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贴剂
  • 3篇透皮
  • 3篇透皮贴剂
  • 3篇疗效
  • 3篇芬太尼
  • 3篇芬太尼透皮贴
  • 3篇芬太尼透皮贴...
  • 2篇药师
  • 2篇疼痛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药
  • 2篇吗啡
  • 2篇复发
  • 2篇癌痛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2篇武汉市黄陂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罗琦
  • 9篇李继勇
  • 3篇杨志红
  • 1篇王满贞
  • 1篇吴惠红
  • 1篇兰艳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芎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室重构及血清bFGF、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室重构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bFGF、VEGF水平及左室各参数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bFGF、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室重构,提高血清bFGF、VEGF水平。
罗琦李继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参芎注射液心室重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对比2014年—2015年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推荐方案,存在争议性问题有:替考拉宁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中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应用?经展开严密的查阅有关参考文献资料实施科学性的评价,即评价的方面包括替考拉宁在心脏赘生物的分布、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和给药方案等内容。当前采取替考拉宁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稀缺,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实施常规剂量的替考拉宁治疗期间,成功率更低。另外定量放射自显影术表明,仅在心脏赘生物外围部位具有分布替考拉宁,对严重程度的感染情况予以替考拉宁治疗期间,应该科学选取用药方案,同时展开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当前还没有大量的实践以及推广替考拉宁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所以会在一定程度对其治疗严重感染疾病产生阻碍。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治疗而言,不应该采取替考拉宁的治疗方案。
罗琦李继勇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替考拉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口服控释吗啡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晚期癌痛病人由口服控释吗啡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的疗效。方法:38例口服控释吗啡镇痛不理想的晚期癌痛患者,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与芬太尼贴剂的剂量换算比为100:1。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NRS)对疼痛...
罗琦丁育凡杨志红
关键词:癌痛芬太尼透皮贴剂
文献传递
吗啡控释片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疗效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晚期癌痛患者由口服吗啡控释片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的疗效。方法:38例口服吗啡控释片镇痛不理想的晚期癌痛患者,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与芬太尼贴剂的剂量换算比为100∶1。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NRS)对疼痛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将疼痛的程度由轻至重分为0~10分,若评分降低〉2,则认为疼痛显著缓解,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药物转换后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疼痛强度评价由转换前的(6.3±1.2)分降低到(3.1±0.6)分,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转换前的94.7%减少到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将吗啡控释片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的镇痛策略。
李继勇罗琦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控释片癌痛
口服控释吗啡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晚期癌痛病人由口服控释吗啡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的疗效. 方法:38例口服控释吗啡镇痛不理想的晚期癌痛患者,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与芬太尼贴剂的剂量换算比为100:1.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N...
罗琦丁育凡杨志红
关键词:癌症疼痛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癌性疼痛规范化诊疗中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作用
2023年
观察在规范化诊疗癌性疼痛时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癌痛患者中选出160例,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对症治疗,而干预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用药干预,即临床药师参加医嘱审核、患者用药宣教、改善药物治疗方案等。对比两组疼痛改善程度、爆发痛和不良反应改善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癌性疼痛评分(30.48±5.13)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35.39±5.12)(P<0.05);治疗期间爆发痛及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干预组大幅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可配合医生提供用药干预,从而在规范化治疗癌痛时,提升癌痛管控能力,推动临床合理用药。
罗琦李继勇刘鹃
关键词:癌性疼痛临床药师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比较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6/44),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再次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均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可根据患者前次手术方式及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李继勇罗琦王满贞
关键词:复发疝
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肿瘤的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肿瘤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基因等,但主要以化疗为主.但大多数化疗药物毒性大、不良反应多、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1].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已成为当前化药学领域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有研究发现含有苯并咪唑结构片段的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2],使得近年来关于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肿瘤的研究十分活跃,现笔者就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罗琦丁育凡李继勇
关键词:肿瘤细胞凋亡治疗肿瘤苯并咪唑类药物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临床药物治疗中,药师积极参与治疗用药实践的作用及体会。方法:以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典型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结果:药师对具体用药情况作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在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在临床药物治疗中,药师积极参与并制订用药方案,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降至最低,减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也可以为患者及家属减轻经济负担。
李继勇罗琦
关键词:临床药物药师用药方案病例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指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29)和未复发转移组(n=80),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对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2.1±2.4)个月,出现复发转移29例(26.61%)。复发转移组超声检测有低回声占93.10%(27/29),内部回声点状强回声占82.76%(24/29),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P<0.01);复发转移组随访结束时TG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1);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体积、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灶是否多发、TNM分期、术后131I治疗与否对分化型甲状腺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明显影响(P<0.05,P<0.01);TNM分期高、术前有淋巴结转移、病灶多发、肿瘤直径≥5 cm是分化型甲状腺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TNM分期、术前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肿瘤直径≥5 cm是分化型甲状腺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为危险因素,可将超声检查结果和血清TG水平作为患者术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李继勇罗琦吴惠红
关键词:术后复发转移甲状腺球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