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旸 作品数:25 被引量:17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霍英东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走出东西二元论:跨文化视野下的设计史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随着设计史研究领域逐渐摆脱过去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关注对象、研究方法都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一趋势一方面得益于"全球史"视野的建立;另一方面,西方中心之外的国家史、民族史、地方史的蓬勃发展也不断成为设计史学科的新动力。身处全球化的时代,以跨文化的视角研究设计史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简单片面的"东西二元论",将一时一地的设计现象放置到更为宏阔的全球化的视域,更多地以联系的眼光,探究各方文化交汇、互动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袁熙旸关键词:全球史 跨文化研究 混杂的身份——19世纪西方瓷器中的中国元素 2015年 历史上的和平时期通常是不同地区、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上密切繁荣的时代。文化艺术的交流,如由政府推动的时候,往往会被历史重点记载,而通过商业活动和民间进行的文化交往就未必会全部被历史学家注意并写进历史。今天的学者研究历史上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那些以前被忽略或未被足够重视的历史细节当中。本期的两篇文章均以较为详实的资料记述分析了两段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读后让我们对文化交流的真实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赵泉泉 袁熙旸关键词:文化艺术交流 历史学家 文化交流 瓷器 中国元素在西方现代家具中的发展与地位 被引量:6 2015年 家具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历程中的重要见证。西方家具中的中国元素,不仅是西方家具设计观念的演变的重要见证,也对西方世界如何观看、想象与解读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实例,考察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中国元素在西方家具中的使用情况与地位,并试图通过这一工作梳理出这一进程中的发展脉络及其背后的种种动因。 赵泉泉 袁熙旸关键词:西方家具 现代主义 中国风 前瞻中的历史,回望中的未来——雷纳·班纳姆的《第一机械时代的理论与设计》 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介绍、分析了英国现代著名建筑史家、设计史家、建筑评论家雷纳·班纳姆的代表作《第一机械时代的理论与设计》,在回顾作者研究生涯与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书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总结了其在西方设计史、建筑史学科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影响。 袁熙旸关键词:建筑史 设计史 当设计史遭遇女性主义批评 被引量:12 2012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女性主义思潮在西方蓬勃发展,新兴的设计史学科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波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介入,促使设计史学科对过往的研究范式,对本领域中存在的性别话语、性别权力与性别政治进行反思。女性主义设计批评对设计史的影响体现在设计史研究的视角、观念、价值观、方法论以及历史叙述模式等方面,但最集中的体现还是女性主义设计史观的初步确立。本文从六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这种影响。 袁熙旸关键词:设计史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 从区域协作到全球对话——当代国外设计史研究的团体与网络 被引量:1 2008年 设计史是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英国“设计史学会”为代表的欧美专业研究团体的涌现及其规模与影响的日渐扩大,促进了设计史学科地位的确立与研究范式的成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设计史研究的版图由西方向非西方国家逐步扩大,日本、土耳其、巴西等地区也以欧美为榜样,相继建立起本土化的设计史研究团体。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也为建立全球规模的协作网络与对话机制创造了条件。以“设计史与设计研究国际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交流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设计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从“全球史观”出发,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设计史”,正在成为该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袁熙旸关键词:设计史 本土化 创造力在边缘:传统工艺、地方资源与可持续设计之路 被引量:35 2013年 过去十多年,巴西、以色列等一批传统上处于世界设计版图边缘位置的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与此同时,在西方设计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了转向与发展中国家、地区民间工匠合作设计的新趋势。此类设计实践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即在于从传统工艺、传统生活方式、地方化知识、地域经济和文化资源中汲取创新的养分。与这种传统性、地域性设计实验伴生的还有低技术化、传统技术化、自然技术化的设计倾向。这些探索为寻求可持续化的设计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袁熙旸关键词:地方资源 中国絮语: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中时尚设计的中国主题 被引量:3 2015年 作为一种国际折衷主义艺术风潮,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不仅承接着传统工艺,汲取了现代主义等新兴艺术流派的精髓。同时,在时尚设计等实践活动中还对中国等异国文化也进行了借鉴与学习。关于中国风的盛行,本文就保罗·波烈(Paul Poiret)、乔治·巴尔比耶(George Barbier)等时尚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了实例论证,而在研究中国主题是如何被借鉴与运用的同时也借此考察了此时期大众文化、女性生活、艺术流派与时尚文化间的线性关联,并进一步对东风西鉴中的设计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解读。 袁熙旸 申静关键词:中国主题 设计文化 西南采风录 1992年 1991年9月,工艺美术系染织专业四年级同学一行八人去我国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进行专业考察,沿途调查、收集这些地区少数民族腊染、刺绣、服装及漆器、建筑等工艺美术、装饰艺术方面的生产情况和资料,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习俗喜好。回校后。 袁熙旸关键词:装饰美 装饰手法 几何纹样 装饰纹样 植物纹样 苏州美专校友访谈录 2012年 苏州美专是我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重要院校之一。自1922年7月成立,在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于1952年4月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其大部分专业与上海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艺专,后改为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是南京艺术学院建校百年,同时也是苏州美专创建九十周年。百年回眸之际,我们在查阅文献档案时却发现,苏州美专三十年的校史资料十分有限,在北京、上海、南京和苏州、无锡等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里几乎很少能找到关于苏州美专历史记载的一手资料,尤其是涉及当年办学的教学文件或办学资料更是缺乏,似乎苏州美专的这段历史已被时间尘封。我们深知,苏州美专的校史,不仅仅是对苏州美专三十年建校历史的记载,更重要的也是对我国早期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的记载。为此,本刊编辑部征得苏州美专校友会陈士宏先生的同意,重新整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叶文西于1982年5月采访颜文樑先生的录音。与此同时,我们又组织了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和设计学院多位专门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研究生导师和他们的研究生一起前往上海、苏州、无锡和南京对目前仍然健在的部分苏州美专老教师、老校友进行采访,以口述史的方式为苏州美专重新立传,记述前辈教育家们为我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如今,口述历史已成为搜集历史文献的一项重要途径。从相关资料介绍来看,口述史最初是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来的,英文名为Oral History,或History by Word of mouth。之后,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兰·内文斯加以运用并推广。阿兰·内文斯也因此被称为是当今口述史的奠基人。所谓口述史,就是通过笔录、录音或录影等采访手段,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保存下口述凭证,可以说是由记录者与亲� 叶文西 夏燕靖 袁熙旸 毕颐生关键词:建校历史 教学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