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忠
- 作品数:37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连动结构的论元结构及句法推导被引量:5
- 2016年
- 从生成句法角度探讨连动结构的内部结构及其句法推导。连动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为S+V1+O1+V2+O2和S+O1+V1+O2+V2。无论是SVO型还是SOV型连动结构,均遵循语序—时序对应原则,这是由于各个成分在深层结构上存在不对称性成分统制关系,即V1或VP1不对称性成分统制V2或VP2。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连动结构分析模式——VP间不对称性成分统制分析,并用于讨论不同类型语言连动结构的推导过程。研究发现,连动结构中存在一个空谓词和一个空论元位置,连动结构的差异应归结于空谓词和空论元的隐现,二者的隐现导致了不同类型连动结构的生成。
- 杨永忠
- 关键词:连动结构语序生成语法
- 属格结构生成句法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从生成句法角度探讨属格结构的内部结构及句法推导。属格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为[DPGenP[D′D XP]]和[DPXP[D′D GenP]](XP=NumP或NP)。前置型属格位于[Spec DP]位置,后置型属格位于[Comp D′]位置。属格与功能中心词D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征核查关系,在不同语言中实现方式不同,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挪威语、冰岛语、希伯莱语等通过中心名词移位来实现,而汉语则仅仅通过特征匹配来实现。因此,英语等语言属格结构的句法推导比汉语多出一个操作步骤,即中心词移位。根据这一发现,我们提出了一种分析自然语言属格结构的方法——GenP分析用于讨论属格中心名词移位之前各相关语言属格结构的推导过程。
- 杨永忠
- 关键词:内部结构语义解释句法推导
- 第三人称代词反单向性照应的生成解释被引量:4
- 2008年
- 反单向性照应是指在表示同指回指时,线性语序为代词在前,名词在后。在生成语法框架内,对第三人称代词反单向性照应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英语和汉语在第三人称代词反单向性照应方面具有不同的句法特点,这是由它们不同的生成机制所致。反单向性照应是通过移位生成的,不同的语类由于特征不同,因而移位至不同的非论元位置,接受核查并删除相关特征。然而,反单向性照应的生成却受到严格的句法限制,即必须符合谓词内部主语生成机制的要求,定语从句反单向性照应还必须符合GCR、ECP和孤岛条件。
- 杨永忠
- 关键词:特征核查
- 辖域再造原则
- 2019年
- 辖域再造是句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在对辖域再造的句法分布与特征进行一番梳理后,提出了辖域再造原则,其中包括辖域再造的允准条件和限制条件两个方面。辖域再造是移位的照应语为满足约束原则的要求而移位至其基础生成位置的一种句法操作。其不仅是语义诠释的需要,而且是句法合法性检验的需要。一个句法成分的辖域再造能否实现,取决于显著性、句法层级、域带、成分统制等若干因素,因而,辖域再造受到显著性限制和局部性限制的制约。
- 杨永忠
- 论性别话语模式
- 2001年
- 语言中的性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蕴涵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心理、社会价值取向,并反映出社会规范与民俗心态。通过对语言中的性意识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左右语言使用者的性别意识逻辑。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其中的性别话语模式进行了专题探讨,勾划出性别言语模式与性别语篇模式的基本格局,并分析了其形成的社会原因。
- 杨永忠
- 关键词:性意识民族文化
- 中动词的性质与中动结构的构造被引量:4
- 2015年
- 中动词和中动结构是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话题。文章在对中动词的性质与特征进行了一番梳理之后提出:中动结构由两个动词构成,其中,前一个动词作为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动词相当于补语小句,表示终点结果,二者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事件,在结构上呈现一种"双动词"格局。这种假设可以对以往中动结构研究中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 杨永忠
- 关键词:中动词
- 虚词“的”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
- 2006年
- 有关名词词组中虚词“的”的解释一直是汉语语类与语法功能关系研究争论的焦点。本文对“的”主宾语中心语地位问题和近期的一些讨论加以评述,涉及的问题有中心语的鉴定标准、功能语类的中心语地位、“的”字词组的切分方式以及“的”是否具有中心语地位。本文认为,功能语类做句法中心语必须可以决定其所在词组或子旬的句法特征,即[±N]或[±V]性,其补足语的语类及其所在词组内部成分之间的性、数、格一致,并且要具有句法自足性。虚词“的”属于功能语类,但不能做句法中心语。因为它不能决定其所在词组的性、数、格特征,也不能与其所依附的动词或名词切分开,缺乏句法自足性。本文对虚词“的”句法地位的分析,并非基于语感和反例,而是基于中心语理论,通过分析中心语理论对功能语类充任句法中心语的句法限制条件,将“的”与其它功能语类进行对比分析和删略测试,进而得出上述结论。
- 杨永忠
- 关键词:语类特征
- 论性别话语模式被引量:71
- 2002年
- 语言中的性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蕴涵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心理、社会价值取向 ,并反映出社会规范与民俗心态。通过对语言中的性意识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左右语言使用者的性别意识逻辑。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对其中的性别话语模式进行了专题探讨 ,勾划出性别言语模式与性别语篇模式的基本格局 。
- 杨永忠
- 关键词:性意识社会语言学
- 联想回指分析
- 2006年
- 联想回指系指没有明确回指先行词的回指现象。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研究了联想回指,归纳了联想回指类型,提出了联想回指分析框架和联想回指寻找机制方案。本文显示,联想回指触发词的选择与语序类型关系密切,具有显著蕴涵共性,而且,其能否作为触发词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否形成最大投射XP并激活其中的题元/论元。实际上,回指词所搜寻的并非仅仅是作为显性句法成分存在的触发词本身,而是整个句法一概念系统(因为触发词并不限于词,还包括词组和词内成分),在此过程中,对每一个题元/论元进行匹配性测试,寻找与之同标的先行语。任何具有句法一语义一致性的NP/VP都可以作为联想回指触发词出现。
- 杨永忠
- 关键词:回指词语序
- 论语言思维模式被引量:2
- 2012年
- 语言思维模式指的是语言使用者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民族及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征的、自成体系的语言思维系统。由于语言反映社会、文化、民族等,因此,语言思维模式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语言使用者所处社会、文化、民族的特点,形成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思维模式。不仅不同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同一种思维模式也表现出一定的时间性差异,呈现出思维模式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历时特征。语言思维模式不仅具有地理空间上的差异,更有文化空间上的不同,或者说,具有文化时空的差异。
- 杨永忠
- 关键词:语言思维模式文化民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