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学军

作品数:38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艺术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主题

  • 14篇电影
  • 3篇电视剧
  • 3篇电影批评
  • 3篇叙事
  • 3篇十七年时期
  • 3篇小说
  • 2篇电视
  • 2篇艺术
  • 2篇影视
  • 2篇中国电影
  • 2篇受众
  • 2篇体育
  • 2篇体育电影
  • 2篇头脑
  • 2篇圈层
  • 2篇文化
  • 2篇文化霸权
  • 2篇无意
  • 2篇无意识
  • 2篇戏曲

机构

  • 29篇河北师范大学
  • 6篇上海大学
  • 1篇河北化工医药...
  • 1篇河北省高速公...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33篇郭学军
  • 1篇王列
  • 1篇邓文河
  • 1篇位迎苏
  • 1篇张树芹
  • 1篇许海滨
  • 1篇李妍
  • 1篇陈婧薇
  • 1篇申林
  • 1篇赵朝辉

传媒

  • 6篇大舞台
  • 5篇电影文学
  • 3篇电影评介
  • 1篇声屏世界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党史博采(下...
  • 1篇青年记者
  • 1篇采写编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传播力研究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视听
  • 1篇新媒体研究
  • 1篇中国语言文学...
  • 1篇河南开放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电视剧扶贫叙事的主体、历史和文化逻辑
2022年
“扶贫叙事”是近年来农村电视剧的一个新景观。通过扶贫叙事,农村电视剧不仅满足了意识形态要求,还对叙事传统进行了扬弃。扶贫叙事在构建新型人物主体的同时,也彰显了带有新质的历史向度和文化逻辑。扶贫干部形象在叙事中承担了多种功能,主要表现为技术能人、政策达人和爱情素人三个维度。扶贫叙事的现实关怀特性延续了农村电视剧与现实同步的创作传统,反映了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并继承了“入世”的中国传统艺术观。扶贫叙事具有中国电视剧一般具有的大众文化、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表征,并通过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头脑故乡与呼吸故乡之间的对立与和解,结构成稳定的扶贫叙事系统。
郭学军
关键词:扶贫干部
作为符号的圈层明星
2020年
随着分众时代的到来,大众根据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层,因此促成了"圈层明星"这种新符号的产生。圈层明星的能指层作为外显的部分,外表、行为和环境是主体,而这些需要基于圈层特定符号存在;其所指层塑造则强调通过使用短暂性情感符号和长期性移情符号来传达圈层价值观,并引发受众的行为追随。
魏铨晟郭学军
论老舍小说意蕴中的二元性特征被引量:1
2002年
老舍是一名文化型作家 ,其小说体现着中国新文学从发生到成熟这一特定时期的种种特征。本文从文化取向、创作技巧、美学风格三方面来分析、梳理其小说文本所体现的悲与喜、中与外、传统与现代等二元性特征的交织碰撞 。
郭学军
关键词:老舍文化思考写作技巧
虚实边界与自我指涉:探究元电影的叙事结构与空间观
2024年
元电影作为实践先于概念的产物,直至现在对于元电影的界定仍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但其表现出来的自反性、互文性特征却成为对其指认的共识。元电影在叙事中叙述层的越界、叙述者的内外转换以及电影空间的解构与重构都最终指向关于电影机制的揭示,由此引发观众对于虚实边界的重新审视。
杨佳宝郭学军
关键词:元叙述转喻空间观自反性
体育电影研究断想:《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及其他被引量:9
2011年
在中国体育电影史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并非经典。该片与此前同类其他多数题材电影相比有所突破,最明显的表现为叙述立场上从整体向个体的转型,叙事情景的设置上由精神意志向科学理性的转型。其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价值判断的保守和所指重心的滑动。该片最大的意义可能存在于文本外,即对该片及相关体育电影的研究态势的转变折射出当下中国电影研究的短视行为和功利色彩。
郭学军
关键词:《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叙事手法叙事立场
“集体无意识”中的“英雄情结”——《士兵突击》热播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08年
《士兵突击》以军旅题材为外壳,刻画了一个在当下社会中罕见的英雄形象。这位英雄没有嫉恶如仇的决绝个性,也没有一呼百应的豪迈气概、更没有洞悉你我的知性品格。但是他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更难以做到的执著和恪守人间至爱的大善品格。他外表木讷、实则积聚了人性之精华,他品行驽钝,却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而这些特点在浮躁的当下社会都因极其匮乏而弥足珍贵。
郭学军王列
关键词:《士兵突击》集体无意识英雄情结
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建构——试论新中国体育电影三表征被引量:10
2009年
体育电影是新中国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新中国体育电影逐渐形成并呈现出特有的风格和特点。那就是叙事手法上的"大我"和"小我"的同构,在审美趋向上的精神与娱乐的并重以及对妇幼和残障人员题材的偏爱。
郭学军
新时代以来河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刍议
2024年
新时代以来,河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美学发生转向,主要表现为叙事主题类型化以及农村景观现代化。河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被寄予很高期望,事实上确也不乏佳作,但备案数与发行数反差较大。河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传播方式也有较大变化,网络平台成为主流,但电视剧地域特色不够鲜明,被认可度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郭学军杨佳宝
缺失·想象·浮桥——十七年时期的中国城市电影及其文化表征
2014年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城市呈现为特殊的发展形态。如果从城市景观的表现以及城市现代日常生活的建构等表层来看,此时期的中国城市电影无疑是匮乏、缺失甚至是矛盾的。但是,如果从电影的深层结构来分析,就会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城市电影发展的链条并没有被阻断,而是在思想意识、叙述立场等诸多方面充当了连接三四十年代和新时期之后两个时代的浮桥。
郭学军
关键词:十七年时期城市电影
类别·冲突·人物--论'十七年时期'歌颂型喜剧电影批评
关于喜剧电影的讨论是新中国针对电影样式展开的第一次比较集中的电影批评。这次讨论基本上是在未受意识形态过多干扰下进行的,讨论也基本是在电影、喜剧美学层面进行的。讨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直面歌颂性喜剧电影这种当时刚刚出现的电影...
郭学军
关键词:电影评价艺术价值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