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杉
- 作品数:59 被引量:3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濮阳市控烟措施的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评价濮阳市控烟措施实施的效果,并探索一套控烟效果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1551名15岁以上城区居民,另外收集有关资料。结果烟草销售量下降熏2001年销售量比1993年下降22.5%。总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0.8%,比1996年全国水平低14.5个百分点(P<0.01);戒烟率为14.2%,比1996年全国高4.8个百分点(P<0.01);被动吸烟率为39.0%,比1996年全国水平低14.5个百分点(P<0.01);吸烟有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社会风气好转。多因素分析表明,人群吸烟行为的改变与控烟措施有关。结论控烟措施有效地改变了人群的吸烟行为。但是女性的吸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评价方法和指标是可行的,有效的。
- 白杉杨功焕王俊堂郭延哲
- 关键词:控烟措施烟草销售量
- 从SARS高发流行反思传染病防控体系的运行模式被引量:5
- 2004年
- 白杉戴孟阳范丽娟吴颖李宁郭延哲
- 关键词:SARS流行病传染病防控体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2008—2017年沈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08—2017年沈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趋势,为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年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沈阳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5 959例,年均发病率为82.81/10万(44.61/10万~116.10/10万);男女性别比为1.46∶1;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2 573.16/10万,其次为2岁组,为2 500.95/10万;15岁以下病例数占全人群的98.01%;该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病例数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9.59%和43.93%,6—8月为发病高峰期,占发病总数的73.70%,其中7月为每年最高发病月份,占35.24%;秋冬季发病比例有上升趋势。肠道病毒71(EV71)型构成比相对稳定,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呈隔年高态势,且呈下降趋势,其他肠道病毒型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8—2017年沈阳市手足口病周期性不明显,夏秋季高发,其他肠道病毒型逐渐成为优势型别。
- 白杉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前后沈阳地区流感病原学流行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前后沈阳流感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采集2005年10月—2011年3月连续5.5 a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和分型鉴定,并按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后划分为3个时期。结果 3个时期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6 808份,分离到流感病毒861株,总分离率为12.6%;流行前、流行中和流行后3个时期流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3.8%、18.2%和5.2%。男性和女性流感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期流感样病例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的甲型H1N1流感侵袭的人群主要是低年龄组人群,新的甲型H1N1流行期间和流行后,流感季节高峰发生前移。不同年度流感流行毒株型别不同,前1年监测周期的优势株在下1个周期中可被其他型别抑制甚至取代。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后沈阳的流感流行特征已发生了部分改变,这种改变是否持续存在还有待持续监测来得以验证,在2011—2012年监测周期中应密切关注A3(H3N2)亚型和新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毒株的活动情况。
- 符文华王冰白杉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病原学监测
- 2004—2013年沈阳市麻疹的流行特征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分析沈阳市2004—2013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地区的消除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2004—2013年麻疹监测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沈阳市2004—2013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 9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9/10万,10年间的发病率呈波动趋势。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6月份,占67.28%;但近2年发病高峰后移明显。沈阳市所辖各地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为主。各年龄组均有麻疹病例,最小为15 d,最大为64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0岁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数的23.84%,且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5-7月龄为主,占该年龄组的45.37%;25岁以上人群占病例总数的41.81%;男女性别比为1.37∶1。结论该市麻疹疫情存在周期性波动,年龄分布呈现"双相移位"现象。因此,确保适龄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以及对育龄妇女开展麻疹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 郭延哲白杉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 有效探查暴发的方法——症状监测被引量:10
- 2005年
- 公共卫生监测是对描述和监控健康事件的数据进行持续、系统的收集、分析和解释,并快速地把数据资料分发给有关部门,使之用于规划、完善和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及方案的过程.
- 苏孟白杉符文华陈慧中
-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症状
- 2009-2018年沈阳市60岁以上人群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 2020年
- 目的了解沈阳市≥60岁老年人梅毒流行特征,为老年人梅毒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沈阳市≥60岁梅毒个案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沈阳市≥60岁老年人共报报告梅毒9 014例,年均发病率为68.2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隐性梅毒占77.20%(6 959/9 014)。男女发病率分别为83.16/10万和54.86/10万,各年龄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非婚异性接触占71.40%(307/430),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结论沈阳市老年人梅毒,特别是隐性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
- 白杉
- 关键词:老年人梅毒
- 1992-2008年沈阳市居民死亡率及其时间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了解沈阳市居民的死亡水平、死因模式以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积极有效开展疾病防制措施、延长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2008年沈阳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992—2008年沈阳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66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5.7/10万,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8%和2%,标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的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占总死亡的83.7%。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的是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精神障碍、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P<0.05),呈上升趋势的是损伤与中毒和其他疾病(P<0.05)。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并且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损伤与中毒死亡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当务之急,同时建议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应尽快把伤害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 符文华李恂白杉汪峰张吉慧苏孟吕艺
-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构成
- 2013~2018年沈阳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了解沈阳市猩红热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2013~2018年沈阳市猩红热疫情资料。结果沈阳市2013~2018年共报告猩红热发病1097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18/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34/10万(6596例),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92/10万(4383例)(P<0.01);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4.81%(4920例)、40.39%(4434例)、13.56%(1489例);3~8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87.13%(9566例);5~6、11~12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6.40%(2898例)、29.77%(3268例)。结论2013~2018年沈阳市猩红热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高峰明显,以春末夏初和冬季高发。
- 白杉
-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
- 传染病预警模式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联合应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以及控制图原理对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切实可行的传染病预警模式,实现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以期指导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收集筛选传染病的历史数据,利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以及控制图原理,绘制控制图曲线,计算预警界值,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结果利用建立的ARIMA模型初步确定疾病的年发病趋势后,可进一步根据绘制的控制图来确定实际疫情的流行趋势,综合传染病的严重性、危害性及可控制性及时作出反应。结论ARIMA模型与控制图法的联合应用,预警精度较高,是较好的传染病疫情预警模式。
- 陈慧中王路白杉戴孟阳张瑾
-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ARIM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