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兰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排螺旋CT在升结肠腺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应用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直径大于1cm升结肠腺瘤、腺瘤癌变,以提高结肠腺瘤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发现升结肠肿瘤并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分析肿瘤大小、肿瘤密度及强化程度、周围脂肪间隙等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结果:29例患者中升结肠腺瘤11例,腺瘤癌变18例,包括管状腺癌11例、黏液腺癌7例;腺瘤及腺瘤癌变在病灶大小、强化程度、周围脂肪间隙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提供了较多的影像信息,包括肿瘤大小,平扫密度、强化程度、周围脂肪间隙等方面,有助于鉴别诊断大于1cm的升结肠腺瘤和腺瘤癌变,在升结肠腺瘤和腺瘤癌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宋晓丽申玉兰周碧赵俊功吴春根李明华
- 关键词:升结肠腺瘤
- 缺血性卒中影像学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系指脑血管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导致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所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亦称脑血管意外。其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与体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其中67%~80%患者为急性缺血性卒中,
- 缪飞申玉兰
- 关键词:脑缺血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多模态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多模态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尿道狭窄术前诊断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1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34.6±11.9)岁,范围17-63岁。既往有骨盆骨折史71例,骑跨伤史16例,医源性损伤史25例,尿道感染史9例。58例自述肛门存在漏尿。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顺行加逆行尿道造影检查,诊断为后尿道狭窄71例,前尿道狭窄50例。后尿道狭窄患者采用超薄层CT扫描进行尿道影像三维重建。前尿道狭窄患者采用三维超声进行尿道影像三维重建。所有重建模型均在整体三维影像基础上转化为内镜仿真模式。比较传统尿道造影与三维重建模型在尿道狭窄长度测量上的差异性。同时以手术(后尿道端端吻合术、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术、前尿道替代成形术)实际发现为标准,评估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诊断复杂性尿道狭窄中的准确性。结果 58例自述肛门存在漏尿者中,CT三维尿道重建与传统尿道镜检查相比,直肠瘘检出率更高[87.9%(51/58)与77.6% (45/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5,P=0.140)。在后尿道狭窄71例中,尿道造影和CT三维重建测量的狭窄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1.60)cm与(2.18±1.55)cm,P=0.91]。前尿道狭窄50例中,尿道造影和三维超声检查在阴茎段[(2.13±0.34) cm与(2.24±0.31) cm,P=0.13]及球部[(1.98±0.47)cm与(2.13±0.32)cm,P=0.23)]狭窄段长度测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尿道三维超声检查在显示舟状窝病变以及尿道周围瘢痕分布方面更具优势。CT的内镜仿真模式在显示尿道腔内壁的还原度以及模拟长度方面优于三维超声。两种模态的三维重建目前均存在后期制作时间较长的不足,CT需要2 h后期制作,超声需要超过24 h后期制作。结论 多模态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 冯超申玉兰陈磊张素吕相国撒应龙胡兵傅强徐月敏
- 关键词:三维重建尿道狭窄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
-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椎体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随访和病理资料将29例椎体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良性组(15例)为急性良性骨折,恶性组(14例)为病理性骨折,对所有患者进行脊柱DWI检查,分别记录病灶和正常椎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计算其差值(da、di、de),分析比较两组的ADC值、差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恶性组较良性组的ADC最大值(1.55×10^(-3)mm^2/s vs.1.99×10^(-3)mm^2/s,P<0.01)、ADC最小值(0.55×10^(-3)mm^2/s vs.0.79×10^(-3)mm^2/s,P<0.05)、ADC平均值(1.08×10^(-3)mm^2/s vs.1.47×10^(-3)mm^2/s,P<0.01)及最大值差值da(1.08×10^(-3)mm^2/s vs.1.58×10^(-3)mm^2/s,P<0.01)、最小值差值di(0.52×10^(-3)mm^2/s vs.0.78×10^(-3)mm^2/s,P<0.01)、平均值差值de(0.93×10^(-3)mm^2/s vs.1.32×10^(-3)mm^2/s,P<0.01)要低。绘制ROC曲线后,病灶ADC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其与正常椎体ADC的差值da、di、d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0.791,0.864,0.821,0.824,0.880。结论定量分析ADC值有助于鉴别椎体良恶性骨折,差值de的鉴别诊断准确性最高,病灶ADC平均值其次。
- 卢莹莹吴春根申玉兰杜悦李松华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脊柱骨折
- CT仿真胃镜早期胃癌的虚拟胃粘膜形态学表现
- 目的研究CT仿真胃镜的早期胃癌虚拟胃粘膜形态学表现。方法取2011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50例手术证实符合早期胃癌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T仿真胃镜观察早期胃癌在仿真胃镜下形态学改变。结果在50例患者中,I...
