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萍 作品数:43 被引量:213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沧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男性青年学生心功能适应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的关系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测定322名男性在校大学生的心功能适应指数和最大摄氧量,了解心功能适应指数和最大摄氧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阶梯负荷实验法,测定心率变化,依据公式计算心功能适应指数和最大摄氧量值,心功能适应指数与最大摄氧量值之间相关性经χ^2检验求得。结果 心功能适应指数为(99.19±14.10),与部队院校学生(98.18±28.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最大摄氧量为(43.41±4.62)ml/kg·min。与部队院校男生最大摄氧量(50.06±5.45)ml/kg·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也明显低于成年男性最大摄氧量的标准(50-55ml/kg·min)。按照心功能适应指数大小分组观察,随着指数的增加最大摄氧量也提高,二者之间有相关性,χ^2=146.16,P〈0.01,pearson列联系数c=0.5588。结论 男性青年学生身体素质有待于提高。心功能适应指数和最大摄氧量之间有相关性。通过严格、正规的训练可以提高心功能适应指数和最大摄氧量。 张振华 杨潮萍 董静 张丽丽 徐晓东关键词:最大摄氧量 身体素质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尿(DM)患者并发脑梗死(CI)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及治疗CI提供了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19例急性CI患者,分为2型DM合并急性CI组55例(A组)与非DM合并急性CI组64例(B组)分析DM并发CI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者收缩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与其它引起DM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DM合并CI患者的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餐后2小时高血糖及高总胆固醇是独立危险因素。 杨潮萍 张振华 尹汝尊关键词: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强化降脂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数项研究显示,通过降低胆固醇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退缩和/或延缓其发展^[1]。本研究旨在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刘云峰 杨潮萍 李英 王鹏升 高敬华 陈长青 张丽华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高血压患者 强化降脂治疗 疗效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低胆固醇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55例(A组)、非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64例(B组),测定两组的Hcy及血脂、血糖、血压。结果 Hcy是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A组血浆Hcy水平较B组升高,A组大面积梗死、再发梗死、多灶性梗死的发生率较B组增高(P均<0.05)。结论常规检测血浆Hcy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测、治疗、预后等有重要临床价值。 杨潮萍 张振华 常丽华 黄冬冬关键词: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视频头脉冲试验鉴别前庭神经炎和后循环卒中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在鉴别前庭神经炎(VN)和后循环卒中(PCS)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AV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VN导致AVS患者(VN组)和41例PCS导致AVS患者(PCS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于发病7 d内完成vHIT检查,并绘制ROC曲线分析vHIT各参数对VN和PC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VN组患者年龄、患侧VOR增益值、潜伏期以及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比例低于PCS组,而增益不对称比、患侧扫视频率、峰速度、幅度和累积幅度高于PCS组(P<0.05)。患侧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比、患侧扫视频率和峰速度诊断VN的AUC分别为0.905、0.902、0.790和0.849(P<0.05);当患侧VOR增益值取最佳诊断界值为0.71时,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3.78%,特异度为90.24%。当患侧VOR增益值≤0.71分别联合增益不对称比≥10.24%、患侧补偿性扫视频率≥137%、患侧峰速度≥122.5度/秒诊断VN时,其灵敏度为94.59%、91.89%、91.89%,特异度为80.49%、90.24%、90.24%。结论 vHIT检查可用于鉴别诊断VN与PCS,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比和补偿性扫视频率或峰速度等参数能提高鉴别VN与PCS导致AVS的准确性。 芮汉臣 张丽华 李广从 王立敏 李倩 杨潮萍关键词:前庭神经炎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2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2例P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腰椎穿刺脑脊液鹾力低于60mmH2O(1mmH2O=0.0098kPa),严重者为负压,多数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头颅CT显示脑室狭小,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局部脑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为可逆性。结论体位性头痛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为PIH的特征性改变,其可逆性可与其他疾病鉴别,脑脊液漏可能为PIH的主要发病机制。 杨潮萍 李娜 周衡 张星虎关键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脑脊液 影像学 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MRA特征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改变与病程、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入院后72h内行颅脑MRA检查,比较5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及64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B组)的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脑血管狭窄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67.27%)、椎动脉(45.45%)较多,颅内血管狭窄以中、重度狭窄多见。糖尿病患者应用MRA检查有助于对脑血管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张振华 杨潮萍 韩雪 刘明清关键词:糖尿病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累计发病次数和天数,眩晕残障评分(DHI)、健康状况评分量表(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RS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DHI、HAMA和HRS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累计发病次数与天数较治疗前减少,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范桂梅 芮汉臣 李广从 王建平 张洁 朱兰 姚玉芳 贾鸿宁 祁晓媛 杨潮萍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 焦虑 抑郁 基于ROC曲线分析ABCD3-Ⅰ和ABCD2-Ⅰ评分预测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基于ROC曲线对比分析ABCD3-Ⅰ与ABCD2-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均于发病48 h内行相关影像学检查,采用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比较各组患者TIA后1周内和3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AUC值评估比较ABCD2、ABCD3、ABCD2-Ⅰ、ABCD3-Ⅰ评分系统预测TIA后脑卒中风险的能力。结果本组患者1周内脑卒中发生率为7.33%(11例),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为12.00%(18例),中危组与低危组1周、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1周、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均高于低、中危组(P<0.05),症状持续时间≥10 min、DWI高信号、同侧颈动脉狭窄≥50%是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1周内发生脑卒中风险性AU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3-Ⅰ(0.933,95%CI:0.876~0.990)、ABCD2-Ⅰ(0.897,95%CI:0.832~0.961)、ABCD3(0.829,95%CI:0.681~0.946)、ABCD2(0.732,95%CI:0.572~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3个月内发生脑卒中风险性AU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3-Ⅰ(0.904,95%CI:0.848~0.964)、ABCD2-Ⅰ(0.855,95%CI:0.782~0.928)、ABCD3(0.776,95%CI:0.649~0.904)、ABCD2(0.697,95%CI:0.567~0.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系统对于预测TIA后近期继发脑卒中准确性较ABCD2-Ⅰ评分系统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张福波 张丽华 杨潮萍 范桂梅 李广从 王建平关键词:TIA 脑卒中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 2019年 目的:检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复发率,以及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确诊为特发性BBPV患者共138例,检验每位患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临床治愈,随访1年,按照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即年龄,性别、体重指数、25-羟维生素D水平、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比例等资料。结果:138例特发性BPPV中,有42例复发,总复发率为30.4%。复发组(42例)与未复发组(96例)相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年龄偏大,平均65.3±11.3岁;25-羟维生素D水平偏低,平均15.62±4.42ng/mL,(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PPV类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复发组复发次数与25-羟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其水平越低,复发次数越多(P<0.05),各组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特发性BPPV的复发率较高,1年复发率为30.4%。特发性BPPV的复发与年龄、性别、25-羟维生素D水平有关,女性容易复发,年龄越大及25-羟维生素D水平越低,越容易复发,而且复发次数越多。 姚玉芳 杨潮萍 朱兰 刘亚萍 苗娜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5-羟维生素D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