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晓东

作品数:42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4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蛋白
  • 8篇晶体
  • 6篇球菌
  • 5篇英文
  • 5篇变形链球菌
  • 4篇蛋白质晶体
  • 4篇转录
  • 4篇基因
  • 3篇蛋白质三维结...
  • 3篇生物大分子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研究
  • 3篇结构生物学
  • 3篇晶体结构
  • 3篇晶体结构研究
  • 3篇晶体学
  • 3篇枯草杆菌
  • 3篇分子
  • 3篇氨酸
  • 2篇单分子

机构

  • 40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深圳市血液中...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学院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瑞典隆德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40篇苏晓东
  • 11篇李兰芬
  • 8篇梁宇和
  • 3篇米伟
  • 3篇南洁
  • 3篇刘翔宇
  • 3篇魏世成
  • 2篇李丽琴
  • 2篇许锐
  • 2篇郑晓峰
  • 2篇高增强
  • 2篇张晓嫣
  • 2篇侯海峰
  • 2篇董宇辉
  • 2篇张印则
  • 2篇周艳峰
  • 2篇庄乃保
  • 2篇埃里克·布罗...
  • 2篇邵超鹏
  • 2篇王晓君

传媒

  • 6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第三届中国结...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物理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晶体学会...
  • 1篇中国蛋白质组...
  • 1篇第十次中国生...
  • 1篇中国晶体学会...
  • 1篇中国晶体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evisiting Protein-DNA interaction——Fine tuning transcription via DNA Allostery
DNA作为生命活动中神奇而关键的大分子不断激发着科学家的好奇心。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无疑是基因调控(转录调控)最重要的过程。本工作介绍我们最近利用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结合三维结构分析揭示的DNA分子本身的别构效应,DNA...
苏晓东
文献传递
致龋变异链球菌N-乙酰谷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和生化特性研究
2009年
探讨了在大肠杆菌中实现致龋变异链球菌N-乙酰谷氨酸激酶基因(argB)的表达、蛋白纯化和生化特性研究。以变异链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argB基因。经消化和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ET28a-argB,测序确认后转化表达菌E.coli BL21(DE3)。SDS-PAGE鉴定argB基因能诱导表达,且表达物可溶。通过镍离子螯合层析和分子筛纯化成功获得N-乙酰谷氨酸激酶(NAGK)重组蛋白。NAGK酶促反应分析表明:精氨酸生物合成的乙酰化环式路径关键酶NAGK活性不受精氨酸反馈抑制,提示可能存在其他调节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分析型分子筛结果显示:具有催化活性NAGK以单体形式存在,显然不同于此前氨基酸激酶家族中的相关报道。
吴常伟李兰芬高雄卓赵晓军苏晓东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
口腔致病菌变形链球菌Smu.776蛋白的制备、结晶及初级晶体学分析(英文)
2007年
变形链球菌smu.776基因编码一段含有38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功能可能为依赖于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smu.776的DNA片段被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过量表达得到很好的产量.产物Smu.776蛋白通过Ni2+亲和柱和分子筛柱层析两步得到纯化.采用悬滴气象扩散法得到了Smu.776蛋白的晶体.X射线衍射分辨率达到2.0!,晶体属单斜空间群C2,晶格参数为a=168.47",b=50.66#,c=53.96$,β=104.22°.每个最小不对称单元内含有一个蛋白质分子,溶剂含量为51.3%.
王开拓李兰芬张晓嫣梁宇和魏世成苏晓东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龋齿
霍乱弧菌中特异性降解3'3' -环化GMP-AMP(3'3' -cGAMP)磷酸二酯酶V-cGAPs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正>天然免疫是有机体应对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进行反击的第一道屏障,天然免疫的不当调控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各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反应。我们实验室以往的工作发现一个定位于内质网/线粒体的新分子ERIS(也称为ST...
高居一陶建立梁未丽杜晓霞段海峰崔珊赵萌阚飚苏晓东蒋争凡
文献传递
核糖体晶体结构的研究历程——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介绍被引量:1
2009年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以表彰他们"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高分辨率的核糖体晶体结构使得人们能够在原子水平深入精确地理解核糖体的分子机制,并且为基于结构的合理化抗生素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以色列女科学家Ada E. Yonath是整个核糖体晶体结构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她10多年坚持不懈地进行多种细菌核糖体的提纯与晶体生长工作,才使得核糖体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解析成为可能。本文对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进行简要介绍。
苏晓东Anders Liljas
蛋白质晶体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7
2007年
从50年前英国科学家解析出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以来,蛋白质晶体学历经数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高科技学科,是结构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手段。近年来结构生物学发展迅速并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特别是受到结构基因组学等热点学科的极大带动。作为结构生物学的基本手段和技术,蛋白质晶体学从解析简单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延伸到解决各类生物大分子及复合物结构,并更加注重研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派生出诸如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等应用性很强的分支。生物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为蛋白质晶体学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和更加广阔的前景。文章将主要介绍蛋白质晶体学技术的一些历史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李兰芬南洁苏晓东
关键词:X射线晶体学蛋白质三维结构结构基因组学高通量技术
cryoSPARC软件:生物大分子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技术的最新进展
2017年
2017年2月6日,Nature Methods杂志在线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约克大学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生物化学系、医学生物物理系等多学科人员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的应用于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的软件,cryoSPARC(cryo-EM single-particle ab initio reconstruction and classification),可以进行由低到高分辨率的快速、自动化的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
苏晓东高宁
关键词:生物大分子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生物物理图像处理算法
苜蓿根瘤菌组氨酸激酶DctB的结构生物学分析
<正>DctB-DctD二元调控系统是根瘤菌生物固氮所必须的,控制着细菌对碳源的摄取与代谢。DctB作为定位在膜上的感应蛋白,有两个穿膜区。在两个穿膜区之间是伸在膜外用来接收信号的感应区。在第二个穿膜区入膜以后,紧接着是...
周艳峰苏晓东
关键词:组氨酸激酶
文献传递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DC-SIGN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实验和理论化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这种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与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相辅相成的研究策略,正在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法来研究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蛋白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先进的分子模拟软件,结合分子力学、量子力学和神经网络等方法与分子对接等理论化学手段,建立和优化相互作用的分子间形成复合物的空间构象,并且预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稳定性.用荧光光谱分析法对12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DC-SIGN(DC-specific ICAM-3 grabbing nonintegrin)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与理论分子模型计算十分吻合.在这12种化合物中,1-脲基氨基甘露糖与DC-SIGN络合的效果最好.这一发现可能对研究新一代抗艾滋病药物有重要意义.
曹锐臧红霞刘晓红刘翔宇成昌梅苏晓东赵玉芬
关键词:DC-SIGN分子间相互作用
牙种植钛基生物材料表面骨形态发生蛋白修饰的固定与评价方法
2010年
Ti-based biomaterial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dental and bone implant material although its bioacti-vity still needs improvement especially for dental implant.Th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 bound to Ti-based materials will attract th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 cells,which benefits the response to the protein-material surface,and finally leads to new bone formation.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physically mixing,coating,plasma immobilization and cross-linking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how BMPs bind to Ti-based biomaterials.The latest research papers are focu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MPs,and the methods to bind BMPs to Ti-based biomaterial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fter protein immobiliz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任晓帅魏世成苏晓东
关键词:牙种植生物相容性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