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隧道
  • 4篇软岩
  • 3篇软岩隧道
  • 3篇隧道工
  • 3篇隧道工程
  • 3篇量测
  • 2篇围岩
  • 2篇现场量测
  • 2篇公路
  • 1篇道路与铁道工...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沉降分析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动态稳定
  • 1篇动态稳定性
  • 1篇岩石力学
  • 1篇涌水
  • 1篇圆弧法
  • 1篇支护

机构

  • 15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5篇王淑芳
  • 8篇杨成忠
  • 5篇艾瑶
  • 3篇秦鸣
  • 2篇杨良
  • 2篇刘新荣
  • 2篇张兵
  • 1篇杨学良
  • 1篇郑明新
  • 1篇黄明
  • 1篇王威
  • 1篇马国正
  • 1篇邓明君
  • 1篇莫振龙
  • 1篇方涛
  • 1篇郭忠印

传媒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森林工程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中南公路工程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5
  • 3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筋高填石路堤填筑过程动态稳定性分析与监测被引量:12
2010年
为揭示陡坡上高约72m的高填石路堤填筑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对斜坡上高路堤破坏模式和施工中地基处理措施分析,确定高路堤在填筑过程中的潜在滑动面为圆弧滑动面形状。在分析筋-土相互作用和借鉴前人三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土工格栅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机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中瑞典圆弧法,将高路堤填筑过程分为72步,研究不同填筑层位路堤潜在滑动面的特征,搜索出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计算相应的最小安全系数。结果表明:随着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加,最危险滑动面表现为向路堤堤身和路堤坡脚移动的趋势;最小安全系数随路堤填筑高度和地表坡度增大逐渐减小,最小安全系数发生在路堤填筑完成的层位,路堤整体稳定性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受陡坡地形变化影响,在32~48m范围内,路堤最小安全系数的变化最大。因此,施工填筑过程中应注意填筑高度和地形变化对路堤安全系数的影响,并结合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稳定性控制措施。
杨成忠刘新荣王淑芳方涛
关键词:岩石力学高填石路堤稳定性瑞典圆弧法滑动面
基于工程案例的交通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探究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在分析传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工程案例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探讨基于工程案例的交通工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探索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张兵秦鸣艾瑶王淑芳
关键词:交通工程工程案例
碳纤维布用于深埋隧道衬砌裂缝的加固效果被引量:16
2010年
为评价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的碳纤维布补强效果,同时为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加固措施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裂缝补强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通过现场检测某深埋长大公路隧道交叉口段二次衬砌的开裂状况,从地质构造学角度分析裂缝成因表明:衬砌开裂是由于围岩地应力侧压力偏大,侧洞开挖后导致衬砌应力重分布而产生向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而产生局部开裂。基于有限元理论对隧道开裂段加固前后衬砌结构的应力场及位移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碳纤维布的变形状况。结果表明,当二次衬砌开裂后将碳纤维布粘贴于衬砌内表面,由于碳纤维布参与承担荷载,对混凝土衬砌受拉变形起约束作用,碳纤维作为抗拉材料能有效控制衬砌裂缝的扩展。
杨成忠黄明刘新荣王淑芳
关键词:隧道工程碳纤维布裂缝
渗流作用下的偏压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偏压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及支护受力情况复杂,当存在渗流作用时,围岩稳定性更难以保证。G316江西段改建工程某隧道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同时存在地下水、偏压等不利于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以该工程为依托,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偏压软岩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隧道的拱顶沉降、周边收敛随着地表坡度的增加,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偏压下初衬的安全系数已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孔隙水压力最终都大致形成一个以隧道开挖区域为中心的类似于渗水漏斗的分布形状。针对现场初衬施工后出现较大变形和大量渗漏水情况,提出了相关处治措施,通过现场监控量测,证实了处治措施的合理性。
杨成忠杨鹏王威王淑芳王在喜
关键词:偏压隧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现场量测
红层泥质砂岩隧道进口段注浆加固及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8年
以江西某红层软岩隧道为背景对注浆加固进行分析。该隧道进口段的围岩揭示为破碎程度高、完整性差、地下水发育。在考虑工程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以小导管预注浆和全断面径向注浆为主的注浆加固方案。依据理论和经验公式确定相关的注浆参数。通过现场监测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详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注浆在衬砌外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注浆圈,降低了围岩的遇水软化程度,提高了围岩强度,减小了围岩的渗透系数,拱顶沉降及围岩收敛最终趋于稳定。隧道右边墙围岩破碎程度高,同时拱顶围岩注浆效果欠佳,建议施工中加强对右边墙和拱顶的支护。
杨成忠杨鹏王威王淑芳
关键词:红层软岩注浆加固现场量测
基于卸载效应的软岩隧道开挖方案优化分析
2018年
为了得到软岩隧道较为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以某公路隧道软岩隧段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3D,对该隧段在不同卸载条件下的开挖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卸载条件下该隧道软岩段围岩的应力应变特征,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开挖卸载过程中,卸载顺序对围岩的受力变形具有明显的影响,开挖卸载面附近形成一个应力降低区,最大挤出位移集中在掌子面或核心土的中心区域,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最大竖向位移和最大围岩压力均较其它四种开挖卸载方法要小。综合考虑围岩应力、竖向位移、掌子面挤出位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施工便利,较为合理的开挖方案为三台阶开挖方法。现场监测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和三台阶开挖方法的合理性。
杨成忠刘营超王威王淑芳王在喜
关键词:软岩隧道开挖方案数值模拟
软岩隧道变形动态监测与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容易产生大变形。结合软炭质板岩、绢云母片岩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软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内容、方案及监控数据分析与应用。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掌握围岩变形特征,根据规范规定,结合实际工程制定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出预警报告,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了依据,保证了隧道顺利进洞和正常掘进,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王淑芳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弱围岩监控量测支护参数
软岩隧道涌水塌方机制分析及加固处治被引量:13
2018年
研究目的:针对G316江西段改建工程佛头岭隧道施工至软岩区段时发生涌水塌方的工程事故,在深入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致灾诱因进行探析并提出处治措施,以此为依据,建立数值计算的对比工况,分析研究隧道涌水塌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1)软弱围岩体、地下水、降雨、地应力等自然因素是本次涌水塌方的内在原因(相对于Ⅴ级围岩,Ⅲ、Ⅳ级围岩拱顶变形分别下降81.7%和50.8%,无渗流作用拱顶沉降下降44.6%);(2)支护不及时和过大开挖步等人为因素是导致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分别致使洞周最大变形处增幅达160%和29%);(3)围岩等级差异是涌水量大小的关键原因(Ⅲ、Ⅳ级围岩的最大日涌水量分别下降92%和78%);(4)监测数据表明,处治措施效果较好,围岩变形得到控制;(5)本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和加固处治具有参考价值。
杨成忠杨鹏王威王淑芳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岩隧道涌水处治措施
南昌八一大道人行地道口改造在交通组织中的应用
2004年
本文在分析八一大道几个重要交叉口的地道口对广场周边地区路网交通运行质量的影响和行人交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八一大道上三个重要交叉口行人地道口的改造措施,并分析了改造后对八一大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在交叉口渠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行人交通组织的优化作用.
秦鸣艾瑶王淑芳
关键词:交叉口人行地道交通影响渠化交通组织路网
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后交通流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根据南昌市八一广场周边道路路段交通量调查来进行机动车O-D矩阵推算,进而进行八一广场改造后机动车交通流变化研究,为提前做好广场改造后的交通组织提供了基础数据依据。
艾瑶秦鸣王淑芳莫振龙
关键词:交通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