (2 0 0~ 30 0 μg·d-1) 8~ 12周后分离PBMC ,分别对比观察硒作用前后PBMC膜流动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表达及其分泌IL 2活性、过氧化脂质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并结合体外PBMC培养实验结果 ,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 口服补硒治疗后 ,患者PBMC膜流动性、IL 2R表达及其分泌IL 2活性均显著提高 ,血中LPO含量显著减少 ,与未补硒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体外培养患者的PBMC外加硒作用后上述指标呈相似变化。结论 口服补硒可纠正慢性肝病患者PBMCIL 2系统的功能紊乱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BMC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
和水祥苌新明李红霞刘恩岐李长顺
关键词:肝病白细胞介素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平溃散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平溃散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 分别用组胺、乙醇及消炎痛诱发急性胃溃疡模型 ,观察平溃散对胃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功能、胃液 pH值和胃跨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2~ 4 g·kg-1的平溃散作用组溃疡指数下降 ,胃液 pH值和粘液含量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P <0 .0 1)。平溃散对乙醇引起的胃跨膜电位降低的抑制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平溃散对胃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主要通过保护胃粘膜。
李长顺曹永孝王粉荣宋政军乔文李红霞兰和楼林长征刘静石巧娟王德俭郑建谱
关键词:平溃散胃溃疡胃酸消化性溃疡
银杏叶提取物防治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慢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Gb防治组和秋水仙碱组。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 ,分别用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治疗。对比观察EGb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纤维化和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影响 ,结合肝病理组织学及肝组织内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加以探讨。结果 EGb防治组大鼠肝组织中PCⅢ、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和C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 ,血中过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 ,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形态学观察 ,EGb防治组大鼠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 :HE染色显示肝组织炎症损伤减轻 ,VG染色显示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低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EGb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 ,防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和水祥王艳丽符寒李长顺苌新明刘恩岐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慢性肝损伤脂质过氧化
成年国人内镜下食管长度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国人食管与身高、坐高、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前视式胃镜在直视下经食管内腔测量了613例(男378例,女235例)食管上口(咽部)至食管末端(齿状线最近侧缘)的长度。结果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2.8±1.9)cm,男、女性食管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现,男女性食管长度与身高、坐高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各年龄组间食管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长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身高和坐高是影响食管长度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李长顺杨蓬勃和水祥王巧银李红霞
关键词:食管长度
平溃散对急性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研究平溃散 (绞股蓝 ,沙棘等 )对抗急性溃疡的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胺和消炎痛法建立大鼠实验模型 ,测量溃疡面积和胃黏液的量。结果 :平溃散对组胺引起的急性溃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消炎痛引起的胃黏膜分泌的减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平溃散具有抗溃疡、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林长征曹永孝李长顺刘静
关键词:平溃散胃溃疡胃黏膜损伤组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