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洋
- 作品数:44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长庆二年刘元鼎入蕃陇右段线路考
- 2024年
- 利用历史地理学地名沿革考证,地形、地貌调查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调查等方法手段,研究长庆二年(822)刘元鼎入吐蕃去程中,从成纪经武川、兰州、广武梁、河州、龙支县至鄯州段和返程经莫贺延碛尾、河州至龙泉谷段线路走向。刘元鼎一行翻越陇山后,经今秦安叶堡(成纪)、郭嘉川(武川)、通渭县、巉口、兰州至黄河支流庄浪河和湟水间山梁(广武梁),沿黄河北岸西南行,经李家塬和他家塬之间的黄河河面(赤岸桥所在地)南渡黄河至临夏市(河州),又经赤岸桥过黄河,穿越今杨塔乡至马营乡之间的山岭(漫天岭)至古鄯北古城(龙支县),再经今柴沟、东沟、西沟、唐尔垣、峡门、中坝、桃红营、瞿坛、岗沟至乐都(鄯州)。返程时由今尕毛羊曲南渡黄河,经今贵南县南、库泽县北、夏河县、临夏县至临夏市(河州),沿去程时路线至湟水与黄河交汇处的湟水河谷(龙泉谷)原路返回。
- 苏海洋
- 关键词:唐蕃古道陇右历史地理
-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陇山段的交通路线被引量:3
- 2009年
- 丝绸之路由关中通往陇右的交通线主要有两条,即沿泾水西行越陇山的陇右北道和沿淠水西行过陇山的陇右南道。陇右南道翻越陇山的线路有三条,自北而南分别为陇山北道、陇关道和咸宜关道;此外,还有起自陈仓大致滨渭河西行的陈仓狭道。陇关道线路又分为北线和南线,北线为陇关旧道,南线即陇关新道。四条道路中,以陇山北道和陇关道最为重要.秦汉时已是重要的交通干道;咸宜关道开通较晚,实际是陇关道的补充;陈仓狭道基本沿渭河峡谷西行,路途险阻,时通时断,作用远不及陇山北道和陇关道。
- 雍际春苏海洋
- 关键词: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青海段交通线综考被引量:5
- 2009年
- 沙漠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都从青海通过,青海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青海道南段由四川溯岷江、白龙江而上至甘肃迭部卡坝古城或岷县,然后经过隋河源郡或务隆河、洮河至茶卡或伏俟城;西段主要沿柴达木盆地南北至若羌或敦煌,将吐蕃与河西走廊连接起来;北段主要经过扁都口通河西走廊、蒙古高原。唐蕃古道由枫林关至鄯城后,分两道至吐蕃,一条经吐谷浑衙帐入吐蕃,另一条逾日月山经黄河沿至吐蕃。
- 苏海洋雍际春
- 关键词:丝绸之路唐蕃古道
- 大地湾文明兴盛的地理原因及文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模式被引量:1
- 2005年
- 距今8000~5000年以来良好的地理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是大地湾先民能够较早创造灿烂文明的主要原因。大地湾先民通过改进生产技术、社会组织和迁移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 苏海洋
- 关键词:环境变化
- 论中国最早的农业多样化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中国最早的农业多样化出现于距今4650-4300年前的甘肃天水,当时已种植粟、黍、水稻、小麦、燕麦、青稞、大豆和荞麦等8种农作物,囊括了东亚和西亚2个农业起源中心的主要类型。天水在早期东西方和中国南北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距今5000-4000年期间频繁的水旱灾害及由此引起的半山文化居民的迁入等因素,是农业多样化产生的地理背景。多样化生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单位土地面积的载能,促进了甘青原始农业的巨大发展和齐家文明的产生。小麦等农作物的东传,逐步改变了中原农业生产结构,对中原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 苏海洋
- 关键词:中原文明
- 河西南境的塞垣、古城与穿越祁连山宽谷的丝绸之路被引量:1
- 2016年
- 祁连山北西西——南东东向纵谷广泛发育,为游牧民族南北迁徙的天然孔道。先秦至西汉初年、东晋南北朝和中唐至宋,祁连山道是沟通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祁连山路最重要的是扁都口道,另外还有由一系列支道组成的走廊南山道和姑臧南山道。石羊河、黑河及疏勒河水系穿越的祁连山北麓浅山盆地及河流出山口留下的古城及塞垣遗迹证明了祁连山道的存在,并为复原其具体路线走向提供了线索。
- 苏海洋
-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
- 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四——清时期被引量:1
- 2011年
- 清朝时期,从今甘肃地区看,地震前后震区或震区所在的祁秦吕贺构造带及其分支白银—靖远—海源—固原—平凉弧形构造带气象异常频次增加。气象异常类型有旱涝异常(周围大面积区域旱或大旱,中心风调雨顺、涝或大涝;周围大面积区域正常、涝或大涝,中心旱或大旱,旱、涝区走向与构造带一致)、气温异常(夏陨霜、夏大雪、夏冬暖)、生物异常(主要有秋冬重花、饥荒和疾疫等)、其他异常(如地震云、黑眚、地生白毛、黄河清澈见底、大风、雷鸣等)。地震前后,气象异常具有多发特征。
-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
- 关键词:气象异常清代
- 论历史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 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尺度问题是地理学的热点话题,也应该成为历史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万年及万年以上的地质尺度为长尺度;千年尺度为中尺度;百年尺度为小尺度。分别分析了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时空下的文化力与自然力,本文认为...
- 苏海洋
-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人地关系文化力自然力
- 文献传递
- 论马家窑文化形成的动因及传播路线被引量:2
- 2019年
- 人口压力、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的结合是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马家窑文化形成后,最先由渭河上游向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传播。第二阶段由渭河上游向东翻越陇山进入关中平原,向南翻越西秦岭山地,经西汉水上游进入白龙江下游。第三阶段由白龙江下游经阴平道、扶文松州道南下岷江上游;由泾河上游翻越六盘山西进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第四阶段由湟水支流大通河下游、黄河支流庄浪河谷、乌鞘岭至河西走廊东部,由洮河下游先后进入洮河上游和白龙江上游。第五阶段在河西走廊和白龙江流域内继续扩展。
- 苏海洋
-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人口压力农耕经济
- 杜甫入蜀行程北段新考被引量:2
- 2010年
- 由于未经实地调查、所用地图为民国旧本和缺少考古资料的证明等原因,严耕望先生对杜甫入蜀行程北段路线的文献考证有较多商榷之处。运用沿线新发现的北朝晚期至唐代石窟、石刻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资料,考证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由陇入蜀北段行程的确切路线为:天水——南河沟——平南镇——张家峡——天水镇——盐官镇——祁家峡——石堡镇——青羊峡——石峡镇——八峰崖石窟——纸坊镇——殿山梁——沙坝——抛沙镇——成县—支旗村——栗川——木莲花掌——小河厂——白水镇——略阳。
- 苏海洋
- 关键词: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