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皇甫斌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卒中
  • 4篇模型大鼠
  • 4篇脑卒中
  • 4篇脑组织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凋亡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临汾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皇甫斌
  • 4篇段虎斌
  • 3篇刘跃亭
  • 2篇贾志亮
  • 2篇范益民
  • 2篇夏添
  • 1篇张涌
  • 1篇郝解贺
  • 1篇乔彬峻
  • 1篇吕吉元
  • 1篇陕柏峰
  • 1篇张明升
  • 1篇梁建荣
  • 1篇孙萌
  • 1篇杨晓明
  • 1篇郝春艳
  • 1篇成睿
  • 1篇庞卫乾
  • 1篇郝强
  • 1篇苏艳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后者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然后再被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0.5、6、12、24 h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及变化。结果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各持续缺血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持续缺血6 h组均达到峰值。结论机体长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病变对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有正向调控作用,缺血后可随时间变化。本实验结果可为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估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皇甫斌段虎斌刘跃亭夏添贾志亮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copeptin、NT-proBNP和Hcy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使用NIHSS评分并结合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copeptin,NT-pro BNP和Hcy水平。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优于依达拉奉单方(P<0.01),治疗后2组患者copeptin,NT-pro BNP和Hcy水平显著改善(P<0.01),但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改善效果显著优于依达拉奉单方(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效果较优。
梁建荣皇甫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NIHSS评分
PM2.5不同成分在体染毒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Ang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大气细颗粒物(PM2.5)不同成分在体染毒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有机成分染毒组(OG)、水溶成分染毒组(WG)、混合成分染毒组(MG)、对照组(Control)。各组均鼠尾静脉注射染毒10d后,采用PowerLab系统记录大鼠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其影响;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匀浆AngⅡ含量。结果 PM2.5水溶成分和混合成分鼠尾静脉染毒大鼠10d后,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同时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OG大鼠LVEDP、+dp/dtmax及-dp/dtmax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LVS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2.5各染毒组大鼠心肌组织匀浆AngⅡ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2.5不同成分染毒均可影响大鼠血流动力学,其中水溶成分和混合成分较有机成分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更大。
庞卫乾吕吉元张明升张涌孙萌陕柏峰皇甫斌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   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后者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模型,然后再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假手术...
皇甫斌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使用BMSC治疗组、单独使用VEGF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组均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方法造成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于脑损伤1周后,在立体定向仪下用微量注射器在脑损伤周边部位;单独使用BMSC治疗组注入BMSC,单独使用VEGF治疗组注入VEGF;且联合治疗组同时注入BMSC和VEGF;对照组注射PBS溶液。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NSS评分,于治疗1周后猝死取脑,并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测定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BMSC与VEGF联合治疗组中,bcl-2的表达明显多于单独治疗组及对照组,而bax的表达低于其余各组,联合治疗组中抑制细胞凋亡的蛋白高度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低度表达。TUNEL法测定,在联合治疗组中,免疫组化呈棕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单独治疗组及对照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运用的效果优于单独干细胞移植。
郝强段虎斌刘跃亭成睿皇甫斌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
核转录因子-κB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AS)缺血性脑卒中(CIS)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40只),后者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然后再被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0.5h、6h、12h、24h组,上述各组大鼠均为8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NF-κB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组与假手术组比NF-κB表达也有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了,其中NF-κB在持续缺血6h组达到高峰。结论 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后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乔彬峻段虎斌皇甫斌范益民杨晓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核转录因子-ΚB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全脑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后者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全脑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再分为AS模型假手术组;AS模型持续缺血0.5;6;12...
段虎斌皇甫斌刘跃亭郝春艳范益民郝解贺夏添贾志亮苏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