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引流
  • 2篇负压
  • 2篇创面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阳虚
  • 1篇阳虚大鼠
  • 1篇医用胶
  • 1篇移植术
  • 1篇引流管
  • 1篇引流技术
  • 1篇愈合
  • 1篇预后
  • 1篇诊疗探讨

机构

  • 8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8篇刘华
  • 5篇田诗政
  • 3篇杨萍
  • 2篇龚慧
  • 2篇倪智敏
  • 1篇罗卫民
  • 1篇王鹏
  • 1篇冯国华
  • 1篇赵婷婷
  • 1篇郭家龙
  • 1篇杨志宏
  • 1篇刘斌
  • 1篇孙家琛
  • 1篇谢亮
  • 1篇邱丽
  • 1篇谭翠莲
  • 1篇张军
  • 1篇闫洪伟
  • 1篇原野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医用胶固定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瘢痕性色素脱失47例分析
观察医用胶水固定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瘢痕性色素脱失的临床疗效.对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间,我科收治的47例烧伤后瘢痕性色素脱失患者,共83个色素脱失区,采用电动取皮刀或砂纸机械磨削法去除瘢痕色素脱失区表皮,滚轴刀或电...
刘华田诗政
关键词:疗效评价
反取皮植皮法治疗大面积背部撕脱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典型病例的研究,探索反取皮植皮法治疗大面积背部撕脱伤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大面积背部皮肤撕脱伤患者56例作为病例组,将患者撕脱皮肤采用鼓式反取皮法制成筛状中厚皮片回植,皮片表面采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VSD)覆盖封闭,20~60 kPa负压持续吸引,根据负压引流情况撤除负压封闭引流后,每隔2天换药直至创面痊愈。选择本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创伤中心收治的采用常规清创、引流、植皮的背部大面积撕脱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病例组中56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46例植皮完全成活;6例患者,皮肤Ⅰ期成活,小片状皮肤坏死,坏死区培养肉芽,移植刃厚皮片创面愈合;4例患者皮肤Ⅱ期成活,坏死区再次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肉芽生长良好,创面得以愈合。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完全成活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病例组的换药次数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两组间创面外形恢复和功能重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反取皮植皮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促进皮片与创面的良好黏附,有利于皮片存活,对患者损伤小,是治疗大面积背部皮肤撕脱伤的一种实用方法。
杨萍田诗政阎洪伟刘华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创面修复
术前NLR、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6
2020年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预后评估手段的缺乏使其随访治疗难度增加。近年来,关于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探讨较多,但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价值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统计患者死亡情况。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前NLR、PLR水平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120例患者随访中死亡患者27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NLR、PLR、CA19-9、CEA和术后化疗均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是否化疗、NLR、PLR、CA19-9及三者联合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经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阳性者总生存率均低于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阴性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与三者单独检测相比,术前NLR、PLR联合CA19-9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较大,预测准确性较高。结论:术前NLR、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邱丽谭翠莲刘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标志物预后
奶母果对肾阳虚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奶母果对肾阳虚大鼠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采用氢化可的松肌注制备肾阳虚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淫羊藿0.9 g/kg),奶母果低、中、高剂量组(1.8、3.7、7.4 g/kg),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肾阳虚大鼠行为、体重和激素水平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奶母果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肾阳虚体征明显改善,体重下降趋势得到纠正,且显著延长大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降低血清雌激素(E2)水平和升高血清睾酮(T)水平(P均<0.05)。结论:奶母果可改善肾阳虚大鼠模型症状,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激素水平和机体代谢有关。
丁月妮宋根伟刘华赵婷婷张晓燕
关键词:肾阳虚
骨髓基质干细胞促进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促进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作用。方法从6只幼年雄性SPF级SD大鼠骨髓中分离获取BMSCs,培养扩增后,取第3代BMSCs。将48只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在两组大鼠背部皮肤设计超长随意皮瓣,制作皮瓣模型,实验组大鼠注射重悬BMSCs于皮瓣远端,对照组大鼠同法注射等容积的完全培养液,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7、14 d切取皮瓣远端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瓣内微血管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注射移植术后7、14 d VEGF表达计分数(4.21±1.02、3.88±1.08)分别高于对照组术后7、14 d VEGF表达计分数(2.58±0.97、2.29±1.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42、5.082,P均<0.05)。实验组术后7、14 d微血管数(72.33±15.60、80.96±12.18)分别高于对照组术后7、14 d微血管数(50.58±15.67、64.00±16.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0、4.111,P均<0.05)。结论 BMSCs能分化内皮细胞成分,促进大鼠皮瓣血管新生。
冯国华杨志宏刘华田诗政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外科皮瓣血管生成
髂动脉夹层并髂动静脉瘘诊疗探讨附1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髂动脉夹层并髂动静脉瘘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1例髂动脉夹层并髂动静脉瘘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右侧髂总动脉夹层并动-静脉瘘,腔内支架隔绝术顺利有效。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且高效的血管完整性修复方法。
原野张军郭家龙罗卫民刘斌刘华
关键词:动静脉瘘腔内隔绝术
体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清创后引流管的拔除时机被引量:1
2015年
临床中会遇到各种体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灶,这些病灶多数属于深且窄、多重耐药菌感染,术后抗生素使用无效或效果有限,如清创后直接缝合,多数会发生伤口的感染、复裂等,若采取开放性引流,容易在换药过程中造成创周的二次感染,且需行Ⅱ期手术缝合。
倪智敏孙家琛杨萍王鹏刘华谢亮龚慧田诗政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引流管清创后体表
生物泡沫敷料覆盖封闭负压引流加速慢性创面愈合中活性明胶酶的变化被引量:20
2015年
背景:有研究表明封闭负压引流可以通过增加创面血流量的方式加速创面愈合,但关于其对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的影响,尚缺乏相应的具体研究。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加速慢性创面愈合的活性形式明胶酶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96例创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将其分为2组,慢性创面组52例患者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对照组44例患者于乳腺癌切除后第3天的创面引流液设为急性创面对照。慢性创面组将从压疮和乳癌术后皮肤坏死创面收集的渗出液标本分别成为样本A和B;从2例静脉瘀滞性溃疡创面收集的标本分别称为样本C,D;从创伤性皮肤缺损创面收集的称为样本E。结果与结论:薄层分析仪测定表明:负压治疗15 d后,慢性创面组所有样本中活性较低的活性形式的明胶酶A样本中的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B样本中的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C,D,E样本中的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较治疗前均增高(P<0.05),而活性过高的活性形式明胶酶A样本中的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B样本中的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则较治疗前显著减弱(P<0.05)。治疗15 d后,慢性创面中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形式明胶酶总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慢性创面长期不愈的原因,封闭负压引流能调节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的活性。
杨萍闫洪伟龚慧刘华倪智敏田诗政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慢性创面愈合明胶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