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明贵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3篇锈病
  • 3篇条锈病
  • 2篇小麦条锈病
  • 1篇锈菌
  • 1篇三叶
  • 1篇三叶草
  • 1篇条锈菌
  • 1篇条锈菌侵染
  • 1篇侵染
  • 1篇小麦病虫
  • 1篇小麦病虫害
  • 1篇小麦品种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 1篇抗条锈
  • 1篇抗条锈性
  • 1篇黄斑
  • 1篇黄斑病
  • 1篇光合作用

机构

  • 6篇西北农业大学
  • 2篇天水市植保植...

作者

  • 6篇商鸿生
  • 6篇贾明贵
  • 5篇李振岐
  • 4篇陆和平
  • 2篇杨世发
  • 1篇康振生
  • 1篇刘绍友
  • 1篇王美楠
  • 1篇杨之为
  • 1篇张志德
  • 1篇史延春
  • 1篇孙淑梅

传媒

  • 4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25
1997年
1986~1994年,以天水为基点对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明确了:1)病菌越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海拔1700m以上的高山区为病菌的主要越夏基地,夏季降雨和温度是影响病菌越夏的最重要因素。2)当地越夏菌源为秋苗发病的主要菌源来源,菌源量、播期和降雨为影响秋苗发病的主要因素。3)首次证明,陇南秋季菌源量大时,可直接传入关中并引致较大流行。4)半山区为病菌的主要越冬基地。5)春季病菌先在半山发展,后向全区和西部麦区传播。并根据上述流行规律提出了控制策略建议。
李振岐王美楠贾明贵陆和平商鸿生康振生杨世发孙淑梅史延春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天水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简报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报道了天水地区小麦条锈菌的越夏越冬高度和主要地区范围,因降雨(雪)多少和温度高低的变化情况,以及秋、春季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且首次证明,天水地区小麦条锈菌的秋季菌源可随风传入关中,成为关中秋季发病的主要菌源。此外,还提出了防治策略。
贾明贵李振岐商鸿生陆和平杨世发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全文增补中
天水地区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8
1991年
通过系统调查和试验查明,天水地区种植的重要品种77-69和成良5号、6号已丧失抗条锈性,引致这些品种丧失抗锈性的原因主要是条中29号小种及其相近致病类型的出现和发展,山区低温为引致变异的重要诱因。提出成良5号、6号应停止种植,77-69高产可在川区控制使用,并提出了抗性比较稳定的品种。
李振岐商鸿生陆和平贾明贵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
全文增补中
条锈菌侵染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0
1992年
小麦幼苗叶片受到条锈菌侵染后,净光合速率降低,显症和产孢以后剧烈下降,变化幅度可达健株正常值的50%左右。病株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在侵染初期略有降低,显症和产孢以后急剧上升,光呼吸速率升高幅度可达健株正常值的60—70%,暗呼吸速率可比健株升高1.6—1.7倍以上。随着小麦和条锈菌两者亲和性的增强,上述变化起始略晚,但变化幅度增大。文中讨论了上述病理学变化的意义。
贾明贵商鸿生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光合作用条锈菌
天水地区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天水地区小麦病虫害以条锈病、白粉病和麦蚜为主。通过1986~1990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适于该地区推广的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重点,发挥品种本身抗性,保护、利用天敌的策略和配套的技术措施。在2万亩示范区实施5年,累计挽回小麦2766t,折合182.5万元,还有力地带动了天水市小麦病虫害综防工作,社会效益显著。
贾明贵李振岐商鸿生杨之为刘绍友张志德陆和平曹守生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
全文增补中
白三叶黄斑病的发现和病原菌鉴定被引量:3
1990年
在贵州独山等地发现国内尚无报道的一种白三叶草病害,该病造成严重的叶斑和叶枯。小叶典型症状是沿叶缘发生大型褐色病斑,周围有V型黄变中毒部分。该病被命名为“三叶草黄斑病”,经鉴定,病原茵为三叶草弯孢Curvularia trifolii(Kauff)Boed.
商鸿生贾明贵
关键词:白三叶草黄斑病病原菌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