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 作品数:39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教学实验装置 一种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弹载控制器、实时任务管理子系统、弹体结构、电动转台、用户接口子系统和学生实验PC机。各模块间采用串口、数字I/O、以太网或无线电等连接通信;弹载控制器可装入电动转台或弹体结... 曾庆华 罗世彬 黄哲志 董荣华 杨乐 郭振云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电流测量 被引量:1 2008年 为测量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工作时产生的冲击大电流,设计了一种基于Rogowski线圈的放电电流测量系统,并采用Pearson 5046电流互感器对其进行对比和校正。简要介绍了该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分析了相关参数的选取,实验表明,该系统方便实用,测量准确,对系统影响较小。 李自然 周进 杨乐 吴建军关键词: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放电电流 ROGOWSKI线圈 一种改进的双站时频差目标跟踪高斯和滤波算法 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双站时频差目标跟踪问题,在已有的观测量高斯混合表示-扩展卡尔曼滤波(GMM-EKF)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时差均匀高斯混合(GMM)表示、替代扩展卡尔曼滤波(AEKF)和基于有效样本大小(ESS)的高斯分量管理,提出GMM-AEKF滤波算法。仿真表明:与GMM-EKF算法相比,GMM-AEKF算法的时差GMM表示更为均匀,能获得更高的估计精度;由于AEKF的引入,其状态更新运算与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相同,其速度估计精度的收敛速度更快,适用于对收敛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中。 曹亚琴 秦宁宁 杨乐关键词:频差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回流影响分析 2010年 将三维MHD双温入口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入口条件,运用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PIC(Particle in Cell)流体混合算法,模拟实验室PPT样机羽流。验证计算显示,该模型具有模拟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的能力。对不同初始电压和电容下的羽流场进行了模拟,给出了出口平面返流质量流率的变化情况和20μs羽流中离子和CEX离子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显示,高能量状态对应高质量流率,高质量流率对应高动量,高动量离子和中性粒子对航天器撞击会造成更强影响。 尹乐 周进 缪万波 杨乐 李自然关键词: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羽流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3 2008年 目前微小卫星正在积极地发展中,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是其推进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将PPT成功地运用于空间,需对其羽流进行研究。将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PIC(Particle in Cell)流体混合算法与一维MHD放电模型相结合,一体化模拟NASA Glenn PPT羽流,对不同出口偏转角的羽流场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引入出口速度的偏转角提高了模型的羽流扩散能力,羽流的扩散角是影响羽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尹乐 周进 杨乐 李自然关键词: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羽流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的一体化粒子模拟 被引量:1 2010年 将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PIC(Particle in Cell)流体混合算法与一维MHD双温放电模型相结合,一体化模拟NASA Glenn PPT羽流。对不同出口偏转角的羽流场进行模拟,给出了不同偏转角度下离子、电势、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一体化(从工作过程到羽流)预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的能力。人工偏转角的加入,增强了羽流的扩散,使得羽流径向扩散、轴向收缩、回流减弱,同时对放电模型带来的不足有一定改善作用。 尹乐 周进 杨乐 李自然 吴建军 李洁关键词: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羽流 能量角度联合自适应路由修复新算法 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最大化网络的生存周期,首先提出了最大角度路由选择算法,然后针对其能量消耗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将节点剩余能量与最大角度相结合的路由修复优化算法。该优化方法通过引入剩余能量,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表明,新路由优化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延长了整个网络的存活时间,不仅使路由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容错性,而且也保证了整个网络的鲁棒性。 朱全政 杨乐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修复 生命周期 基于改进自适应PSO算法的WSN覆盖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2013年 在标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动态惯性权重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以实现移动WSN对被监测区域的覆盖。新算法引入了粒子群进化度因子和粒子群聚合度因子, 这两个因子的数值主要受粒子群的平均适应值、局部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影响。使用这两个因子调整惯性权重会使算法带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这种自适应性使得算法在迭代过程中既不会因步长过小而局部收敛, 也不会因步长过大而跳过待求解问题的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 相比标准PSO算法, 改进后的自适应PSO算法使移动WSN的覆盖率提升了5%~8%。 宋明智 杨乐典型量子系统参数估计及量子状态层析算法研究 量子参数估计研究如何从量子系统中估计出参数,因而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实际应用也具有指导作用。量子态层析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合适的测量和重构算法推断量子系统状态,是了解量子态生成源的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了量子系统中未... 杨乐关键词:量子系统 参数估计 文献传递 平行板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工作过程的双温K-B模型仿真 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提高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效率,必须深入理解推力器的物理机理。本文在K-B模型中加入双温能量交换率项,并将该双温放电模型用于模拟平行板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加速通道中的等离子体激发及加速过程。该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PPT中的等离子体激发及能量平衡过程,同时获得推力器的性能信息。运用该模型对实验室用平行板电极PPT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计算结果获得了放电过程中温度、能量以及密度等各种等离子体参数的变化细节。计算结果表明,高初始电容能量对应着出口速度、密度以及推力器表面温度的高脉冲峰值。在推力器放电过程中,大部分的中性成分出现在脉冲时间末期,这部分组分具有较低的速度,是造成推力器低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PPT的性能,应该延长电流脉冲峰值的持续时间,同时在脉冲电流峰值结束后,对推进剂表面进行更好的冷却。 尹乐 周进 李自然 杨乐关键词: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