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凡根 作品数:22 被引量:99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福建仙山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1500年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2 2012年 以福建北部屏南仙山泥炭剖面岩性、孢粉记录、C/N值作为参考,讨论了仙山泥炭剖面腐殖化度的气候环境意义。依据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序列,以腐殖化度为主要代用指标,将最近1500 a来的气候变化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Ⅰ:AD 527—850,相当于隋唐温暖期,泥炭腐殖化度较高,指示气候温暖湿润;Ⅱ:AD 850—1750,腐殖化度总体较低,反映总体上较寒冷干燥的气候,其中中世纪暖期(MWP)信号较弱,而小冰期(LIA)寒冷气候表现明显。Ⅲ:约AD 1750至今,腐殖化度为剖面最大值,且波动较大,显示为温暖湿润环境。利用re dfit方法对泥炭剖面腐殖化度和C/N时间序列进行谱分析发现,存在173 a、41 a、32 a、22 a的显著周期,反映了中低纬度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胡凡根 李志忠 靳建辉 张辉 赵倩关键词:泥炭 腐殖化度 古气候变化 福建晋江海岸带痷山沙丘遗址释光测年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我国东南沿海广泛分布的海岸沙丘是海岸带环境演变的产物。通过对福建晋江海岸带痷山(ASH)沙丘遗址剖面加密采样进行OSL测年和粒度分析,初步确定了研究区近1000a以来海岸沙丘发育的主要时段及其对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表明:(... 胡凡根 李志忠 靳建辉 赵倩 张辉 王贤立 夏菁关键词:光释光 海岸沙丘 风沙活动 福建东部海坛岛老红砂敏感粒度组分对东亚冬季风演变的响应 被引量:13 2013年 本文在福建东部海坛岛青峰老红砂剖面年代学框架基础上,通过2.5cm等间距高密度采样进行粒度分析,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提取敏感粒度组分,并证明敏感粒度组分平均粒径可作为东亚季风的强弱变化的替代指标,据此建立了约44.0ka以来青峰剖面老红砂记录的冬季风演变序列。结果显示,约44.0ka以来东亚冬季风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①44.0~25.5ka BP东亚冬季风较弱,呈现在波动中逐步增强趋势;②25.5~15.5ka BP为东亚冬季风最强盛期,并呈现高频波动特点,东亚冬季风在21.8ka BP前后达到鼎盛期;③15.5~7.1ka BP为冬季风减弱期,但在11~10ka BP前后,冬季风突然显著增强。相邻剖面平均粒径记录的冬季风演变阶段也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对比发现,青峰剖面老红砂敏感粒度组分的气候记录与长江下游葫芦洞石笋δ18 O和格陵兰GISP2冰芯δ18 O记录之间有较好的吻合,尤其对新仙女木事件和4次H事件三者都有记录,但青峰剖面对D-O旋回记录信号不明显。 胡凡根 李志忠 靳建辉 赵倩 张辉 王贤立 夏菁关键词:老红砂 东亚冬季风 HEINRICH事件 福建东部海坛岛老红砂敏感粒度组分对东亚冬季风演变的响应 本文在福建东部海坛岛青峰老红砂剖面年代学框架基础上,通过2.5 cm等间距高密度采样进行粒度分析,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提取敏感粒度组分,并证明敏感粒度组分平均粒径可作为东亚季风的强弱变化的替代指标,据此建立了约44.O ... 胡凡根 李志忠 靳建辉 赵倩 张辉 王贤立 夏菁关键词:老红砂 东亚冬季风 HEINRICH事件 文献传递 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主元素反映的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以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为研究对象,对剖面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科任剖面以湿润型元素SiO、AlO、FeO为主,含量范围依次为68.88%~93.77%、9.03%~19.1... 赵倩 胡凡根 李志忠 陈秀玲 靳建辉 张辉关键词:晚更新世 老红砂 主元素 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福州盆地马堡红土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在光释光测年基础上,研究了福州盆地马保(MB)红土剖面的元素组成及其比值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主元素氧化物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MgO、Na2O、CaO、K2O含量较低,硅铝率1.81~2.42(平均值为2.00),硅铝铁率1.30~1.87(平均值为1.49),CIA值88.63-95.98(平均值为93.71),Ba值0.07~0.16(平均值为0.10),元素组合及其比值符合亚热带湿热环境下的脱硅富铝的基本成土过程.MB红土的微量元素富集程度较高,相对于上陆壳(UCC)平均组成富V、Cu、Zn、Rb、Co,贫Sr、Ba、Ni、Zr.MB剖面红土形成于晚更新世中期,就微量元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言,Cu、Zn、Co、Sr等化学性质较稳定的元素其高值段大体上对应区域化学风化作用增强,红土发育程度加强,气候暖湿;其低值段对应区域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减弱,红土发育程度减弱,气候干凉.