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112 H指数:6 供职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中国玛珥湖的气候记录研究评述 被引量:3 2009年 玛珥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火山口湖,其特有的沉积环境是发育和保存高分辨率气候记录、恢复古环境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显示,研究玛珥湖可以掌握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信息,进而可探究气候演化。本文综述中国玛珥湖研究的现状,旨在探究玛珥湖的重要研究意义。 苏志华 李宏卫 李红中 马占武 安燕飞 车晓光关键词:高分辨率 全球变化 珠江三角洲万顷沙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相与古环境演变 被引量:32 2009年 通过对广州万顷沙地区GZ-2孔年代地层学、沉积学、古环境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全新世沉积起始时间为6kaBP,始于孔深15.37m处,其下至孔深40.35m沉积属晚更新世中晚期沉积,最老年龄大约43kaBP,与珠江三角洲最早沉积同期;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古环境变化可分为2个旋回,晚更新世中晚期海侵海退旋回(含4个次一级旋回)和全新世海侵海退旋回(含2个次一级旋回),在末次冰期时的低海平面期,本区仍发育有河湖相沉积;结合多种古环境重建替代性指标得出了珠江三角洲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认为晚更新世中晚期海侵高海平面期约为26~24kaBP,全新世海侵高海平面期约为6~2.5kaBP,全新世海侵比晚更新世中晚期海侵强度更大,且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变明显受全球性古环境变化控制。 王建华 曹玲珑 王晓静 杨小强 阳杰 苏志华关键词:海平面 古环境 第四纪 珠江三角洲 基于中国南方石笋记录的古气候周期探讨 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葫芦洞、三宝洞和董哥洞末次盛冰期(~30 000 aBP)以来的石笋氧同位素数据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其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区域冰期的气候波动较全新世剧烈,盛冰期的气候波动较冰消期剧烈。在全新世阶段,董哥洞和三宝洞石笋氧同位素的周期均具有显著的三阶段特征。但在千百年尺度上,两地气候周期的长度和强度并不尽相同,董哥洞石笋氧同位素的周期信号相对较弱。其原因是董哥洞区域受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共同影响,二者之间的反相位关系削弱和改变了气候变化的千年周期。这一特征反映了不同季风区域、不同周期的气候变化主导因素可能有所差异。分析结果同时显示,在~3 000 aBP,东亚区域气候模式可能发生了重大转折。 苏志华 杨小强 王建华 曹玲珑 阳杰 金钢雄关键词:石笋 氧同位素 小波变换 气候变化 贵阳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015年 通过对贵阳市2014-2015年度的PM2.5、PM10和同期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计算,并进一步对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查明了贵阳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贵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以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主,呈现出夏秋季和冬春季2种典型的季节性污染特征,其中夏秋季以夏季污染最小,其PM2.5日平均值仅为28.79μg·m-3,分布于13~68μg·m-3,冬春季以冬季污染最严重,其PM2.5日均值达到60.64μg·m-3,分布于15~127μg·m-3之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贵阳市春、夏、秋、冬PM2.5超标率分别为4.4%、0、5.5%和29.2%;春、夏、秋、冬各季PM2.5和PM10的日变化特征均显示出"双峰"型分布,第一个峰值出现在10:00-13:00时,夏季达到峰值的时间最早,冬季最晚,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0:00-23:00时,春季最早,夏季最晚。峰值发生的时间差异受控于各季太阳辐射的变化及居民生活节拍的不同;PM2.5的空间分布大致表现出从市区到郊区污染逐渐减小,反之增强的规律,平均污染程度在冬季表现为市环保站〉冶金厅〉花溪区〉小河区〉鸿边门〉马鞍山〉乌当区〉桐木岭,在夏季为鸿边门〉冶金厅〉小河区〉市环保站〉花溪区〉乌当区〉马鞍山〉桐木岭;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首要原因,其次为人类活动排放和局部地理环境。 苏志华 王建华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PM2.5 PM10 福建九龙江河口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变 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福建九龙江河口ZKl孔及ZK7孔沉积物AMS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加速器质谱测年技术)14C测年、古地磁和剖面特征分析,进行该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依据粒度特征,结合磁化率、微体古生物和Sr/Ba等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沉积相分析,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的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九龙江河口第四纪沉积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期至全新世晚期。