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卉娇 作品数:73 被引量:37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刘咏梅 杜泽东 陈卉娇 王瑾美国病理医师学院实验室认证对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质控要求 被引量:6 2017年 美国病理医师学院(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实验室认证计划是获得世界公认的病理实验室质量认证体系,其理念是通过教育、实验室能力测试、同行评审等方法,提升和持续改进病理实验室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于2013年11月通过CAP实验室现场评审,包括实验室总体情况、外科病理、细胞病理和分子病理四大模块,具体内容涉及实验室质量管理、生物安全、环境与设施、能力测试和人力资源评估等诸多方面,并于2015年11月通过CAP复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是病理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染色质量是质控核心内容之一.IHC质控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环节,质控措施涉及确认检测样本质量、优选检测方法/试剂及其性能验证、员工培训、仪器设备建档和维护、检测结果记录和准确报告等.因为与乳腺癌患者确定治疗方案、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CAP认证体系中被作为IHC质控的代表项目和关键指标.CAP实验室认证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检测提出了明确的质控要求.我们汇总了CAP病理实验室认证核查表中与上述肿瘤标志物相关的7项主要质控内容,结合我科的CAP认证实践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推动病理实验室的质控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陈卉娇 步宏 张璋 刘卫平 刘晓宇 陈敏 于宇 魏兵关键词:肿瘤标志物检测 乳腺癌患者 质控管理 病理医师 C6脑胶质瘤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胶质瘤赖以生存的大量新生血管不同于正常脑血管,其内皮屏障功能不完善,但大多化疗药物仍不能通过肿瘤血管,在瘤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所以提出血-瘤屏障(Blood-tumor barrier,BTB)。研究表明: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是保持血脑屏障(BBB)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主要由跨膜蛋白和胞质附着蛋白两种成分组成。 吴波 黄光富 陈卉娇 游潮 郭付有关键词:C6脑胶质瘤 血管通透性增高 新生血管 肿瘤血管 化疗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cSFT)的病理学、影像学和临床特征,以及手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共有28例cSFT瘤患者在我科手术治疗。对此28例cSF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SFT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39.5岁。cSFT起源于硬脑膜23例,非硬脑膜5例;良性肿瘤23例,非典型性5例。5例非典型性者CD34阴性表达或弱表达。磁共振T1多为等信号,T2多为混杂信号。全切21例;7例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后均行伽玛刀治疗。随访19例,全切14例无复发,5例部分切除预后不佳。结论cSFT多附着于大脑镰与小脑幕;非典型性肿瘤CD34阴性表达或弱表达;磁共振T2多为混杂信号,而T1多为等信号;肿瘤全切者预后较好;未全切肿瘤者术后伽玛刀放射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 尹卫宁 蔡博文 陈卉娇 游潮 鞠延 吴健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 表浅性血管粘液瘤临床病理表现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表浅性血管粘液瘤(SA)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表浅性血管粘液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查,并对三例标本石蜡切片行Vimentin、CD34、Desmin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结果:3例肿瘤均位于皮肤表浅部位,界限较清楚,切面分叶状,质软,部分呈胶冻状。镜下肿瘤呈分叶状,间质内含较多粘液和薄壁血管并伴有少许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梭形和星形,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和CD34,不表达S-100和Desmin。结论:表浅性血管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的粘液性肿瘤,位于皮肤表浅部位,可局部复发但不转移,瘤细胞表达CD34和Vi-mentin。诊断时应注意和其它粘液性软组织肿瘤鉴别。 陈仕高 谢宇平 陈卉娇关键词:血管粘液瘤 临床病理学 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基底型细胞角蛋白(CK5、CK34βE12和CK14)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并结合肌上皮标记、超微电镜对普通型导管增生的细胞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参照2003年WHO乳腺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筛选出28例导管普通型增生(UDH)、10例不典型增生(ADH)和25例导管原位癌(DCIS)。