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冬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消融
  • 7篇导管
  • 7篇射频消融
  • 7篇消融术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心房
  • 5篇心脏
  • 5篇射频
  • 5篇室性
  • 5篇综合征
  • 4篇心肌
  • 4篇综合征患者
  • 4篇房颤
  • 4篇BRUGAD...
  • 3篇导管射频
  • 3篇导管消融术
  • 3篇动脉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心房颤动

机构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肇庆市第一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赵冬华
  • 18篇彭健
  • 16篇萧钟波
  • 10篇刘福强
  • 10篇李岩
  • 9篇谢勇
  • 8篇彭新辉
  • 6篇张飞飞
  • 6篇杨浩
  • 3篇赖文岩
  • 3篇孟素荣
  • 2篇王树源
  • 2篇苏良献
  • 2篇何利伟
  • 2篇邓斌
  • 2篇张飞飞
  • 2篇唐亮宇
  • 1篇何慧娟
  • 1篇张艳红
  • 1篇苏荣斌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纤颤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的导管消融术探讨
目的:探讨使心房颤动合并左房血栓患者安全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方法及其机制。<br>  方法:对心房颤动合并左心房血栓的18例患者,给予正规的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强度维持在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于2-3之间,分...
刘福强李岩谢勇萧钟波赵冬华彭健
关键词:心房纤颤左心房血栓导管消融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心肌桥-壁动脉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检查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并行CTA等相关检查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CTA检查诊断MB-MCA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临床综合诊断(即采用血管内超声、多普勒血流、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诊断)的结果作为诊断MB-MCA的金标准,分析CTA诊断MB-M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对CTA与临床综合诊断MB-MCA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分析;对MB-MCA患者冠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CTA对130例患者检查发现,检出有心肌桥患者52例(40.0%),共检出心肌桥58处,其中前降支近段5处,前降支中段40处,前降支远段7处,第一对角支3处,钝缘支3处;检出斑块患者18例(34.6%);壁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17例(32.7%),中度狭窄患者27例(51.9%),重度狭窄患者8例(15.4%);有无斑块患者的心肌桥厚度、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诊断MB-MCA的金标准,CTA检查诊断MB-MCA的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93.3%,准确率为90.0%,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为0.7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壁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是MB-MCA患者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A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方法,诊断MB-MCA的准确率及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可作为诊断MB-MCA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存在辐射暴露等缺陷,还需进一步完善。
王树源唐亮宇赵冬华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ICD后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5例我院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随访资料,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例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南方医院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并成功植入ICD的患者,其中5例均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2...
彭新辉张飞飞杨浩赵冬华萧钟波彭健孟素荣
心房纤颤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的导管消融术探讨
目的探讨使心房颤动合并左房血栓患者安全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方法及其机制。方法对心房颤动合并左心房血栓的18例患者,给予正规的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强度维持在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于2—3之间,分别于抗凝治疗前后测定血浆纤维...
刘福强李岩谢勇萧钟波赵冬华彭健
文献传递
特发性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血浆BNP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心功能正常的特发性频发室性早搏(FVC)患者经射频消融术(RFcA)后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3例接受RFCA成功治疗的特发性频发PVC患者为室早组,总数为(16391.03±10873.01)个/天。另选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查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及血浆BNP浓度,室早组术后3个月复查,分别比较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血浆BNP浓度。【结果】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室早组术前水平(P〈0.01);室旱组患者手术后血浆BNP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与室早组术后相比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室早组术前相比、室旱组手术前后比较及对照组与室早组术后相比LVEF及LVEDd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心功能正常的特发性频发PVC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RFCA有效治疗PVC后可使患者血浆BNP降低,在心脏超声检查心脏结构改变不明显的情况下采用BNP来判断PV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发展及预后情况有重要意义。
刘福强李岩谢勇赵冬华萧钟波彭健
关键词:心脏复合征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触发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大部分特发性室性早搏为良性心律失常,部分特发性室性早搏可触发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我们研究室性早搏作为恶性心律失常触发灶的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术根治室性早搏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在2009...
赵冬华萧钟波张飞飞彭新辉杨浩彭健
LKB1在冠心病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肝脏激酶B1(LKB1)水平,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30例AMI患者为A组,选择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0例(B组)及冠状动脉正常患者30名(C组)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于术前30 mim抽取外周血,用ELISA法测定LKB1血清浓度,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与C组[(4.32±1.68)ng/ml]比较,A组[(3.13±1.15)ng/ml]和B组[(3.41±0.88)ng/ml]LKB1水平均较低(P分别为0.001和0.006)。A组与B组间LK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结论 LKB1在冠心病患者明显降低,可能可以作为新的无创性检测冠心病的生物标记。
赖绍斌赵冬华邓斌苏良献张艳红何慧娟伦爱美吴峻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生物标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RGS2基因C1114G多态性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阵发性房颤(PA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AF患者115例及健康对照者102例,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RGS2基因C1114G等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间RGS2基因C1114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GG基因型及1114G等位基因型频率在PAF患者中显著增高。结论 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AF相关,1114G等位基因可能是PAF的遗传易感基因。
李岩刘福强谢勇赵冬华萧钟波彭健
关键词:心房颤动
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心室PTCA导丝致膈肌刺激一例
病例资料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左心室PTCA导丝致膈肌刺激的个体化处理。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CRT。左心室导线植入的方法:冠状静脉窦(CS)插管、CS及心脏静脉逆行造影(RCV)、选择靶静脉并植入导...
张飞飞彭新辉杨浩赵冬华萧钟波彭健孟素荣
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对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进行SCN5A基因突变检测。&lt;br&gt;  方法:提取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中DNA样本,设计34对引物进行多聚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PCR...
刘福强李岩谢勇赵冬华萧钟波赖文岩彭健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基因突变多态性位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