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正华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疫源
  • 1篇疫源地
  • 1篇鼠疫
  • 1篇鼠疫疫源地
  • 1篇啮齿
  • 1篇啮齿动物
  • 1篇COI基因
  • 1篇DNA条形码

机构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2篇刘芳
  • 2篇武正华
  • 2篇范蒙光
  • 2篇胡艳红
  • 2篇张忠兵
  • 2篇李建云
  • 1篇韩效中
  • 1篇张大禹
  • 1篇马志东
  • 1篇常子丽
  • 1篇王建军
  • 1篇李科
  • 1篇王浩辉
  • 1篇杨志羡

传媒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DNA条形码鉴别内蒙古地区啮齿动物被引量:4
2013年
为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啮齿动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检测了内蒙古地区7种啮齿动物的59条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用MEGA5.0软件计算GC含量、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J)构建分析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所有序列富含AT,大部分鼠种都有特定的氨基酸组分。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6%,不同鼠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1%,NJ进化树能清楚的区分7个不同的类群。所以认为通过COI基因应用DNA条码技术可以鉴别内蒙古地区的啮齿动物。
常子丽刘芳王建军李建云胡艳红武正华王浩辉李科杨志羡马志东范蒙光张忠兵
关键词:DNA条形码啮齿动物COI基因
2004至2013年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2004至2013年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该疫源地的宿主动物的分布、数量及疫情变化。方法每年5~9月,在满洲里市、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以旗(县)为单位开展监测。每个旗(县)监测面积为20 000~40 000 hm^2。采用路线法、一日弓形夹法、五米夹线法调查宿主动物的分布及数量,采集动物标本进行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4年至2013年,蒙古旱獭的平均密度为0.021 hm^2/只,达乌尔黄鼠平均密度为0.608 hm^2/只,蚤指数为1.68。检出达乌尔黄鼠阳性血清学53份,最高滴度1:1 280。结论从2004年,该疫源地再次进入活跃状态,对该地区的监测要加强力度,扩大监测范围,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李建云张忠兵范蒙光刘芳胡艳红张大禹武正华韩效中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