所有病例均进行CK5/6、CK34βE12、CK14、CK8、浕SMA、calponin和p63的免疫组化染色。4例UDH和1例DCIS通过电镜观察其增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CK5/6在UDH、ADH和DCIS增生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10.0%和0。CK34βE12和CK1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和82.1%(UDH)、20.0%和30.0%(ADH)、24.0%和28.0%(DCIS)。所有UDH的增生细胞均不表达浕SMA、calponin和p63。电镜观察显示UDH和DCIS的增生细胞中未发现符合肌上皮超微特征的细胞存在。结论基底型CK有助于UDH和ADH/DCIS的鉴别诊断,其中CK5/6较CK34βE12和CK14特异性更高。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支持UDH的增生细胞含有多种成分,包括定向干细胞、腺中间细胞和腺终端细胞等,但未发现具有肌上皮特点的细胞参与其中。 郎志强 魏兵 步宏 张红英 李新军 陈卉娇关键词:CK5/6 乳腺增生性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电镜 S-109脂质沉积病4例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 林贞仿 陈卉娇 何香花 祝美蓉 徐严明Dysferlin肌病11例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Dysferlin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11例Dysferlin肌病患者(男8例,女3例)的临床特点,肌酸激酶、肌电图、病理活检及治疗,门诊随访2年判断肌力提高或降低至少1级为明显改变标准。结果 11例dysferlin肌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9.2±9.1)岁,男性居多,至确诊平均病程7年,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肢带型营养不良2B型(limb girdle muscle dystrophy 2B,LGMD2B)首发部位多为四肢近端,主要为下肢近端;Miyoshi肌病(miyoshi myopathy,MM)首发部位多为双下肢远端。所有患者肌酸激酶均升高平均5126 IU/L,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免疫组化染色肌纤维膜Dysferlin缺乏。目前无根治药物,Dysferlin肌病进展缓慢,随访2年病情无明显变化。结论 Dysferlin肌病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特点及相应辅助检查,可以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周华勇 阳斌 林贞仿 陈卉娇 徐严明关键词:MIYOSHI肌病 179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点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9月至2015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79例行基因检测的GIST患者并分析其各临床病理资料的特征。结果所有患者中,肿瘤原发于胃88例(49.2%),小肠70例(39.1%),结直肠7例(3.9%),其它部位14例(7.8%);其中CD117、CD34、DOG-1阳性率分别为为94.4%、74.9%、93.3%。GIST患者基因突变c-kit突变最为常见,共151例(84.4%),其次为PDGFRα突变8例(4.5%),野生型20例(11.2%)。c-kit突变中,外显子11以缺失突变、点突变及缺失+插入突变为主(92.2%);外显子9突变共有6例(30%)A502-Y503复制突变及14例(70%)Y403-F504插入突变;外显子13突变为1例K642Q点突变,外显子17突变为2例N822K点突变。在6例PDGFRα外显子18突变患者中,分别有5例和1例发生点突变和缺失突变,点突变中3例为D842V突变。在GIST的基因分型中,PDGFRα突变患者DOG-1阳性率低于c-kit突变及野生型患者(P=0.007),而在c-kit各突变类型中,点突变患者CD34患者阳性率低于其它突变类型(P<0.001),点突变和插入突变患者中高危患者比例低于缺失突变和缺失+插入突变(P=0.006)。结论胃和小肠是GIST最常见的发病部位;c-kit外显子11是GIST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GIST基因突变率高且突变类型多样,不同患者需提供个体化治疗。 陈家驹 沈朝勇 陈卉娇 尹源 汤苏敏 张波 陈志新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基因突变 基因分型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CS-G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例CCS-GI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因"腹痛1周"入院,CT检查示右半结肠肿瘤,肉眼观察结肠黏膜面可见一溃疡型肿块,切面灰白、实性、质嫩,侵及全层。镜下见中等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呈片状排列,肿瘤细胞间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S-100蛋白弥漫阳性,HMB-45、Melan-A、CD117、CD1a及PCK均阴性。FISH检测结果示74%的肿瘤细胞存在EWSR1基因易位。结论 CCS-G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肠道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遗传学特征,该类肿瘤中的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亚型是否为一个独立的病变实体,尚需增加病例量进一步研究,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 黄会粉 刘倩 步宏 陈敏 陈卉娇 林英英 张红英关键词:胃肠道肿瘤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