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文辉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油菜
  • 12篇基因
  • 10篇甘蓝
  • 8篇甘蓝型
  • 7篇甘蓝型油菜
  • 5篇新疆野生油菜
  • 5篇野生
  • 5篇植物
  • 5篇基因组
  • 5篇BAC文库
  • 4篇克隆
  • 4篇大豆
  • 3篇异附加系
  • 3篇种子
  • 3篇附加系
  • 2篇单体异附加系
  • 2篇豆种
  • 2篇原生质
  • 2篇原生质体
  • 2篇原生质体培养

机构

  • 2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重庆市农业科...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9篇魏文辉
  • 18篇闫晓红
  • 8篇王力军
  • 5篇李晨
  • 5篇洪林
  • 4篇周新安
  • 3篇徐有明
  • 3篇杨洁
  • 3篇陈波
  • 3篇胡琼
  • 3篇黄进勇
  • 3篇叶永忠
  • 3篇方小平
  • 3篇孙慧慧
  • 2篇王太霞
  • 2篇刘正富
  • 2篇姜慧芳
  • 2篇单志慧
  • 2篇梁国鲁
  • 2篇沙爱华

传媒

  • 6篇中国油料作物...
  • 5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BnADC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nADC。BnADC全长为2 649bp,包含344bp的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226bp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和2 07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5.1kD的蛋白质。5'-UTR中含有12bp的uORF(Upstream open readingframe),编码MIRE 4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比对表明,BnADC蛋白与其他植物ADC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与芥菜的同源性高达9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nADC与芥菜、拟南芥的ADC亲缘关系较近。在获得全长cDNA的基础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30a(+)-BnADC,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菌株BL21(DE3),SDS-PAGE检测到一个约81.1kD的融合蛋白被E.coil表达,且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菌体沉淀中。
洪林闫晓红袁亚宾刘王辉胡长清李晨陈春丽魏文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同源克隆RACE原核表达
新疆野生油菜无菌苗的无性繁殖研究
2010年
以新疆野生油菜18号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其在武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快速繁育技术,提出了以离体培养结合常规栽培技术快速繁殖新疆野生油菜的生产程序。结果表明,以中上部茎段为材料,采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作为无性繁殖基质,在无菌苗生根后移栽成活容易。对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3mg/L 6-BA+0.1mg/L NAA+0.1mg/L GA3+3%蔗糖+0.6%琼脂培养基效果较好。
孙慧慧闫晓红王力军叶永忠魏文辉
关键词:新疆野生油菜无菌苗无性繁殖
油菜BnAP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拟南芥AP2(Apetala2)转录因子基因影响花和种子发育,农作物AP2直向进化同源基因在生产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油菜花组织的SMART eDNA,克隆了其BnAP2基因,该基因的cDNA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
闫晓红魏文辉
关键词:油菜花发育种子发育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甘蓝型油菜中双6号子叶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采用固液结合培养,探讨了其原生质体分离、培养与再生的优化条件,获得了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混合酶液(0.5%纤维素酶+0.1%果胶酶+0.2 mol/L甘露醇+80 mmol/L CaCl2)与SCM溶液按3∶7的比例混合,酶解14 h可获得高产率中双6号子叶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前人设计的B、C固液相结合培养基上培养效果好;最佳分化培养基为E培养基+1.0 g/L 6-BA+0.1 g/L NAA+0.02 g/L GA3+30μmol/L AgNO3;所有再生芽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生根。研究结果为建立成熟的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再生体系提供了新的配方与依据。
孙慧慧闫晓红叶永忠魏文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
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的GISH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结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ouble-colour 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dc-FISH)技术,对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a恢1为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二体异附加系,包含了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和新疆野生油菜1对染色体,这1对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不育系分别与保持系、恢复系Nsa恢1、保持系杂交后获得了BC3代不育株及可育株,GISH-dcFISH分析结果表明,BC3代可育株为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单体异附加系,而不育株中不含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说明恢复基因位于Nsa恢1的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上,为下一步克隆这一新型恢复基因提供了依据.
黄进勇胡琼魏文辉王力军闫晓红向瑞勇王清坤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恢复系恢复基因
不同含油量大豆成熟期胚抑制消减cDNA文库构建及其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以高含油量大豆品种中豆32和低含油量大豆品种油春02-6受精后36d胚为实验材料构建消减cDNA文库。文库的插入片段集中在500bp左右,挑取766个克隆进行PCR筛选获得700个阳性克隆,经过点杂交筛选后选择了575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比对归并后得到237个差异表达基因,除10个未知基因外,其余涉及到蛋白贮藏、蛋白质降解、激素调节等多个方面。本文还对部分可能与油脂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RT-PCR半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简要讨论了它们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在大豆油脂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程金朋陈波徐有明周新安卢长明魏文辉
关键词:大豆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
植物基因叠加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将不同外源基因转入植物并实施基因叠加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在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中,一部分已经实现了基因叠加和优良性状的重组,但只是极少数转基因事件实现了3个或者更多外源基因的导入。为此,综述了基因叠加的几种主要方法,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谭茂玲李晨闫晓红梁国鲁魏文辉
关键词:植物转基因
甘蓝型油菜DH植株创建及其倍性的流式鉴定被引量:9
2010年
以甘蓝型油菜大粒品系和小粒品系的小孢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取样时期、花蕾大小、培养基类型及添加成分对小孢子产胚率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小孢子再生植株及加倍植株进行了准确、快速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始花期为最佳取蕾时期,花蕾大小在2.5~3.5mm为宜,培养基以液体培养基最好。培养基中加入0.1mg/L6-BA可以促进小孢子胚的发生,而活性炭对小孢子培养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显示小孢子再生植株加倍后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占49%,还存在少量的三倍体(11.3%)、四倍体(1.1%)及嵌合体(27.3%)植株。本研究为油菜材料的快速纯合及其DH系群体的构建等提供了新的经验。
介智靖闫晓红方小平杨洁黄进勇魏文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单倍体双单倍体倍性鉴定
高等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被引量:2
2013年
基因克隆是进行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先决条件。随着拟南芥、水稻、杨树等植物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标志着基因组进入后基因组研究时代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为进一步克隆植物中控制重要性状的主效基因提供强大的基因组数据支撑。目前有较多的基因克隆传统及衍生技术,文章综述了图位克隆、同源克隆、转座子标记法、表达序列标签法、差异表达基因克隆等5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基因克隆技术,并就其发展方向和策略作了展望。
洪林程昌凤魏文辉陈霞谭平
关键词:植物功能基因克隆
大豆多粒荚特异材料BAC文库的构建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中的一个多粒荚家系Q1001,构建了一个大豆BAC文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library)。该文库包含54912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达125kb,相当于大豆单倍体基因组大小的6.12倍。随机挑选4个大于100kb的克隆进行稳定性继代实验,经100代后插入的DNA片段仍然稳定存在。该BAC文库的建成,为下一步开展大豆产量相关基因的克隆打下基础。
许靖曼魏文辉沙爱华单志慧周新安
关键词:BAC文库大豆产量相关性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