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子刚

作品数:2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影像
  • 5篇影像学
  • 4篇体层摄影
  • 4篇MSCT
  • 3篇诊疗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骨折
  • 3篇病因
  • 2篇影像学检查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畸形
  • 2篇手术
  • 2篇听骨
  • 2篇听骨链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腺样
  • 2篇腺样体
  • 2篇腺样体切除
  • 2篇腺样体切除术

机构

  • 23篇东南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市人民医...
  • 5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作者

  • 23篇车子刚
  • 11篇储成凤
  • 9篇于振坤
  • 6篇张庆翔
  • 5篇刘学焕
  • 5篇王振常
  • 5篇仪晓立
  • 5篇赵鹏飞
  • 5篇葛洪
  • 5篇吕晗
  • 5篇孟玮
  • 4篇鲁媛媛
  • 4篇徐柏林
  • 4篇何双八
  • 3篇彭新桂
  • 3篇邓飞
  • 3篇张庆宇
  • 2篇杨正汉
  • 2篇杨小庆
  • 2篇胡慧英

传媒

  • 5篇中国医刊
  • 4篇中国CT和M...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九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因上消化道异物漏诊致延迟取出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异物误吞病史,病程12 h^21 d,异物为鱼刺7例,鸡骨2例。入院后经食管钡剂造影、纤维喉镜、胃镜、硬性食管镜等检查均未发现异物,后经CT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异物位于梨状窝4例,进入椎前筋膜、甲状腺、颈部间隙、食管壁肌层、环后壁黏膜下各1例,其中3例并发颈部间隙感染。4例梨状窝异物在全麻下经硬性食管镜取出,余5例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口取出异物,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常规检查不能发现上消化道异物而有临床症状者,及时行CT检查不仅能够避免误漏诊及发现可疑的并发症,亦能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胡慧英于振坤车子刚张庆翔何双八
关键词:上消化道漏诊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MSCT对外中耳畸形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的诊断及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外中耳先天性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畸形MSCT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颞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外中耳先天性畸形18例32耳,均行MPR、CPR重建显示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结果:听骨链畸形中:锤骨畸形30耳,砧骨畸形28耳,镫骨畸形8耳,锤砧关节融合22耳,砧镫关节异常3耳,听小骨与鼓室壁融合15耳,镫骨足板固定前庭窗1耳;听小骨未显示2耳。听骨链相关畸形中:外耳道闭锁32耳,乳突硬化18耳,小鼓室畸形13耳,前庭窗畸形1耳。结论:MS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结构畸形,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车子刚孟玮彭新桂杨小庆储成凤葛洪徐柏林张庆翔于振坤
关键词:耳疾病畸形
秸秆还田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揭示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腐解进程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水分和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5、10、15 t/hm^(2))和还田时间(0、30、60 d)处理,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视觉量化了土壤孔隙结构特征演变,并基于溶质穿透试验,分析了水分-溶质迁移优先流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引起土壤孔隙/喉道特征变化,抑制水分-溶质迁移过程,田间持水率和土壤含水率上升,溶质穿透变慢,优先流现象减少,土壤水肥有效持留;随秸秆腐解至60 d,孔隙/喉道特征改变,优先流开始发育,但土壤水肥持留能力增强。秸秆还田5、10、15 t/hm^(2)初期,和CK组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减少7%、14%、50%,连通孔隙减少11%、39%、66%,表层含水率增加1%、3%、6%。腐解60 d后,和0 d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增加331%、200%、357%,连通孔隙增加33%、84%、195%,表层含水率增加6%、5%、5%,完全穿透试样所需溶质减少55%、76%、67%。基于Green-Ampt模型和指数衰减模型估算了不同秸秆初始投入量在不同腐解时间下的导水特征,发现饱和导水率在秸秆还田后减小,且随秸秆腐解增大。研究可为控制大孔隙流和无效灌溉提供依据,进一步为秸秆科学还田提供实践指导。
段正宇朱成立车子刚嵇洪波王策陈晓安
关键词:秸秆腐解孔隙结构计算机断层扫描
MSCT在钩突上附着点分型与中鼻甲气化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钩突上附着点(superior attachment of uncinate process,SAUP)分型与中鼻甲气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18年5月—2018年7月行鼻旁窦多层螺旋CT(MSCT)扫描的患者178例(350侧,6侧因炎症等原因导致钩突上附着点显示不清,排除研究),通过MSCT冠状及横断重建图像确定SAUP的类型及中鼻甲气化的情况,并分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50侧SAUP分型中,最常见的分别是Ⅰ型(46.6%),Ⅳ型(20.6%)。中鼻甲气化143侧(40.9%)。中鼻甲气化时,钩突上端附着于中鼻甲(Ⅱ、Ⅳ、Ⅶ)明显高于其他钩突上端附着方式(49.7%、30.9%,P<0.05)。结论:MSCT可以明确SAUP分型及中鼻甲气化的情况,为鼻内镜术前提供精准的影像资料。当中鼻甲气化时,钩突上附着点更容易附着于中鼻甲。
嵇洪波车子刚