(2)上更新统沉积可划分为下部龙海组洪冲积相和上部东山组河漫滩相沉积,中间有10ka的沉积间断,末次冰期又再遭受风化剥蚀作用,推测有5—6ka的风化剥蚀期。(3)全新统最早沉积年代约为14kaBP,依次出现河口湾相、河口砂坝一分汊河道相、潮滩相沉积。(4)根据年代学数据和沉积相变化,重塑了该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过程,为该区的第四纪研究和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慧娴 骆美美 王建华 苏志华 金刚雄 瓦西拉里 杨小强 曹玲珑关键词:沉积相 古环境 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08年 通过对铅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综述了各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铅检测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宏卫 曹建劲 苏志华关键词:铅含量 生物传感器 福州盆地全新世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2012年 福州盆地位于海陆过渡地带,在海陆变迁过程中,沉积物记录了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是揭示沉积特征对环境变化响应过程及模式的理想区域.本文选择位于福州盆地的FZ5钻孔进行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和古地磁学方面的研究,以期阐明该区域沉积物磁学性质对陆源碎屑输入、海平面变化和成岩作用的响应.岩石磁学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以低矫顽力的亚铁磁性矿物为主体,但是在不同的环境变化阶段,磁性矿物的类型有较大变化.在9~3cal.ka BP的海侵过程中,沉积物中以磁铁矿为主体,存在菱铁矿和铁硫化物等还原性矿物.硫化作用使细粒磁铁矿溶解形成胶黄铁矿和黄铁矿,其峰面随碎屑磁性矿物的浓度变化而迁移.但硫化作用没有完全消除磁铁矿携带的特征剩磁和陆源碎屑输入量以及海平面升降对该阶段沉积物磁性的控制.在~3cal.ka BP以来随着海平面下降、沉积环境向陆相氧化环境转化,虽然早期还原作用仍然存在,但后期氧化作用使磁性矿物向高矫顽力的赤铁矿等矿物转变,氧化作用基本扰乱了磁铁矿携带的剩磁.沉积及其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发生在约~8.2、~7.7、~7.5、~2.7、~1.5、~0.5cal.ka BP六次强烈的古氧化界面反映了福州盆地当时异常干旱或湿热的气候事件. 苏志华 杨小强 阳杰 郑卓 乐远福 王建华关键词:环境磁学 海平面 全新世 强化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4 2015年 专业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为例,在总结近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苏志华关键词:教学模式 学习观 全新世以来东亚热带区域气候记录与地球磁场长期变化 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一些显著的气候事件,因对人类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程度,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气候变化阶段及其事件的驱动... 杨小强 阳杰 苏志华谱学分析在造山带硅质岩中的应用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南秦岭造山带旬阳盆地吕河地区发育有泥盆系硅质岩剖面,该剖面中的硅质岩以谱学特征为基础的微区特征清晰的记录了硅质岩的形成及后期演变信息。以南秦岭造山带旬阳盆地吕河硅质岩样品为对象,借助XRF、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硅质岩内矿物主要为低温石英并包含极少量的碳酸盐矿物。XRD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该碳酸盐矿物为白云石。在吕河硅质岩内, SiO_2结构463 cm^(-1)附近拉曼特征峰经高斯拟合后的峰面积和FWHM值证实发生了低温石英的重结晶作用,该过程中伴随了流体作用引发的有序度变化和石英颗粒的自身有序度变化。在重结晶过程中,石英颗粒的自身重结晶伴随了有序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高。流体作用对硅质岩的改造表现为硅质岩内碳酸盐脉体的穿插,该过程还导致低温石英有序度提升,其中越靠近矿物边缘处的SiO_2结构有序度越高。造山带演化过程对硅质岩进行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造应力破坏了岩石的连续性并为后期热液流体的运移穿插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后期流体作用的参与促进了石英颗粒重结晶的进程。红外光谱可以系统的识别硅质岩内矿物的结构类型,拉曼光谱分析可以揭示原位(in situ)微组构特征, XRD在硅质岩内微量杂质矿物的识别优势明显,这些谱学手段为研究硅质岩的成岩演化提供了重要示范。 陈铄 陈铄 苏志华 杨志军 周永章 周维丽 杨志军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硅质岩 重结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