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机器翻译
  • 2篇古文
  • 2篇古文翻译
  • 2篇翻译
  • 1篇新建本科
  • 1篇新建本科院校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典型
  • 1篇隐逸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咏物
  • 1篇咏物词
  • 1篇鱼龙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元杂剧
  • 1篇院校
  • 1篇杂剧
  • 1篇诗画
  • 1篇诗画艺术

机构

  • 9篇许昌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王晓霞
  • 3篇张振谦
  • 2篇王爽
  • 2篇熊德兰
  • 1篇杜根远
  • 1篇张德喜

传媒

  • 3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四川戏剧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4篇2009
  • 3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中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从师资水平全面提高,创业教育全方位指导,大学生创业全程跟踪,政府、企业、学校全面服务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王晓霞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自主创业能力
李贺、李商隐爱情诗对《太平经》、《真诰》道经语言的接受
2008年
爱情诗是李贺、李商隐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经》与《真诰》是他们十分熟悉的两部道经。《太平经》的复文神符的组合方式影响了李贺、李商隐爱情诗语汇的重词复言。道符字体由隶书向篆体的转化是造成二李诗歌语言晦涩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真诰》的爱情题材及语汇意象是二李爱情诗创作的重要材料来源。其古奇瑰丽的语言特色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
张振谦王晓霞
关键词:爱情诗
论史达祖对姜夔咏物词的继承和突破
2009年
咏物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较为古老的题材,姜夔在以词咏物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咏物词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史达祖一方面较好的吸取了姜夔的艺术特点,在创作风格、托物取兴、咏物手法等方面都有所继承,借此来抒发词人的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史达祖又独辟蹊径,,其咏物词在意境创造、创作风格和运用典故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其具有自身特色的咏物词风貌。
王晓霞
关键词:史达祖咏物词
两种“水浒”,两个李逵——从元杂剧“水浒戏”到明清小说《水浒传》被引量:2
2008年
李逵是元杂剧“水浒戏”与明清小说《水浒传》共有的典型形象之一。如果把“水浒戏”和《水浒传》作一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在对李逵这个艺术典型的塑造上.虽有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王晓霞张振谦
关键词:《水浒传》明清小说水浒戏元杂剧艺术典型
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音——试论钱起诗中的佛禅思想
2008年
从钱起佛禅观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揭示其隐逸思想的佛禅原因,以及佛禅意象在其诗歌中的表现,从而说明佛禅文化对钱起的深刻影响和对钱起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浸染。
张振谦王晓霞
关键词:隐逸送别诗
身与竹化 檀栾飘发——论文同的诗画艺术
2009年
当学术界提及"身与竹化"、"成竹于胸"的重要美学命题以及著名的"诗画一律"理论,都将其桂冠赋与苏轼,苏轼也因此成为绘画方面的伟大宗师。在苏轼的成就掩盖下,文同的诗画艺术一直不为学术界所深究,又因其是苏轼的表亲,批评家多认为他是苏轼的附庸。其实,文同在诗画方面不仅有自己的独特创新,而且对苏轼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文同在中国的诗画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
王晓霞
关键词:文同诗画艺术
古文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09年
古文翻译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继承前人成果等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机器翻译研究方法和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古文自动翻译系统,能够实现部分古文献的翻译和标注。
王爽熊德兰王晓霞
关键词:机器翻译古文翻译系统设计
基于实例的古文机器翻译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09年
在分析现有机器翻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的古文机器翻译系统,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翻译效果良好,可有效避免复杂的深层次语法树和语义分析.
王爽熊德兰王晓霞
关键词:机器翻译古文翻译语料库
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探索被引量:12
2020年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培育符合市场和创新需求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经验,提出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项目案例的“引企入教”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环节,共同探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模式.
杜根远王晓霞张德喜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