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亮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玉米
  • 2篇单倍型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玉米杂种
  • 2篇玉米杂种优势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发酵
  • 2篇发酵工艺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基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机构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靳亮
  • 6篇王泽立
  • 4篇童应凯
  • 4篇祝静静
  • 3篇李新征
  • 2篇韦东胜
  • 2篇杨永涛
  • 1篇马俊业
  • 1篇杨会
  • 1篇彭卫东
  • 1篇刘伊
  • 1篇石磊
  • 1篇王艳坤
  • 1篇王妍
  • 1篇刘佳
  • 1篇马婷
  • 1篇孙翠霞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饲料添加...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玉米杂种优势分子基础探讨
当今作物改良中杂种优势的广泛应用得益于杂交玉米的首先培育成功,对其分子基础的探讨已历经近一个世纪却尚未达成共识。关于杂种优势的经典解释曾聚焦于显性和超显性假说,现在看来似乎是借喻遗传学分子概念而无实际分子基础的实用性概念...
王泽立祝静静靳亮李新征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分子基础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文献传递
玉米CMS-S恢复基因Rf_3近等基因系的蛋白质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Rf3是玉米CMS-S型不育系两个以上恢复基因中的标准基因,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意义很大。【方法】利用自主创建的Rf3近等基因系不育群体(Ps)和可育恢复系群体(Pf)为试材,采用改进的双向(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技术,对苗期、成株期叶片细胞总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到在Pf遗传背景下分子量为25.2kD,等电点为5.0的特异蛋白质RRPⅡ,优化了2D-PAGE技术。【结论】该特异蛋白质点的出现与消失可能与玉米CMS-S的育性恢复有一定关系,对其纯化分离将为Rf3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和进一步了解玉米质核互作不育表达模式的分子机制。结合本研究,文章还讨论了采用2D-PAGE技术在玉米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优化以及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研究的衔接。
王泽立杨会祝静静靳亮李新征马俊业
卑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
卑霉素为正糖霉素族的寡糖类抗生素,是一种新型消化促进剂,以其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在畜牧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卑霉素产生菌绿色产色链霉菌(AS4.126)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得到几株高产菌株,...
靳亮
关键词:饲用抗生素链霉菌菌种选育发酵工艺
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卑霉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在对卑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全因子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后,运用Box-Behken设计的响应面试验(Response-surface experiment)对绿色产色链霉菌TN-29进行卑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响应面法对40h分批发酵结果的优化分析表明:豆饼粉、甘露醇及葡萄糖三种因素对卑霉素无明显的交互作用,在豆饼粉、甘露醇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3.61%,2.99%,0.58%时,发酵液中效价值达到77.9U/ml的最大值。
靳亮王泽立童应凯杨永涛祝静静孙翠霞
关键词:响应面法发酵培养基
玉米杂种优势分子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当今作物改良中杂种优势的广泛应用得益于杂交玉米的首先培育成功,对其分子基础的探讨已历经近一个世纪却尚未达成共识。关于杂种优势的经典解释曾聚焦于显性和超显性假说,现在看来似乎是借喻遗传学分子概念而无实际分子基础的实用性概念,籍此导致了一些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和相关分子技术的出现,文章回顾了过去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杂种优势分子机制研究的现状和问题,针对两亲本及其后代杂交后基因组构架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趋势及方向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由此资讯引发的SNPs单倍型用于玉米杂种优势分子基础研究的新策略。
祝静静靳亮李新征彭卫东王泽立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分子基础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卑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被引量:20
2006年
以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viridochromogenes)TN-2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并以链霉素作为筛选因子,获得一株遗传稳定且卑霉素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38.9%的菌株。对该菌株再采用微波(microwave,MV)诱变,以其自身代谢物卑霉素作为筛选因子时得到一株产量提高200%的菌株,传代结果显示,在传代的同时结合自然分离,可以保持稳定的产生抗生素特性。
靳亮童应凯王泽立韦东胜马婷刘佳王妍王艳坤
关键词: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
饲用消化促进剂——卑霉素的研究进展
2005年
卑霉素为正糖霉素族的寡糖类抗生素,是一种新型消化促进剂。本文对其理化性质、作用机制、抗药性、安全性及副作用、生产及测定方法作了总结;并阐述了卑霉素产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靳亮童应凯王泽立刘伊石磊
卑霉素摇瓶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根据代谢发酵控制原理,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其接种量、装量和初始pH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豆饼粉45 g/L,可溶性淀粉5 g/L,甘露醇24 g/L,葡萄糖5 g/L,硫酸铵2 g/L,硫酸镁0.05 g/L;最优发酵条件为:摇瓶装量100 mL/L,接种量8%,C aCO35 g/L(调节pH值),在温度28℃、发酵周期40 h的优化条件下,得到卑霉素的效价值为77.12μg/mL,较对照(64.11μg/mL)提高了20.29%。
童应凯靳亮杨永涛韦东胜
关键词:摇瓶发酵发酵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