- 施亚燕申玉兰周碧杨凯张开华
- 关键词:早期胃癌CT
- 早期胃癌的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及仿真胃镜形态学表现与常规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的对照
-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与常规内镜和病理特点的比较,了解多排螺旋CT的早期胃癌的检测率、病灶的位置及表面形态特性。方法:回顾性88例临床疑有早期胃癌患者,为临床诊断分期为目的进一步进行了常规胃镜和...
- 申玉兰陈克敏
- 文献传递
- 多排螺旋CT在T3/T4期胃癌与胃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分析探讨T3/T4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的CT增强扫描表现差异,提高胃部肿瘤、特别是进展期胃癌与胃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进展期T3/T4胃癌和23例胃淋巴瘤的增强CT扫描资料。术前均采用多排螺旋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并测量病变区域各期CT值,分析TNM分期以及肿瘤性质,并做统计学研究。结果:胃癌多发生于胃窦部,以溃疡型多见,其中以单发溃疡多见;而原发性胃淋巴瘤多发生于胃体、胃窦区,贲门及胃底比较少见,病变区常伴有多发溃疡或巨大结节。MSCT增强扫描胃癌强化程度高于胃原发性淋巴瘤,进展期胃癌及胃淋巴瘤的CT的三期强化值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二者鉴别的准确率为91.3%(63/69)。46例进展期胃癌的CT分期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7.0%(40/46),进展期T3、T4胃癌TNM分期的CT三期强化值中,平扫及动脉期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质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能够全面细致地显示胃部病变的位置及范围,多期动态增强能较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
- 周碧申玉兰吴春根张文钟全松石
- 关键词:肿瘤分期
- MDCT尿道造影在尿道阴道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尿道造影检查对尿道阴道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尿道阴道瘘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扫描得到的图像在工作站迸行MPR、MIP、VR重建及仿真尿道镜,观察狭窄或闭锁部位、瘘口长度、瘘口近远端直径以及尿道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改变,并与X线尿道造影及术中发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例尿道阴道瘘患者均获得满意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可精确显示尿道阴道瘘口位置,准确测量瘘口长度及近远端直径和尿道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改变。结论:多排螺旋CT尿道造影图像清晰,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显示尿道阴道瘘的位置、瘘口长度以及瘘口近远端直径,并可以同时观察膀胱及尿道周围软组织,对女性尿道阴道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宋晓丽申玉兰赵俊功吴春根姚伟武李明华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尿道造影尿道阴道瘘
- CT三维仿真尿道镜技术在尿道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 目的:探索CT三维仿真尿道镜技术在尿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共15例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尿道造影,同时进行常规尿道X线造影、尿道超声及尿道软镜...
- 冯超申玉兰徐月敏傅强撒应龙谢弘吕向国涂红坚
- CT诊断多脾综合征伴完全性中肠旋转不良2例被引量:4
- 2018年
- 病例1:患者男,31岁,左上腹不适伴阵发性隐痛2个月。CT平扫示左上腹脾区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形态不规则,增强后强化方式与脾脏相同;胰腺粗短,仅见头颈部,体尾部未显示;小肠位于右腹,阑尾、回盲部及结肠位于左腹;下腔静脉肝内段缺如,血液经肾段与扩张的奇静脉吻合回流入上腔静脉。CT诊断:多脾综合征(图1)。
- 樊凯华周碧申玉兰杨凯吴春根
- 关键词:多脾综合征中肠旋转不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