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俊琦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经鼻入路视神经管和眼眶的解剖学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对视神经管和眼眶的解剖研究,为内镜经鼻入路视神经管减压和治疗眼眶内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国人尸头5例,采用大体解剖和内镜下经鼻入路两种方法,观察重要的解剖标志;使用内直肌内移技术,观察视神经管和眼眶内结构的暴露情况以及重要结构的位置、毗邻、走行等。结果钩突位于中鼻甲的前下方;筛泡在钩突的后方,切开筛泡可进入筛窦;筛前后动脉是筛窦内的重要解剖标志;视神经管隆突、颈内动脉隆突和视神经管颈内动脉隆突(OCR)是蝶窦内重要的解剖标志;纸样板位于筛窦的外侧壁,切开纸样板可暴露眶内容物;在眶内,可从内直肌与下直肌之间的通路暴露视神经。在本次10侧标本中,9侧眼动脉起自于颈内动脉的床突上段;1侧眼动脉起自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7侧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走行于视神经的下外侧;2侧走行于视神经的正下方;1侧走行于视神经的下内侧。结论内镜下经鼻入路可以进行视神经管和眼眶内侧部分的暴露。钩突、筛泡、筛前后动脉及后组筛窦是本入路重要解剖标志。视神经管隆突、颈内动脉隆突及视神经管颈内动脉隆突(OCR)是进行视神经管减压的重要标志。眼动脉及其眼眶内分支、筛前后动脉和颈内动脉是重要的血管结构。眼内直肌内移技术可以有助于暴露眶内解剖结构。
- 葛俊琦张晓彪胡凡余勇顾晔孙崇憬
- 关键词:眶内肿瘤眶内侧壁肌锥解剖学
- 导航内镜下经鼻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介绍于神经导航引导下单纯内镜下经鼻腔行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手术方式,阐明与传统经口腔入路相比较的优势。方法自2009年9月-2010年2月共对2例先天性颅底凹陷畸形患者施行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腔入路齿状突切除手术,其中例2同期接受经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系统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患者均于麻醉清醒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次日即可经口进食。术后头部CT重建和MRI扫描显示,硬脊膜压迫完全解除,减压效果满意。例2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腰椎穿刺引流10d治愈;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随访24个月以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JOA评分分别从术前的12和8分恢复至最近一次随访的17和15分。结论于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腔行齿状突切除术可以成功解除颅底凹陷畸形对延髓颈髓的压迫。相对于传统的经口腔入路,其微创优势包括改善术中视野、减轻舌体水肿、减少牙齿损伤、避免长时间插管或气管切开、无需鼻胃管营养,以及不影响术后发声功能等。
- 余勇胡凡张晓彪葛俊琦顾烨谢涛王学建姜晓幸蒋淳
- 关键词:颅底先天畸形颅骨切开术神经内窥镜检查
- 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症状性Rathke囊肿被引量:3
- 2014年
- Rathke囊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随着磁共振等新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大为提高。当囊肿扩大等引起鞍内、鞍上结构产生临床症状时,称为症状性Rathke囊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内镜经鼻手术入路治疗症状性Rathke囊肿3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谢涛张晓彪胡凡余勇顾晔孙崇璟葛俊琦
- 关键词:RATHKE囊肿神经内镜症状性临床症状影像学技术
- 联合运用Gasket-seal和带蒂黏膜瓣处理高流量脑脊液漏被引量:11
- 2014年
- 内镜经鼻入路已经能够处理前颅底、鞍区、鞍旁、斜坡等颅底部位病变,但术后脑脊液漏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仍制约着该手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术中第三脑室和广泛脑池开放的高流量脑脊液漏病例。Leng等介绍了运用单纯Gasket—seal技术处理术中高流量脑脊液漏的成功经验。
- 胡凡顾晔张晓彪谢涛王学建葛俊琦余勇李文生
- 关键词:脑脊液漏高流量黏膜瓣经鼻入路第三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