随着风化强度的增强,Rb/Sr比值增大.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呈现峰谷旋回变化,指示了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区域气候以温干-温湿变化为主,并伴随着小尺度的旋回变化,气候总体波动较大.MB剖面地球化学元素记录的区域气候变化过程既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也表现出亚热带季风区红土沉积风化的特殊性. 祝淑雅 陈斐然 叶桂萍 胡凡根 张辉 赵倩 靳建辉关键词:晚更新世 地球化学元素 气候变化 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主元素反映的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4 2012年 以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为研究对象,对剖面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科任剖面以湿润型元素SiO2、Al2O3、Fe2O3为主,含量范围依次为68.88%~93.77%、9.03%~19.1%和2.14%~5.32%;干旱型元素CaO、Na2O、MgO和K2O的含量均小于0.5%,K2O的含量略高于2%,表现为较强烈淋溶;主元素分布特征、风化特征值、CIA值等均表明,科任剖面老红砂总体上属于轻度富铝化。(2)对特征元素组合、元素比值和磁化率等古气候古环境代用指标进行分析,认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科任剖面记录了较干冷—暖湿—干冷—暖湿4个阶段的气候变化:55.9~43.9kaBP和27.0~10.8kaBP两个时期,气候干冷,冬季风强烈,为风沙堆积的两个主要阶段;43.9~27.0ka和10.8ka以来,气候温暖湿润,为风沙经历强烈风化和红化作用阶段。 赵倩 胡凡根 李志忠 陈秀玲 靳建辉 张辉关键词:晚更新世 老红砂 主元素 气候变化 福建屏南天湖山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早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12 2011年 以14C测年为基础,构建了天湖山泥炭剖面的年代序列,通过对研究区泥炭腐殖化度与有机质的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共同记录了研究区约9.5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3个主要阶段:1)早期(9.5 ka BP~6.3 ka BP)泥炭腐殖化度最低,指示气候湿热,其中7.9 ka BP~6.3 ka BP为整个剖面腐殖化度最低值阶段,可能为研究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全新世大暖期)阶段;2)中期(6.3 ka BP~2.8 ka BP)泥炭腐殖化度较低,指示气候温凉湿润;3)晚期(2.8 ka BP以来),泥炭腐殖化度偏高,波动较大,指示气候温凉偏干.利用redfit红色噪声谱分析发现,有机质含量变化时间序列中存在948 a、268 a、342a的准周期,反映了中低纬度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胡凡根 李志忠 姜修洋 靳建辉 张辉 赵倩 马鹏关键词:泥炭 腐殖化度 全新世 古气候 福州第四纪红土沉积的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ESR和OSL测年初步确定福州南部红土主要是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多期沉积风化的产物,对长乐(CL)、马保(MB)和万佛寺(WFS)3个红土剖面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平均体积分数为49.13%~52.90%,细粉砂高于粗粉砂,其中CL、WFS剖面黏土含量次之,平均体积分数为24.55%~35.21%,而MB剖面砂含量次之,平均32.30%.2)频率曲线以多峰型为主,第一众数在4~16μm,第二众数峰于200~537μm,第三众数峰<1μm;概率累计曲线主要为4段式.3)粒度参数总体反映平均粒径较粗、分选差、偏度以正偏为主,峰态中等至宽变化.以上特征表明:福州红土主要是近源水动力搬运,快速沉积并经强烈化学风化的产物.4)CL剖面红土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的纵向变化,反映了区域气候由早中更新世稳定湿热气候趋向晚更新世的恶化,记录了区域水动力沉积环境的不稳定变化趋势. 齐升吉 李志忠 陈秀玲 靳建辉 姜修洋 吴美榕 张辉 胡凡根 林舒倩关键词:红土 粒度特征 第四纪 环境演变 福建东南沿海第四纪老红砂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 我国东南沿海广泛分布的老红砂是一种典型的海陆过渡相松散沉积,是我国海岸带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信息载体,前人主要从风化壳岩性特性厘定了老红砂的岩石地层学年代框架。本文对福建两个典型的老红砂剖面加密采样进行了ESR和OSL测... 李志忠 靳建辉 胡凡根 赵倩 张辉 王贤立 夏菁关键词:老红砂 气候变化 新构造运动 环境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