关键词:钩突中鼻甲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基于影像学的耳鸣诊疗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耳鸣是指无相应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听觉系统对声音的异常感知,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而非疾病。这种噪声可影响睡眠、情绪、专注力、工作、社会活动等各方面,严重者甚至导致抑郁、自杀等不良后果[1]。耳鸣的人群发生率为10%~15%,其中重度耳鸣为1%~7%,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者为0.5%~2%[1-2]。耳鸣噪声根据能否被他人感知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根据有无节律性分为搏动性和非搏动性。
丁贺宇赵鹏飞吕晗刘学焕仪晓立车子刚刘兆会王振常
关键词:影像学耳鸣病因
基于影像学的耳聋诊疗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当听觉系统中的传音和/或感音部分和/或听神经和/或其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听功能出现障碍时,即发生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习惯称为耳聋[1]。2006年进行的全国第2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约为2004万人,占各类残疾人总数的24.16%,可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临床上表现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3类。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和MRI逐渐成为寻找耳聋病因及评价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本文着重讨论CT和MRI在耳聋临床诊疗与机制研究中的价值。
仪晓立赵鹏飞吕晗丁贺宇刘学焕车子刚王振常
关键词:影像学耳聋病因
基于影像学的耳源性眩晕诊疗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出现的主观运动错觉,即患者错误地感觉到本人或周围环境正在移动,典型者伴有旋转感[1]。眩晕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各类不同疾病的症状。内耳、前庭核以及两者之间任何位点上影响前庭通路的病变均可导致眩晕。通常将眩晕的病因分为三类,即周围性、中枢性和系统性。当眩晕的主要病因位于内耳或前庭神经时称为周围性眩晕,也称耳源性眩晕。由脑干、小脑病变导致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而系统性病因则包括中毒、代谢、感染、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耳源性眩晕最为常见,约占眩晕的70%,其1年患病率为5%,年发病率为1.4%[2]。
刘学焕郝彩仙刘筠赵鹏飞吕晗丁贺宇车子刚仪晓立王振常
关键词:影像学眩晕病因
基于影像学的面肌痉挛诊疗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面神经相关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者一侧颜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通常呈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的进展由眼轮匝肌逐步发展到由面神经支配的其他肌肉,并可能会随情绪改变及心理压力增大而进展,甚至在睡眠状态下持续发生[1-2]。
钟业鸣赵鹏飞吕晗王振常嵇洪波钱波崔杰丁贺宇刘学焕仪晓立杨正汉车子刚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面肌痉挛责任血管
《耳鸣患者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指南(2022年版)》要点解读被引量:1
2022年
影像学检查的合理选择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合理的检查方法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降低诊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首部面向耳鸣诊治相关的临床医生、临床研究人员的《耳鸣患者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指南(2022年版)》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提出“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重要理念的实践。指南的核心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意愿,推荐最优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吕晗王振常赵鹏飞王国鹏丁贺宇车子刚刘学焕仪晓立李佳杨正汉龚树生
关键词:耳鸣影像学检查
“蛇口”复位钳杓状软骨复位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下"蛇口"复位钳杓状软骨复位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05-2017-11期间26例环杓关节脱位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下杓状软骨复位术的患者资料,其中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导致23例,喉部外伤3例。19例术前行喉部螺旋CT扫描及环杓关节重建,所有患者均行喉内肌肌电图检查。静脉全身麻醉下,以特制"蛇口"复位钳在可视喉镜直视下,根据喉镜及CT提示的脱位方位进行复位,手术结束时双侧杓状软骨仍不对称者1周后重复复位1~2次,术后进行发声训练。术后4周评价疗效。结果:患者术前均有声音嘶哑,发声气息声明显。喉镜下均见不同程度的声带运动障碍,其中22例为左侧,4例为右侧;均伴有声门闭合不良;杓状软骨向前内侧移位者25例,向后外侧移位者1例。CT显示15例杓状软骨向前向内移位,伴有环杓关节间隙不同程度的增宽。4例轴位CT图像未发现杓状软骨脱位的直接征象,但在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及环杓关节重建图像上可见位置异常杓状软骨。喉肌电图提示7例异常,可见失神经电位,募集电位呈混合相。术后第1天嗓音恢复正常者4例,经2次复位成功者19例,3次复位成功3例。术后4周患者自述声音均恢复正常,吞咽疼痛、饮水呛咳均消失;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25例(96.2%);1例颈部勒伤后32天复位者声带运动较健侧稍差,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静脉全身麻醉下"蛇口"复位钳杓状软骨复位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张庆翔何双八车子刚胡慧英刘亚群鲁媛媛于振坤
关键词:杓状软骨环状软骨脱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