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传友
- 作品数:19 被引量:1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0
- 2006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全省6个市/县13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6.1%。各类精神疾病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03%,8.09%和11.26%。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12月患病率分别为2.01%、3.97%和3.27%。男性情感障碍(OR=0.59,95%0=0.48~0.72)和焦虑障碍(OR=0.46,95%CI=0.39~0.53)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酒精使用障碍显著高于女性(OR=23.67,95%CI=15.71~35.67)。离婚者3类障碍的患病率均明显增高。城市居民的情感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OR=1.54,95%CI=1.21~1.95)。14.60%和1.40%患者一生中曾患有2类或3类疾病,情感障碍与焦虑及酒精使用障碍的终生共病率分别为41.96%和10.87%。结论辽宁省每11个居民中约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潘国伟姜潮杨晓丽那军富增国于泉福于传友刘美娟刘辉王萍李宁颜廷梅张淑娟
-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 辽宁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调查被引量:31
- 2008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及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三市三县16370名15岁以上居民,以入户面访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4.48%,城市(41.85%)高于农村(28.65%),女性(39.45%)高于男性(29.38%),2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显著上升。慢性病患病率居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13.18%)、肌肉骨骼系统疾病(7.84%)、消化系统疾病(3.92%)、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2.19%)和呼吸系统疾病(2.15%),共占慢性病总例数的84.87%。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辽宁省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张淑娟刘莉于丽娅富增国于泉福于传友刘美娟刘辉王萍杨晓丽那军李宁礼艳霞潘国伟
-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流行病学
- 辽宁省六市县居民情感障碍患病率调查
- 2008年
- 为掌握辽宁省城乡18岁以上居民重性抑郁、心境恶劣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水平和分布特征,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在省内6个市县开展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 张淑娟姜潮那军杨晓丽于传友富增国于泉福刘美娟刘辉王萍李宁潘国伟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重性抑郁心境恶劣精神疾病
- 辽宁省城乡女性居民乳腺癌、宫颈癌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估辽宁省居民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辽宁省2009年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数据,分析城乡居民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水平及分布特征。结果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率分别为4.48%和3.47%,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χ2=179.71,P〈0.05;宫颈癌χ2=117.19,P〈0.05),30~39岁和40~49岁组均明显高于20~29岁组,随着文化水平升高筛查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96,P〈0.05);曾体检者明显高于未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6,P〈0.05)。结论辽宁女性居民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率目前处于较低的水平,普通居民筛查行为可能由职业因素推动。应加大对妇女两种癌筛查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宣教,尽快出台适合中国居民癌症筛查的指导性政策或措施。
- 穆慧娟于丽娅礼彦侠刘莉战贤梅孟芳芳赵侠于传友于泉福刘晓冰刁文丽
- 关键词:乳腺癌宫颈癌行为危险因素
- 辽宁省城市居民身高、体重、BMI 10年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辽宁省城市居民2009年与1999年身高、体重、BMI的10年变化情况,从而为肥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辽宁省1999年和2009年2次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辽宁省城市居民身高、体重、BMI的分布及10年差值、比值变化情况。结果 2次调查结果显示10年间辽宁省城市居民身高、体重、BMI均显著增长,分别增长(0.75±0.08)cm、(1.31±0.12)kg、(0.23±0.03)kg/m2。男性差值和比值均大于女性,70~79岁年龄段体重和BMI均数差和均数比最高。男性各年龄段BMI均数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20~39岁年龄段BMI均数显著降低,40岁以上年龄段显著增加。结论辽宁省城市居民BMI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体重的增长。重点人群(男性、老年人群)体重和BMI增长迅速,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减缓BMI增长速度。
- 李宁于传友刘晓冰于泉福赵侠刘滢于娣
- 清原县农村居民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 2009年
- 目的了解清原县农村居民精神障碍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1.0)对清原县2 598名18~65岁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采用DSM-Ⅲ-R标准对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及酒精使用障碍做出诊断。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94.16%。精神障碍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4.97%,7.51%和9.39%,标化率分别为4.39%,6.61%和8.27%。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81%,5.27%和3.16%。女性的情感障碍(4.60%)和焦虑障碍(8.96%)患病率高于男性,酒精使用障碍(0.08%)显著低于男性。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55岁后略下降。文化程度低者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高。离婚或丧偶者情感障碍患病率(11.11%)较高。18.03%和0.82%的患者一生中曾患有二类或三类疾病。结论清原县精神障碍患病率较高。45~岁组、文化程度低者、离婚或丧偶者患病率高。
- 于传友李宁张希新王丽孙玉坤
- 关键词:农村居民患病率流行病学
- 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发生水平与愈后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本信息。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辽宁省3市3县18583名居民过去1a中的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19.16%,标化率为18.86%,农村(22.28%)明显高于城市(15.19%)。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锐器割刺伤(7.67%)、跌倒(3.55%)、撞击挤压伤(2.04%)、机动车交通事故(1.24%)和运动伤(1.20%),每例伤害平均失能时间为12.57d,伤害治疗率农村高于城市,致残率城市高于农村。结论辽宁省每年约1/5居民发生伤害,致残率为0.84%,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 那军于传友富增国于全福杨晓丽张淑娟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辽宁省城乡老年人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水平和分布特征,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内3个城市3个县抽取2877名老年人,对其过去1年中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辽宁省60岁以上老人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3.69%,调整率为15.48%,标化率13.98%,农村(17.94%)高于城市(11.16%),女性(15.04%)高于男性(12.19%),70~79岁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15.16%)。发生率排前5位的伤害依次为跌倒(6.05%)、锐器割刺伤(3.96%)、撞击挤压伤(0.83%)、机动车交通事故(0.66%)和运动伤(0.52%);伤害性质的前4位为开放性伤口、扭伤、浅表伤和骨折,分别占38.07%,25.38%,19.29%,11.42%。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χ2=9.59,P<0.01)。结论辽宁省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跌倒是老年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农村老年女性是高危人群。
- 那军张淑娟杨晓丽李宁王萍刘美娟刘辉于传友于全福富增国礼艳霞潘国伟
- 关键词:流行病学老年人
- 辽宁省居民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被引量:5
- 2006年
- 为掌握辽宁省城乡18岁以上居民精神疾病患病率水平和分布特征,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在省内6个市县开展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7200户居民参加调查。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1.0版(CIDI 1.0)为调查量表,采用WHO-CIDI 1.0软件按DSMⅢ-R标准作出各类精神疾病12月患病诊断。采用SPSS 11.5软件计算各种疾病的12月患病率,以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计算标化率。
- 潘国伟姜潮张淑娟杨晓丽那军王萍刘美娟刘辉于传友富增国于泉福李宁颜廷梅
- 关键词:精神疾病病患病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检查量表
- 清原县居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于传友于丽娅张希新王丽孙玉坤
- 关键词: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