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蓉蓉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特性分析
  • 3篇体外
  • 2篇生物学
  • 2篇体外培养
  • 2篇细胞系
  • 2篇核型
  • 2篇核型分析
  • 1篇源细胞
  • 1篇山羊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体外培养细胞
  • 1篇培养细胞
  • 1篇缺陷型
  • 1篇人肝
  • 1篇人肝癌
  • 1篇人肝癌细胞
  • 1篇人肝癌细胞系
  • 1篇人肝癌细胞系...
  • 1篇猞猁

机构

  • 5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5篇王蓉蓉
  • 4篇李煜
  • 4篇道日娜
  • 4篇刘刚
  • 4篇李瑶
  • 2篇李喜和
  • 2篇戴雁峰
  • 2篇郭惠东
  • 2篇特日格乐
  • 2篇李云霞
  • 1篇尚爱萍
  • 1篇郑文静
  • 1篇邰大鹏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Zoolog...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毛脚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建立及三种组织来源细胞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毛脚鵟不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获得了3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并成功对细胞进行了冷冻保存和复苏。在传代培养过程中,对比分析了3种组织来源细胞的形态学、生长曲线、贴壁率、核型等生物学特性。形态学方面,3种来源细胞均为成纤维样细胞。对于3种组织来源细胞的贴壁能力分析显示,输卵管源细胞最强,肺源细胞和气管源细胞次之。3种不同组织来源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29.91±0.39)、(33.18±0.21)和(30.67±0.28)h,群体倍增次数分别为3.54±0.01、4.52±0.02和4.38±0.03。毛脚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68,性染色体为典型的ZW型。本实验为今后毛脚鵟细胞利用、遗传信息的保存及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和依据。
刘刚道日娜王蓉蓉李云霞戴雁峰李喜和李煜李瑶
关键词:细胞培养核型分析
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本试验旨在建立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的HepG2细胞系,为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提供亲本细胞。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HepG2细胞突变,逐步提高培养液中6-巯基鸟嘌呤(6-TG)的浓度,筛选出对6-TG有抗性的细胞株,检测它在HAT中生长的情况。得到可在含20μg/mL 6-TG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稳定生长的细胞株,此细胞株在HAT培养基中第3天出现明显的死亡,第12天全部死亡,诱变后细胞的染色体分布于32-88,染色体众数为48。突变筛选出的细胞具有对6-TG抗性和对HAT敏感的特性,证实该细胞是HGPRT缺陷型细胞株,为以后进行杂交瘤制备提供了适宜的亲本细胞。
特日格乐邰大鹏刘刚道日娜王蓉蓉郭惠东李瑶李煜
关键词:HEPG2
北山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特性分析
北山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本研究将获取的北山羊肌肉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进行了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冷冻与复苏,建立了北山羊肌肉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对所培养细胞部分的生物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
王蓉蓉
关键词:北山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
文献传递
猞猁3类组织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体外培养猞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深入开展猞猁基因组学及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程,本试验获取猞猁不同组织细胞,用α-MEM培养液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检测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猞猁不同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心脏、躯体及睾丸来源的组织块分别在培养5~6、8~9、11~12d时开始有成纤维样细胞从中长出,而在进行传代时,这3种组织来源的细胞生长速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通常在4~5d可铺满瓶底;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猞猁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8,为19对,其中18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上述结果可为今后猞猁不同组织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材料和依据,也将为猞猁的细胞系构建提供参考。
道日娜刘刚王蓉蓉李云霞戴雁峰李喜和李煜李瑶
关键词:核型分析
Hela细胞HGPRT缺陷型细胞系构建
2013年
建立稳定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的Hela细胞系,为细胞融合相关研究和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提供有利于筛选的亲本细胞。通过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Hela细胞进行诱变,逐步提高培养基中6-巯基鸟嘌呤(6-TG)的浓度,筛选出对6-TG稳定耐受的细胞,在次黄嘌呤-氨基喋呤-胸腺嘧啶(hypoxanthine-aminopterin-thymidine,HAT)培养基中鉴定其敏感性,最后对筛选得到的Hela-HGPRT-进行生物学鉴定。在此基础上,将Hela-HGPRT-细胞系与人淋巴细胞融合,在HAT培养基中筛选杂交细胞。筛选得到了能够长期在含20μg/mL 6-TG培养基中生长的Hela-HGPRT-细胞,并且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Hela-HGPRT-细胞与人淋巴细胞成功融合,获得能够连续传代培养的杂交瘤细胞。经MNNG诱导和6-TG筛选,得到了稳定传代的Hela-HGPRT-细胞系,该细胞系可用于细胞融合相关研究。
郭惠东特日格乐尚爱萍郑文静刘刚道日娜王蓉蓉李瑶李煜
关键词:HELA细胞MNNG细胞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